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我国各级政府都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笔者结合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现状;对策
2003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决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特别是2005年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总书记指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笔者结合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进行探讨。
1.菏泽市基本情况
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系黄泛冲击平原,总面积122.39hm2。辖158个乡镇、6142个行政村,总人口847.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0.9万人,2005年农村人均收入2653元。
菏泽市属暖温带季风区,多年平均气温13.7℃,平均降水量641.1mm,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丰水年、枯水年交替出现,最大降水量1040mm(1964年),最小降水量422mm(1989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07.2mm。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和黄河客水三部分组成,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302m3,按照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标准,我市属缺水区。
2.农村饮水安全调查
2.1饮水安全调查评估结果
根据2004年11月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市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我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比较严重。全市饮水不安全人口共有314.22万人,各类水质不安全的有282.72万人,取水不方便及水源供水保证率低的24.22万人。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含氟量超标有56.02万人,其中严重超标(F>2mg/L)的有24.47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204.87万人,其中含盐量大于2g/L的有159.01万人;饮用严重污染水的7.28万人。
2.2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问题
2.2.1水型地方病问题,主要是高氟水、苦咸水问题。长期引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在氟病区,由于氟斑牙、驼背病屡屡发生,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群众长期饮用苦咸水,影响人体微循环系统,致使心血管疾病及肠胃病常年不断,增加了当地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开支,给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据统计,定陶县苦咸水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年医疗费用要比全县平均水平高35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较多。
2.2.2水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农村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由于水质恶化,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
3、我市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状
菏泽市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作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来抓,在财政状况紧张的情况下,市县两级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我市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06年全市共建成各类供水工程116处,解决了1094个自然村8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极大的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人口较多,经济基础薄弱,水质型缺水比较典型,农村的饮水安全形式仍十分严峻,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农村饮用水处理设施一般比较简陋,饮用水水源为深井水的一般都很少进行水处理,就直接供水到农户,水质令人堪忧。
2.供水规范规定,生活饮用水必须消毒,但目前大部分农村供水工程无消毒设备或措施,少数供水工程的消毒不规范也导致农村饮用水质存在严重隐患。
3.高氟区的深井供水工程缺乏必要的除氟设备。一般来说,处理效果比较好的除氟设备价格比较高,对高氟水采用电渗析、电凝聚或膜过滤等技术处理,水质有很大改善,但饮用水成本较高,一般在3-8元/方[1]。对于我市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群众的经济条件差,增设除氟设备将会影响供水工程的长期有效运行。
4、以后工作中将采取的措施
为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山东省水利厅以鲁水农字[2006]19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村通自来水水质安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水质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局,各级水利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水质安全放在村村通自来水建设的首位”。
4.1重视水源选择和保护工作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在地下水水源地周围建设灌溉等各类机井,建设之前要进行科学论证,防止乱打井超采地下水或引起不同含水层水质混合,造成饮用水水源的氟超标,要限制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污染。
4.2要完善饮水安全检测体系[2]
各级水利部门要与发展改革部门、卫生部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完善农村饮水安全检测体系。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水质检测中心;以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站为依托,分区域设立检测点,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对于分散供水工程,分区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
4.3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
全面推进河网及地下水水源地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大力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跨行政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管理制度,落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水环境保护责任。继续加大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力度,限期实现整治目标。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行为。
4.4修建平原水库及雨水利用工程,提供饮水水源
含氟量高一直是影响我市水质安全的突出问题,目前解决农村高氟水问题的主要策略是打深井,笔者认为这也只是权益之计。首先,据地质勘查资料分析,我市深层淡水顶板以上存在厚几十米的黏土覆盖层,致使深层淡水的垂直越流补给较困难,水平径流补给的水力坡度又很缓,补给量也很小,所以深层淡水的补给条件差,深层水资源在开采后无法得到补给,随着开采量的加大,深层水存在枯竭的可能。其次,深层地下水连续开采,会造成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从而产生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5积极推广“三位一体”模式[3]
在农村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中,要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模式,即将饮水工程、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三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加强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改变只重视供水而相对忽视环境卫生的不协调局面。农村地区普遍缺乏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污水任意排放,没有采取必要的节水措施,存在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即只供水不节水,只排水不治污。如不改变现有的用水观念和模式,大规模的供水意味着相应水环境的污染和浪费,严重影响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因此,农村应建立新的安全用水和环境卫生观念,即采取“供水-排水-治污”的综合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仰斌.我国农村供水现状、问题与对策[R]
[2]翟浩辉.翟浩辉副部长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3]程吉林,陆建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建议[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