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剪切时间
剪切时间在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制备环节中,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时间过短,沥青乳化不充分,乳液明显有颗粒感;时间过长,浪费资源,且乳液性质不会得到明显改善。如图8所示: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起初乳液筛上剩余量急剧减小,乳液储存稳定性明显提高;但随剪切时间继续增加,这种变化不再明显。综合考虑乳液性能及经济性,在以上试验条件下,较合理的剪切时间为10min左右,不宜超过15min

图8剪切时间一乳液筛上剩余量及1d储存稳定性图
4结语
(1)生产改性乳化沥青,应尽量避免引入空气,防止产生泡沫,不可避免时,可采用化学手段消泡。
(2)将沥青加热到流动状态,能方便地加入到皂液中即可。制备皂液时,有机稳定剂应先于乳化剂加入,无机稳定剂随后,依次是乳化剂、盐酸,SBR胶乳最后添加,添加前摇匀。
(3)油水比仅对蒸发残留物含量以及蒸发时间有较大的影响,皂液pH值对乳液筛上剩余量、标准粘度、存储稳定性以及蒸发残留物延度都有着较明显的影响。在该乳液配伍下,油水比60:40较为合理,皂液最佳pH值为2.0。
(4)以3%(折纯后)的SBR胶乳添加量,制备改性乳化沥青,合宜的剪切速度为7500~8000r/min,合理的剪切时间为10min左右,不宜超过15min
参考文献:
[1]宋哲玉,徐培华.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的优化[J].石油沥青,2004(5):35—37.
[2]肖晶晶.微表处改性乳化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