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初中历史课改中的研究和运用论文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1-12-22 09:32 热度:

  初中历史新课改已整整运行了三年时间,我校进行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研究和运用”的课题探究。现总结如下:
  一、适时论文
  所谓适时是指补充史料要抓住时机,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应从教材本身出发,围绕教学目标思考分析:这些史料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为什么做出来的,可靠性如何?通过在课堂上思考探究,集体讨论,课后查阅资料等手段,使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形成正确深刻的见解主张。这种自主探究史料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病,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应用史料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该补时则补。
  1、是在学生易产生“错觉”之处及时补充。例如:在学到“虎门销烟”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误认为销烟就是烧烟。对此,我借助于学生已观看了电影《虎门销烟》让学生回忆“虎门销烟”的场景,使学生明白了销烟是用“盐卤加石灰”的方法将鸦片销毁的,而并非用火烧掉。因为烧过的鸦片埋入地下,如果将泥土挖起来熬煎,仍可获十分之二、三的残膏余沥。而盐卤加石灰的销烟方法,能将鸦片彻底销毁。
  2、是在探究重大史实、借助于史料和创设历史再现的场景时补充。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史料展现,创设出趣味横生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如学习“二战”历史时,搜集“战争狂人”希特勒在战场上的有关史料,引导学生讨论希特勒在“二战”中的作用。一些学生认为: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二战”,希特勒是“战争狂人”,没有他,德国就不会建立纳粹党和法西斯专政,就不会形成欧洲战争发源地,也不会爆发“二战”;一部分学生马上反驳:“二战能否爆发,要从当时历史背景中去考虑——凡尔赛条约引起德国民族复仇心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英法的纵容政策等,不管希特勒是否存在,二战“迟早要爆发。”通过史料使情景再现和课堂辩论,学生统一了认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没有希特勒“二战”也会爆发。
  二、适量论文
  所谓适量,是指依据“论从史出”的观点,精造史料。现行初中历史教育知识容量大,要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处理好教材即要分清主次,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同时,对个别问题尤其是重点还需适当补充史料加以分析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选择典型史料,不宜过多。过多,一方面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另一方面有可能喧宾夺主,出现下课铃一响只好“草草收兵”,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状况。因此,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去粗取精、去伪取真筛选有效的信息。例如《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这一课,当讲到179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后,亿万人民无限悲痛时,我从《天安门史抄》中仅选用了两首诗来加以补充说明。其一:“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顿时九州寂,无语皆泪水。相告不成声,欲言泪复生,听时不敢信,信时时心已碎!”此诗表达了亿万人民对失去周总理的悲痛之情。其二:“花圈层叠,扫墓人拥刀,纵观五千年,未有此盛景!”此诗反映了1976年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亿万人民冲破“四人帮”的重重禁令,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沉痛悼念周总理的情景。通过对照教材中的插图,默读这两首诗,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当年亿万人们对失去一位好总理的悲痛心情论文。
  用的材料短但感染力却深远。再如:在讲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教师指导学生欣赏北京圆明园图片中的《曲院风荷》,再结合教师对圆明园被毁前历史讲解,使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到圆明园的“宏伟华美”。然后将之与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的插图进行比较,再请学生阅读英国《泰晤士报》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到皇宫后,谁也不知到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搬走,竟被打碎。”在短小却丰富的史料面前学生完全进入了历史情景,激发起学生对英法侵略者的痛恨,激发起学生想要了解这段历史过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完成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补充史料时,教师要把握重点,循序渐进。借助于这些史料,“史短”但“事半功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适度论文
  所谓适度,是指在选择史料时,要依据初中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难易适中,通俗易懂,如果对初一学生补充的都是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史料,对他们来说,将是“食而不知其味”。同时联系史料不要牵强附会。只有那些比较重大并且和教材内容存在有机联系的问题或事件,才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联系。因此,不必要求每节历史课都要有联系史料。如果为追求形式主义的“联系史料”,而在课堂上拉扯一些与教材内容并无密切关系的问题或事件,会造成画蛇添足。这样做,反而把历史教学庸俗化了,也难以收到加强思想教育和基础知识的效果。
  经过三年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情景,激发了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激励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由此产生了积极思维的气势;通过补充史料,加强历史事件的联系,使学生全面的认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性;通过探究史料,对史料的质疑问难、思考分析,从而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研究历史的能力,进一步的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刻体会论文。
  实验班级辩史析史、概括整合的答题能力明显提高。在历次区统考中均比区平均分高5-15分,优秀率高20-30多个百分点。尤其在实验后期的2004-2005年度初三期末统一考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平均分91.36,优秀率77.9%,及格率99.3%三项指标均列全区首位;在全国“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自豪”中外历史知识竞赛中申传东等三名同学获一、二等奖;我校张红彬等三名课改教师有多篇专题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其成效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老师们的认可。
  今后,将进一步进行史料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活动,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文章标题:史料在初中历史课改中的研究和运用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1092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