历史的难题与新的挑战论文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1-12-30 09:27 热度:

  【摘要】法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相当长时期内曾对欧洲各国大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二战后遭受重创,1968年的大规模学生运动更是法国高等教育危机的总爆发。进入20世纪80年代,面对历史遗留的难题与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新挑战,法国1984和1986年掀起了两次调整高校体制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今天,立足于社会、高校转型这一类似背景,对其进行阐述、探讨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国论文;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高等教育几经重大改革,尤其进入80年代后,高等教育改革更加频繁,1984年和1986年两年内就连续酝酿了两个高等教育法案,掀起了两次改革浪潮。而围绕着高教立法改革,法国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持久的论战,其核心问题是法国如何适应急剧变革的世界,迎接日益尖锐的国际竞争的挑战。这场争论深刻地反映了法国高等教育根深蒂固的矛盾,涉及到对法国大学的重新评价以及对于高等教育的不同价值观、职能观、人才观和教育观。
  一、改革背景——特殊的教育体系:双轨制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大特点是存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高等学校,一类是传统的综合大学(UNIVERSITE),另一类叫大学校(GRANGEECOLE)。前者以研究基础理论为本,主要任务是培养教师和科研人员,是法国高等教育基本组成部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而大学校则明确以解决生产、贸易、管理等实际问题为教育宗旨,为法国培养了为数不多的科技管理“精英”,是高等学校中的最高学府,拥有优厚经济地位和显赫政治地位,不少学者自诩为学术界之冠。两者之间谁源谁流,谁本谁末,争论了百余年,愈争愈烈,演变为1983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关于萨瓦里改革方案的大辩论。
  二、萨瓦里法案——1984年的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早在19世纪,法国一些开明人士就提出了改革大学的问题,20世纪以来呼声更高,但囿于传统势力,起步艰难。1968年5月的大规模学生运动是在战后法国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意识大变革的冲击下,高等教育危机的总爆发。当时的总理富尔领导制定了《高教改革指导法案》,确立了大学自治、参与、多科性三大原则。之后,传统综合大学为实现民主化和现代化做出了艰苦努力。然而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并未解决。7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法国经济发展停滞、教育经费拮据、高教事业发展缓慢、失业率增长,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尤其对综合大学的不满,法国高等教育又遇新的挑战,新旧矛盾交替,情况更为错综复杂,改革呼声与日俱增论文。
  1984年,执政的社会党颁布了萨瓦里法案,对法国高等教育进行了1968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
  这次改革最大特点是强调高校质量,提出高等教育要“现代化、职业化和民主化”,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改革高等教育促进科技发展”,以此“振兴经济、反对失业”。
  法案目标为:
  1、将学生数量迅速提高到美、日、西德的水平;
  2、增加国家资助,使各阶层青年都能享受高等教育,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3、改革重点是改革大学第一阶段,要扩大招生、减低淘汰率,并设置具备就业资格的两年制科技学业文凭。这是实现民主化、职业化的第一步战略措施;
  4、发展高等教育要以职业化为方向;
  5、高等教育要密切联系工商企业等职业界,使高教计划与社会计划整体配合。
  为实施这项法案,法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经费上也做出极大努力,使学生和教师人数得以较快增长。法国报刊评论说:“有400年历史的法国大学犹如憔悴的贵妇,在病体恹恹之际获得了如许滋补和慰藉”。
  然而,改革受到反对党、高教界及科技界激烈抨击,矛头集中在“民主化”和“职业化”上,大学第一阶段的改革更是首当其冲。他们认为“民主化”绝非扩大招生名额,“职业化”也不在于勇担任务。大学的任务在于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竞争、择优和淘汰才能保证质量。而社会党则认为,民主化就在于扩大入学率,因材施教才不至于埋没人才,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是质量,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大量淘汰是最大浪费,青年大量失业是社会毒瘤。大学校的学者们则赞同向实用性改革,但坚决反对普及高等教育,主张培尖只可少而精。该法案颁布后,不少大学进行抵制,直到1985年底才在大多数高校实施。
  三、德瓦凯法案——1986年流产的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1986年3月,法国右翼政府开始执政,负责高教的国务秘书德瓦凯提出改革高教体制的计划草案,得到新政府批准。其主要内容为:
  1、在高等教育民主化问题上,原则上通过中学毕业会考的学生仍有权进入大学第一阶段注册,但各大学有权择优录取;
  2、在大学本身的管理方面,要给予大学完全的自主权,大学有权确定本校专业设置和教学大纲、有权从外界谋取资金并确定学生的注册费;
  3、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消1984年制定的新博士制度,恢复原博士制度。
  德瓦凯法案在议会通过后,却遭到社会各界尤其高教界的激烈反对。反对意见首先集中在“择优录取上”,认为它有悖于民主、平等原则;再者,大学有权通过提高注册费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也直接触及了广大学生的利益,引起百万学生游行抗议。90位大学校长上书中强调,大学职能应是“为公众服务的机构”,而非“自由竞争之地”。反对意见认为,企图通过企业资助及提高学费来解决经费问题是不现实且有害的。因为企业仅对大学某些专业感兴趣,大学与企业合作只能涉及少数专业,如果大学有权决定专业设置,迟早将抛弃不能赚钱的专业;而提高学费会增加社会不平等现象。受左翼党支持的法国总工会及其他工会亦纷纷对学生表示支持,形势有进一步恶化、危及新政府存在的危险。在社会压力面前,政府不得不于当年12月宣布全面撤回德瓦凯法案,改革以流产告终。
  四、法国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评价论文
  1、法国每一次高等教育改革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振兴经济、促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始终是首要原因。
  自七十年代末起,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法国一直难以摆脱经济不振、失业加剧的困境,历届政府都把改革高等教育作为扭转该局面的战略措施来抓。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而法国高等教育常表现出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
  ①学生数量不适应。据统计,法国1987年20-24岁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已由世界第三退至第十一位;此外,每年产出的大学生及研究生人数也远远落后于美日等国,这反映了法国民族素质现状,影响了法国的国际竞争力。
  ②学生质量不适应。法国教材更新缓慢,课程设置落后于实际需要,重理论教学、轻职业技术教育,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工商企业界的需要,缺乏就业竞争力。在法国200万失业大军中,受过大学教育和中等教育的25岁以下年轻人竟占一半左右,因此有人讽刺大学在“制造失业”。于是出现了一方面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需求量日益增长、而一方面大学生失业率继续上升的现象。
  ③办学方向、方法不适应。传统办学观念仍未彻底改变,仍死守“大学是培养教师和基础研究人员”的信条,而在这方面法国每年仅能为毕业生提供10%的职位。因此,当教师供大于求,国家科研方向由基础研究向应用技术研究转变后,大学的路就越走越窄了。
  上述现象虽不能完全归因于高等教育改革,但如不针对以上情况适时改革,法国人才素质就无法提高,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活力。这也正是自80年代以来每届新政府都想通过高教改革提高人才数量、质量的原因。
  2、法国80年代两次高等教育改革都是在左右翼更迭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带有浓厚的党派斗争色彩。
  法国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到1981年总统选举,政权始终掌握在右翼手中。1981年,社会党领袖密特朗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法国出现了左翼执政新局面。社会党抨击右翼教育政策,主张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民主”,1984年的萨瓦里法案充分体现了它的教育纲领与思想。而右翼始终对此立法持反对态度。
  1986年3月,右翼选举获胜组成新政府,开始了法国“左右共治”时期。新政府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发起一场废除和修改社会党执政期间通过的主要法案运动,萨瓦里法案首当其冲。1986年的德瓦凯法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总之,法国左右翼有着不同的阶级背景、社会基础和经济利益。80年代的这两次高等教育改革既是左右两翼对高等教育的不同立场、观点的反映,也是其政治斗争的侧影。
  纵观法国80年代两次高等教育改革,其目标就是改变大学的学术和科研地位,解决大学生严重失业问题,但它需要扩大投资,然而国家因经济困难而无力解决,因此不可避免地使每次改革都是“虎头蛇尾”,收效甚微。另外,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因素密切相连,加之各种观点相互牵扯,不同党派相互掣肘,使改革变得难上加难。时至二十一世纪,双轨制仍然构成了法国当前模式的高等教育体制,不同的招生方式、培训过程和职业机构依然是阻碍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顽疾。逐步缩小这些差距,是法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高校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仍将是未来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两大基本主题。我国目前正处社会和高校转型期,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在招生数量和产出质量、学生就业、产学研等方面如何从法国8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也是当前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文章标题:历史的难题与新的挑战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1099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