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当前水资源科学的研究热点。其中,抗旱能力的研究是制定抗旱减灾策略的重要依据。随着国民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产技术也日趋进步,使得我国的抗旱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抗旱工作也取得显著的成果。
摘要:在总结抗旱能力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抗旱能力的理论内涵及其评估方法。借鉴抗御地震和洪水等其他自然灾害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定义,综合考虑抗旱能力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兼顾相关行业中关于能力描述的两点要义:一是与灾害级别或量级大小联系在一起,二是强调人类的抵御活动及最大程度的概念,阐述了抗旱能力的定义及其内涵。基于构成要素和定义剖析,构建了抗旱能力评估方法体系,初步构建了抗旱能力基础理论研究框架。
关键词:环保类工程师职称论文格式,抗旱能力,定义,内涵,评估方法
当前抗旱正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向科学性、合理性、健康性逐步发展,力图实现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1]。抗旱能力研究是开展抗旱减灾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通过对抗旱能力研究,有助于了解区域现有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认识抗旱的优劣势所在,并能明确今后防旱抗旱工作的方向,对实现科学、有效的干旱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抗旱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完善的抗旱能力理论方法体系尚未形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干旱识别[2-3]、干旱频率分析[4-7]、干旱监测[8-9]、干旱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10-13]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抗旱能力问题,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局限于对农业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14-18],流域或区域尺度抗旱能力的定量分析鲜有研究。
本文以理论和方法研究为主导,通过归纳和总结国内外有关抗旱能力的研究,借鉴抗御地震、洪水等其他自然灾害能力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成果,深入认识抗旱能力的本质,阐述抗旱能力的定义,剖析其内涵及构成要素,分析其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抗旱能力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为防旱抗旱战略应对及后期旱灾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及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1抗旱能力的定义与内涵
1.1抗旱能力的定义
根据灾害系统理论,灾害一般被定义为由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引起的自然变异,超过一定限度时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损害的现象或过程[19]。灾害除了取决于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孕灾环境及承灾体的脆弱性,还与防灾减灾能力密切相关。因而,灾害往往被认为是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20],该系统包含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两种属性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抗御灾害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对灾害的双重属性进行干预的过程,其目的是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
旱灾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其演变过程既取决于气候极端事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同时也与水利工程布局和调度运用、作物种植结构、社会经济发展等人类活动及社会要素有关,这两类因素共同构成了抗旱能力的范畴。因此,抗旱能力,应该从旱灾的双重属性两个方面进行定义或界定;同时,研究抗旱能力,也可借鉴其它领域关于能力的定义和描述。如水库的抗洪能力一般定义为:水库在某一蓄水位下,能够完全防御或渡过某一量级(频率)洪水而不出现险情(不超过最高允许洪水位)的能力[21],由此可见,水库的抗洪能力与洪水量级大小相对应;在地震灾害研究中,建筑物抗震能力[22]一般定义为:建筑物在其设防基本加速度对应的地震危险性环境下,抵抗该区域可能遭受地震破坏的能力,表明抗震能力与地震危险性及承灾体的易损性密切相关;在群落生态学中承载力的定义为: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配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23];水资源支撑持续发展能力论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的优化配置,水资源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24]。推广到各种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在概念上都强调自然资源对社会的最大支撑规模。
综上相关行业关于“能力”的定义可以看出,能力往往与灾害级别或量级大小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强调人类的抵御活动及最大程度的概念。兼顾以上两点要义,基于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将抗旱能力定义为:一定区域范围,在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人类为保证自身生存、维持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而具有的抗御某种程度干旱缺水影响的水平。抗旱能力包含三层要义:一是与旱灾大小或量级有关,表征发生某一程度干旱(或干旱频率)的抵御能力;二是人类为抵御、抗拒干旱缺水进行的所有抗御活动,同时强调抗旱的目标是减小因旱损失;三是人类所能承受干旱灾害的最大程度。
1.2抗旱能力的内涵
(1)自然-社会双重属性。
抗旱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其中自然属性为水资源系统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天然来水条件、下垫面地形地貌、土壤特性等因素。社会属性则为人类社会积极抗御干旱缺水影响的能力,水利工程布局和调度运用、作物特性(如作物布局、耐旱性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抗旱组织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及产业布局等因素从不同的层面影响干旱期间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对抗旱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2)静态-动态两重性。
抗旱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水利工程(如蓄水工程)所能提供的水资源量,而工程在设计时本身具有一种蓄、供水容量(如水库的兴利库容大小),这种工程固有的容量表征了一种潜在的抗御干旱缺水的能力,以此代表其具有的静态抗旱能力,称为设计抗旱能力或潜在抗旱能力。但在实际抗旱活动中,抗旱水资源量不仅与水利工程容量有关,还与当时来水条件、工程蓄水状况及调度有关,这种根据当前水利工程蓄水状况或人类利用降雨径流预报、实施水利工程调度去防御或抗御某种程度(或频率)的干旱时,工程实际可调度水资源量的能力称之为实际或实时抗旱能力,即为动态抗旱能力。动态抗旱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由当前水利工程的供水状况所表征的抗旱能力;二是由未来某一时期工程的实际蓄水状态、当时的来水过程及工程调度所能提供水资源量表征的抗旱能力。
显然,静态抗旱能力表示的是一种现状工程条件下的最大抗旱能力,而动态抗旱能力代表的是实际抗旱能力。极端的情况是:若工程的实际可用水量达到了其设计供水能力,则动态抗旱能力就等同于静态抗旱能力;若虽然具有一定的工程规模,但具体到某一干旱年份的时候可能无水可用,则动态抗旱能力即为0。所以,如果将静态的抗旱能力设定为则动态抗旱能力就是介于[0,1]之间的值。
(3)广义-狭义属性。
由上可知,抗旱能力受自然、社会双重因素影响,且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社会属性越来越强烈。因此,抗旱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抗旱能力综合考虑自然禀赋与人类抗御活动,由自然基础支持能力、水利工程保障能力、经济实力支撑能力、生产技术适应能力和抗旱减灾应急能力五部分构成,并以此为指标评价抗旱能力;而狭义的抗旱能力则侧重于人类抗御活动,以自然因素作背景,在同一干旱区划内评估人类抗御干旱缺水的能力。抗旱能力构成要素模式见图1。
(4)相对极限性。
受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在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区域的抗旱能力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存在一个适宜抗旱能力区间。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受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水资源条件的约束,一定区域范围内所能提供的抗旱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其二,受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约束,水利工程的建设、生产力水平及抗旱管理水平是相对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