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生态发展之路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关键词:生态环境有机农业
建平县地处辽西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建设有机农业,改善生态环境是建平县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把握经济社会规律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是前提,协调发展是中心,其根本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正确指导人的行动的观念,一旦一种观念能够在最广泛的范围内为人们所接受,它就会转化成为人的正确行动的指导原则。所以,把那种适合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转化成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的行动的原则,在今天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生态文明理解为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则生态文明指所有的人类的有利于促进、维持、保护已经存在的地球生态环境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不仅是人们现在提倡与追求的一种人类活动方式,而且是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人类活动中的一个种类。不仅为今天的发展尽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协调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
近年来,建平县在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历史足以证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已成为衡量本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尺度。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越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不仅仅指人类整体或群体的活动,而且指人类个体的活动。能促进、维持、保护地球现有生态环境的,有利于地球生态环境稳定发展的制度、禁令、道德标准的出现,是人类整体或群体生态文明的标志。同时,这种生态文明活动本身却是要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类个体的活动来体现和实现的。
走生态发展之路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我们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的党员干部,怎样为人民服务?如何去践行“三个代表”?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这与以前受到的环境压力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这种环境压力正在迫使人类不得不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调整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行动方式。正是在这样的紧迫背景下,我们看到,“生态文明”作为一种试图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战略抉择,正在成为当前社会努力倡导和普遍化的一种主流意识。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追求。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利益,是一件事关百姓利益的大事,是一项为民尽责、为民谋利、为民兴业的民心工程,为子孙留下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有机农业是最好的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发展具有建平特色的有机农业是恢复和保护本区域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
有机农业是指在作物种植与禽畜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自然规律,协调种植业、养殖业及加工业的平衡,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过程。其所强调的是整体性、大规模,内部循环和所有的废弃物全部综合利用。最终带给人类和自然的是生物多样性,经济效益突出和食品的安全。因而有效的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建平是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丘陵山区,历史上因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以盛产优质小杂粮而闻名于世。传统的种植方式使得农民更加依赖农家肥,多品种的杂粮连年轮作使得病虫害很少,传统的人工收割、小驴车使得农产品不会被污染,相对薄弱的工业经济使得广大农民更愿意从杂粮的就地升值中寻找出路。所有这些给建平发展有机杂粮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只要我们把“生态立县”放在各级政府工作核心的位置,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拓有机食品的基地,狠抓加工和营销,带动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就一定能够获得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