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综合收益为P,则有:
(14)
上式中,转移劳动力的收益为固定值,取决于区域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农地流转以后比以前增加的收益部分,即规模报酬递增的部分,取决于
土地面积、农业技术发展情况和对农地规模经营情况;为农地流转主体双方产生的交易费用,取决于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程度;是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和土地调整威胁的心理价格,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承包制度。
当转移劳动力的收益与农地流转以后规模报酬递增的部分之和大于主体双方交易费用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和土地调整威胁的心理价格之和时,农地流转对社会产生正效应;反之,则产生社会负效应。
由以上分析看出,影响农地流转社会效应的因素主要有:流转农地的面积、农业技术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状况、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程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承包制度。
4结束语
从微观上讲,农地流转是农户个体或经济组织寻求农业收益最大化的一种经济行为。农地流转中转出方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和增加收益;转入方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收益。本文从农地流转行为入手,对农地流转的转出方和转入方的成本收益进行详细分析,以抓住两者在农地流转决策中的参考依据,对农地流转微观正效应最大化的途径进行了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先智.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因探析[J].
理论月刊,2000(8):59-60.
[2]林浩滨,何亦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初探[J].乡镇经济,2003(9):19-21
[3]徐旭,蒋文华,应风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2,(9).
[4]王瑞雪.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认识与观念的突破[J].调研世界,2004,(3):32-35.
[5]刘凤雏.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改进措施[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0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