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浓郁的宗教氛围的营造、宾阳南洞宗教形象设计的细化、宾阳北洞空间设计的夸张手法的运用,共同构建了一个具有皇家宏伟气象的理想化的宗教艺术世界;奉先寺佛龛建筑空间艺术设计的三级秩序,逐级放大,形成仰视效果,强化了主佛的崇高地位和不可侵犯的威严,这与中国宫殿台基的高度受制于严格的等级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摩崖三佛龛建筑黄金分割率的运用,使我们可以感觉到龙门石窟洞龛建筑空间艺术设计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龙门石窟;宾阳三洞;宗教世界;奉先寺;三级秩序;摩崖三佛龛;黄金分割率
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3公里处,它与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一同并称为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其营造过程曾历时五百多年,包含北魏和盛唐两个造像的高潮阶段。
北魏时期雕凿的洞窟众多,其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等洞窟最具代表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融的珍贵遗存,代表了石窟寺艺术传入洛阳之后最早出现的一种犍陀罗佛教艺术风貌。在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依据《华严经》雕凿的奉先寺像龛的一组宏伟艺术群雕最具典型,充分表现了那种充满祥和色彩的佛国理想意境。其中的摩崖三佛龛,除本尊弥勒外,则是未完工的作品,是我们研究石窟造像空间艺术设计的珍贵实例。因此,笔者试从空间设计的艺术视角对宾阳三洞、奉先寺佛龛、摩崖三佛龛进行分析,并就教于方家。
一、龙门石窟宾阳三洞建筑空间设计艺术
龙门石窟建筑宾阳三洞作为皇家洞窟建筑,位于龙门西山北部,分中、南、北三洞,中洞完成于北魏,南、北二洞完成于唐初。宾阳三洞规划统一,布局对称,结构造型相似,是较为成功的一组石窟建筑。
宾阳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建筑,其设计颇受“法华经”影响。宾阳中洞高9.8米,进深和宽均为11.10米。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释迦牟尼趺坐,通高8.4米,面庞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右手向前仰伸,左手拇指与中指相捻,其余三指自然展舒,作说法印状。其座前有两只昂首雄健石狮,左右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南北两壁各有一佛、二菩萨,立于覆莲座上。窟顶作穹窿形,正中央雕刻着由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有8个伎乐和2个飞天。这就是《法华经》中所谓的“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场景。
上述宾阳中洞正面五尊雕像中释迦牟尼跌坐的雕像高度是8.4米,洞窟高度是9.8米,其比例是8.4比9.8,约等于0.86。其上预留空间与雕像高度比是0.14比0.86,达到了极致。再由其左右侍立的二弟子、二菩萨陪衬,更显其主佛的尊贵与威严。穹窿形窟顶由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及其周围的8个伎乐和2个飞天构成了佛洞浓郁的宗教艺术氛围,与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其设计构思大度而精致,体现了皇家特有的辉煌气派和高雅品位。从中也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洞窟设计借鉴了中国佛教建筑庄重、严肃的艺术特征。其穹窿形窟顶中央由雕刻的莲花宝盖、伎乐、飞天所构成的彩绘图案,其设计思想也是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彩画中最为亮丽辉煌的和玺彩画,变龙、凤等图案为具有鲜明宗教色彩的莲花、伎乐、飞天等图案,表现了设计者的精妙思维。
宾阳南洞的营造始自北魏,因宫廷内乱而止。其后续造,其中故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佛龛多个。该洞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两侧侍立二弟子,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洞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150余个佛龛。其风格上承宾阳中洞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
宾阳南洞与宾阳中洞的设计构思的区别在于其氛围营造的不同。洞内四壁上大小不等150余个佛龛细化了宗教意义,同时也强化了此洞雕像与宾阳中洞的从属地位,在视觉审美心理上把人们引向佛洞的细节设计。
宾阳北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唯我独尊。亦即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
从上述可知,洞中主像雕像高近10米,高过宾阳中洞主佛近1.6米,正好是宾阳中洞主佛雕像上方至洞顶的预留空间。这绝非偶然,这是设计者通过洞窟雕像不同高度的设计,来实现其设计思想,即强化主像雕像的至高无上:主佛充塞天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从佛龛建筑空间艺术设计上表现其设计意图。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威武、刚强的造型,则是从力度上进一步强化其主像雕像的独特地位和尊严。
宾阳三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其匠心可见一斑。宾阳中洞浓郁的宗教艺术氛围的营造、宾阳南洞宗教形象艺术设计的细化、宾阳北洞的空间艺术设计的夸张手法的运用,是宾阳三洞整体设计的三个着力点,三者分别从不同侧面发挥艺术设计的魅力,共同构建一个具有皇家宏伟气象的理想化的宗教艺术世界,具有强烈的独具个性的审美艺术感染力。
二、奉先寺佛龛建筑空间设计艺术
据奉先寺佛龛建筑主佛卢舍那佛座北侧唐玄宗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补刊的《河洛之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云:“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二菩萨七十尺,迎叶、阿难、金刚、神王各五十尺。”碑记篇首即记载了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建,并将各个雕像的尺寸予以了说明。
奉先寺佛龛建筑是龙门唐代石窟建筑中最大的一个,长宽各30余米。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
奉先寺整个空间设计主从分明,立意突出。高大慈祥的主佛与性格和善开朗的二菩萨比例为1比0.8,与形态温顺、神情虔诚的弟子迦叶和阿难、身材刚劲的天王、神情凶猛的金刚比例是1比0.5,从而非常有层次地划分出其地位的尊卑,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其次第的排列是由中间而左右,根据其比例关系,在佛龛东西长30余米的空间里主佛占6.5米,二菩萨占10.5米,单体占5.25米,迎叶、阿难、金刚、神王占13米,单体占3.25米。其三级秩序,逐级放大:一级3.25米,二级5.25米,放大2米,即放大1.62倍,三级10.5米,放大5.25米,即放大2倍,形成仰视效果,强化了主佛的崇高地位和不可侵犯的威严,可见其艺术设计的独特魅力。这与中国宫殿台基的高度受制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遵从《礼记》中“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的规定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摩崖三佛龛建筑空间设计艺术
摩崖三佛龛建筑位于龙门西山北部敬善寺右上侧,是一处摩崖敞开式的露天造像龛建筑,高7.30米,宽16.85米,进深8米,其工程规模仅次于奉先寺佛龛建筑。但可惜除本尊弥勒外,其他只是未完工的作品。正壁造像七尊,本尊是趺坐弥勒佛,坐于高方台座上,已基本完工。座高2.05米,像高5.90米。本尊两侧各一立像,北侧高4.52米,头饰肉髻、残损,面部五官毕具,面相似佛像,全身为未经雕琢的石坯。南侧为一块身躯石坯,其形体大小同北侧立像。再外两侧为二结枷坐佛,已接近毕功。北侧坐佛,高4.70米,着双领下垂式架装,袒胸,左手抚左膝,右手下伸置右膝上,掌心向外,右腿压左腿,脚心朝上,下垂衣褶遮盖在方台座上。南侧坐佛着通肩式架装,亦衣褶覆盖方座,左臂曲肘,左手掌依左膝,向外伸展,右臂曲肘上伸,手掌向外,施无畏印。二坐佛外侧还雕有二尊像,似为二立佛或二菩萨立侍,仅凿出毛坯。摩崖三佛龛的七尊造像,除本尊弥勒外,其他只是未完工的作品,却是我们研究石窟造像建筑空间设计的珍贵实例。
摩崖三佛龛建筑不仅在艺术设计构思上注意主从关系,而且各个雕像的进度也遵照了这一原则。在七尊雕像中,本尊弥勒的形象已基本告成,其魁伟肃穆的仪姿大有惟我独尊之势。两尊坐佛已基本精雕细刻完毕,尚未打磨,其余几尊除局部有雕刻外,大多为石坯。雕像的进度似乎也遵照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从艺术创作上看,主佛弥勒是摩崖三佛龛建筑的主体、中心和高调,先完成主佛的形象,既能优先保证重点,又便于定下三佛龛总体艺术设计的基调,使其他相应的造像有了尺度准绳。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摩崖三佛龛建筑正壁造像七尊中的本尊趺坐弥勒佛雕像,坐于高方台座上,座高2.05米,像高5.90米;北侧坐佛,高4.70米。二者之间,前者的总高度7.95米与后者的4.70米相差3.25米。这与龙门石窟奉先寺佛龛建筑中迎叶、阿难、金刚、神王单体东西长度3.25米恰好相同。假如理想长度设为10米。那么,10米与3.25米的分割率是0.675,十分接近黄金分割率的0.618。在此,我们可以感觉到龙门石窟洞龛空间设计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贾洪波:《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的特征及成因说辨析——兼申论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本思想的关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沈琍:《浅谈龙门石窟与环境》,《雕塑》,2008年第1期。
[3]邹满星:《奉先寺大像龛石窟造像艺术——兼论唐代佛教造像的世俗性》,《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4]宋岚:《试论龙门石窟弥勒佛的造像特征及其信仰根源——以武则天时期弥勒造像为例》,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第4期。
[5]刘华东:《浅谈龙门石窟塑像的审美特点》,《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6]赵凌宇:《佛教与中原文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7]八木春生,丁淑君:《龙门石窟北魏后期洞窟小考——以520-530年期间开凿的石窟为中心》,《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
[8]陈培一:《开凿龙门石窟的社会条件》,《雕塑》,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