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提出了如何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水利建设,以及要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水利还必须满足的要求,探讨了实现生态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事项,文章最后详细阐述了生态水利建设保障措施。
关健词:生态水利;建设;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
1引言
生态水利就是以提高水资源和水坏境承载力为前提,以恢复和维护区域的坏境为基础,以经济、社会高度协同、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水资源,科学地防治各种水灾害,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资源、坏境大系统的有效统一。
2人水和谐的生态水利建设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与水的关系大致经历过以下过程:一是依赖生存;二是开发利用;三是掠取豪夺;四是人水和谐。不同的社会时期,人们对水的认识有不同的态度,在依赖生存时期,社会处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依赖于水,从水中获取食物,赖以生存,同时又要承受水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威胁,人被动地接受水,适应水,人与水处于最原始的和谐状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开发利用水资源,比如引水灌溉、航运、养殖等,由于这个时期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极其有限,主要是单一目标的水利开发建设,对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属于最初阶段,所以这个时期还没有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现代大工业的出现,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人类开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在这个时期,水利开发以多目标、大规模为主,人们的口号是“人定胜天”,否定人与自然和谐、人与水和谐,掠夺性地开发水资源,这个时期人们往往忽视对大自然造成的灾难性破坏必定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例如,人们在利用水资源以后又把废水排到江河里,使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我国很多河流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淮河,20世纪60年代可以淘米洗菜,70年代只能洗衣灌溉,到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国外把淮河称为敞开的下水道,现在淮河虽然经过10年处理,投资高达600亿元,建设了一些景观工程和治理工程,但水质仍然没有多少好转。
从现状看,人类对自然界往往是破坏容易、修复难,污染容易、治理难。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可能是比较长期的,有些现在已经出现,有些现在还没有出现。
如何做到人水和谐,实现生态水利呢?
(1)要建立生态治理的理念
生态治河从技术上讲并不难,最难的还是观念的转变,观念改变了,河流的命运就会截然不同。2003年一场关于“怒江水电开发规划”的争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争论的焦点就是生态与环境问题,这场争论应该说是有益的,它反映出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及观念的转变,它标志着我国的水利水电开发从经济约束时期、市场约束时期进入生态约束时期。我们做规划设计时不能挤占河道,要给河道让出足够的宽度,要给洪水以出路,退耕还湖,退耕还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水和谐的理念。
(2)建立节水型的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面对大自然,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最好的方法是营造和保持河道的天然状态,让河道自然弯曲,两岸生长各种野生植物,让水中的生物与岸边的植物、虫、鸟类等形成天然的生态环境,让河水自然净化,河里只要有土,植物和生物就能生长,就有办法把水弄干净。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涵盖生产和消费领域,形成完整的生态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解决水污染问题,水环境承载力集中体现在排污权的处理上,水环境的承载力与整个社会的体制措施有关,现在是企业排污,国家治污,先污染后治理,这是行不通的。
从普通的简单水利进入到生态水利,是水利发展史上的飞跃。它将使水利事业进入整体的、系统的、可持续利用的高级水利。要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水利,还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对水资源生态性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的生态性保护和建设以及满足可持续发展中的可持续利用。
(2)对水利工程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利用的全过程都必须满足生态规律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果失去了良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水利工程就不能立项建设,这是生态水利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
(3)对产业水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对生态水的充分利用和对产业水排弃及处理上,但是对生态水不能过量采用,要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产业水要求排弃合理、治污达标,还要考虑再利用。
3生态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始终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生态水利建设的工作中,就是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既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发展,又要考虑人民群众目前的实际需求。光有长远目标而不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紧迫问题的生态水利建设,不是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生态水利建设;而一味地只顾眼前实际,没有生态水利建设的理想和追求,最终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1)发展经济就是要考虑自然的承载力,尊重自然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相对协调平衡的关系。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回报,只讲利用不讲保护。在生态水利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我国面临的水安全问题,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条件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双赢的目标,把发展必须付出的自然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到人水共处、人水相亲、人水和谐。解决洪涝灾害,就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防治水土流失,一方面要加快综合治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修复能力。解决水污染的问题,主要是严格排污权管理,加大依法治污的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并治理水污染,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维护水生态系统及水资源的安全,维护河流湖泊的健康生命,不仅是水利部门的重大职责,更是各级政府的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