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苏家屯区气象站1981—2010年的霜期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无霜期的变化规律并阐述无霜期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无霜期变化,农业影响,分析
前言
苏家屯区素有“天下第一屯,沈阳南大门”的美称。全区总面积781.6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7.4平方千米,山区面积144.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238.8平方千米,平原面积397.9平方千米。现有耕地面积54万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玉米、薯类,高粱次之。经济作物有苹果梨,大棚草莓、葡萄、油桃等。气候条件较好,四季分明,极端气候灾害不大明显。年平均气温为8.7℃,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9℃,年极端最低温度为-34.0℃。年平均有效活动积温为3662.5℃,年平均降水量为661.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89.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70天。但是,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的初终霜日期决定当年的无霜期,而无霜期又是制约作物对光、热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初终霜日,无霜期与作物生长的密切关系是十分的必要的。
1、初霜日的分布情况
应用苏家屯气象站1981—2010年初霜日资料绘制曲线图(图1)
30年平均初霜日为10月8日。80年代平均初霜日为9月30日,比历年平均值早8天。此期间初霜日期变化较大,从图1中看出曲线呈峰谷式变化。90年代平均初霜日为10月7日,比历年平均值早1天,但从图1中看出曲线变化趋于稳定。无明显的起伏变化。进入21世纪从2001年—2010年初霜日期变化明显变缓,并且初霜日也随之拖后,2001—2010年的平均初霜日为10月16日,较历年平均值晚8天。从图1曲线变化情况看无明显起伏,近10年来的初霜日一直在平均值之上。并且有随平均值向上增长的趋势,这说明近些年苏家屯区没有因为秋季气温剧烈变化,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近30年苏家屯初终霜期变化特征详见下表
纵观苏家屯气象站30年初霜日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81年初霜日比历年平均早10天,82年初霜日比历年平均晚8天, 84年之后连续出现初霜相对较早的情况,88年之后又是几年的早晚不稳定状态。90年以后只有92年初霜较早出现在9月26日,比历年平均值早12天。初霜日的这种早晚不定,并且早晚相差变化又很大的特点,给生长期长、中晚熟的农作物带来很多的不利,甚至会造成严重的霜害。从92年以后看苏家屯区的初霜日变化一直在平均线之上,并且一直很稳定,这对当地中、晚熟的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2、 终霜日的分布情况
仍然利用苏家屯区气象站1981—2010年终霜日资料绘制图
30年平均终霜日为4月20日。80年代终霜日是4月24日,比历年平均值天。90年代平均终霜日是4月20日,与历年平均相同。进入21世纪后终霜日相对提前,2001—2010年平均终霜日出现在4月17日,比历年平均值早3天。从曲线图2上看80年代初期苏家屯区终霜日很不稳定。前四年终霜日出现在平均值上下,而1984年,1986年、1987年、1988年终霜日分别比历年平均日期晚12天、19天、13和12天。终霜结束的越晚对农业生产影响越大,甚至导致早春作物和越冬植物遭受严重的冻害。90年代只有2年,即91年和92终霜较晚,其它年份都在平均值上下变化。2000年以后终霜日变化趋于稳定,都在历年平均值上下变化,唯独2005年终霜在3月22日就结束了。比历年终霜日早32天。此后几年终霜日也一直在历年平均值上下变化。
3、 无霜期的分布情况
采用苏家屯区气象站1981—2010年的无霜期资料绘制曲线图
时间/d
30年平均无霜期170天,其中80年代平均无霜期是159天,比历年平均值短11天,90年代平均无霜期是167天,比历年平均值短3天。2001年—2010年平均无霜期184天,比历年平均值长14天。由此可见苏家屯区无霜期是越来越长。从无霜期曲线图上可以看出,93年之前霜期变化比较剧烈,而且大部分年份的无霜期都在历年平均值线之下变化。特别是1986年无霜期为131天,是历史上无霜期最短的1年。这一年由于无霜期短,满足不了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本区中晚熟作物农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94年以后,无霜期逐渐变长,且保持在平均值上下。2000年以后无霜期明显延长,特别是2005年无霜期达到210天。是历史上无霜期最长的一年。
4、 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霜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的初终霜日期决定当年的无霜期,而无霜期又制约作物对光、热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初终霜日期、无霜期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初霜来得较早会缩短水稻生育期,使之不能正常成熟,造成减产;终霜结束的晚会影响蔬菜定植、诱发水稻苗期病害;无霜期对农业的影响更大,限制作物品种的选择、影响作物布局。因此,认识和掌握霜期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要。
虽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是小概率事件,一般不被人们所重视,但是一旦发生也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终霜对农业的影响更大一些,如:1986年终霜出现在5月9日,比累年平均值晚19 天,使得当年水稻播种到移栽≥10℃有效积温比累年少350.4℃·天,造成全区水稻苗期普遍生长量不足。同年诱发全区70%以上水稻苗情十分不好,影响了后期生长,导致减产2%。另外,5月上旬几乎所有的保护地蔬菜揭膜定植,延迟的终霜日使20% 蔬菜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从无霜期曲线图上看,苏家屯近些年来无霜期不断平稳延长,并且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说明1、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影响,苏家屯平均气温也在上升。2、近十年内苏家屯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城市热岛效应明显。造成全区无霜期不断延长。无霜期的长短是制约当地农作物成熟度的重要标志。30年来苏家屯无霜期的变化是由80年代的159天逐渐平稳的延长至170天。因此可以根据这一有利气象条件,适当引进一些生长期相对较长的经济作物,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气候资源不断调整农作物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气象服务手册 苏家屯区气象局编制 [Z].沈阳2008.
[2] 北京农业大学 农业气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 张延治,于洪运 辽宁气象灾害·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