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界人士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因而备受关注。党和国家也一直强调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并在积极探索可实行的措施。新农村建设它是一种宏观构想,并在一定地区内付诸实践,在国家制定的针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首位的,这足以见得农村经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农村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来发展农村经济,在目前发展现状基础上,展望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
关键字:农业经济论文,农业,农民,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农业改善经济
想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大力推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时要坚持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的力量,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及增效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全方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有效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后续效益。从目前来看,发展农业经济必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并逐步转移农村富余的劳动力。
与此同时,还要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在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从注重农业产量增长为主转移到农业产量增长及质量提高并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从注重传统投入为主转移到传统投入与技术、资本投入相结合,加大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从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移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并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从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为主转移到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进一步拓宽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
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
“农民,播殖耕稼者。”即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是以农为生的种田人,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创造者,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求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民也能享受其成果。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同时,关系到整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减少农民负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强调要给农民减负,农民负担过重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少人员并增加效率,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
三、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富了经济基础才能强,农民富了国家才能盛,农村稳了社会才能安,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好农村问题、发展好现代化农业建设至关重要。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个字也点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这5句话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其中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建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并促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农村奔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百姓居住的环境,使农村建设发展得到合理的规划。构建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其中包含修整白色路面、安全用水、电力使用、安装宽带及农业生产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农民的知识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农村农业向科技化方向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等等,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有素质、懂技术、会经营、遵纪守法的新型农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的期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农民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农业能够带动中国的经济。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应该重视农业,服务农业,支持三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