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南沙区城市排涝的现状分析与工程规划

所属栏目:水力论文 发布日期:2012-12-08 11:43 热度:

  南沙开发区位于广州市南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南沙区处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规划区内水网纵横密布,河涌、湖塘众多,北部大多为农田耕地,南部入海口地区大多为围垦填地,自然生态良好。气候较为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摄氏度,平均年降雨量1647.5毫米。

  199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约为53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330平方公里),下辖“两区三镇”,分别是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管理区、黄阁镇、横沥镇和万顷沙镇。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南沙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成立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按照规划,南沙地区将发展为集物流产业、邻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基地。2005年,广州行政区域调整,南沙成为独立行政区。2008年国务院批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州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南沙新区”概念提出,并被确定为粤港澳重点合作区。

  目前,南沙地区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区内水、电供应充足。南沙港是国家一类口岸,有万吨级码头。南沙地区已建成了十分方便和通畅的公路交通网,区内还设有直抵香港的高速客船。

  南沙作为滨海城市,主要面临的灾害为风暴潮、洪涝等灾害。为了保障南沙地区更好更快的建设和发展,南沙地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同时也应建设安全的防洪潮、排涝等防灾体系。排涝工程规划要满足排涝要求,还要保障外江航道的畅通,保护内部河网水系。充分利用南沙区水系丰富的优势,利用河涌水网营造富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城市风貌。排涝工程规划要协调各级管理部门的利益,协调水系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水系保护的关系。

  一、南沙区排涝的现状分析

  南沙区地势普遍较低。仅在黄阁镇区、南沙经济开发区、小虎岛中部有部分山地,地势相对较高,其余地区地势低平。横沥、珠江管理区、万顷沙、龙穴岛为填海造地形成的陆地,地势普遍较低。

  南沙区洪潮特征。南沙地区内江河水道,除三大口门为单纯潮区外,均为洪潮混合区,洪潮灾害分为两类:西部与西北部受北江、西江支流洪水威胁;东部、东南部以风暴潮灾害为主。

  现状河道情况:南沙地区现状河道分布较密,黄阁镇、南沙经济开发区、小虎岛、沙仔岛、横沥、珠江管理区、万顷沙、龙穴岛之间被蕉门水道、洪奇门水道、上横沥、下横沥、凫洲水道等河道分割。黄阁镇、南沙经济开发区内部的水道呈放射状分布,其余地区的内部河道呈网状分布。内部河道的出口处均设有水闸和排涝泵站。现状排水管道情况:南沙地区现状排水系统大部分为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水及现状污水通过雨污合流管道或地表径流就近排入河道。

  南沙区排涝工程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现状水面率降低,调蓄能力减小。

  南沙地区(规划控制区)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有相当一部分为围垦而成,以前的水面率较高,一般情况下可利用潮位涨高进行潮排。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大量城市用地取代现状的农业区,区内大量可调蓄的水塘、低洼水域面积及农田被填埋成为建设用地,水面率大为降低。

  (2)城市化进程对雨水与排涝影响较大。

  随着农田减少,雨水产汇流条件有明显的变化。各种建筑物和路面、广场等不透水性人工构筑物大量增加,在同等暴雨情况下,下渗率明显减小,汇流速度加快,出口断面暴雨洪水流量增大。各分片雨水排入河道的情况与排水涵(管)规模和出口位置有关,组合后主河道洪峰流量增大。考虑洪(潮)水位顶托及内河涌洪涝水位增高对市政排水顶托的效应,暴雨主峰到达时出现“水浸街”的短时淹没灾害。

  (3)排涝工程尚不完善。

  现状堤防防洪潮标准为10~50年一遇的,未达到200年一遇的城市防洪标准。现状河涌调蓄能力不足,不能满足雨水的调蓄功能。除黄阁与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有部分山地外,其余地区现状地面较低,雨季容易形成积水。现状河口处的水闸建设年代早、标准低,现状排涝泵站的能力不足,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日排干。实施中未达到设计标准。在高潮位时造成雨水排放困难。

  二、南沙区排涝工程规划

  南沙区岸线长、河网丰富、河道淤积顶托、而且围垦土地多,排涝工程现状不能保障经济建设的安全,迫切需要做好规划。水利现代化是南沙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南沙区排涝工程规划有五项基本要求:确保防洪潮、排涝安全;利用好河涌、水域的功能;建设现代化排涝工程体系和管理机制;保护生态环境,营造水乡景观,创建生态城市;协调各种关系,保障可持续发展。

  南沙区排涝工程规划是“市政基础设施(总体)规划”与“水利规划(报告)”指导下的规划成果。对于南沙区发展中遇到的排涝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较为完善和全面的思路。

  (1)确定合理的排涝规划原则。

  南沙区排涝规划有以下总体原则:①完善堤防、水闸等防灾设施,同时也遵循生态和谐,不与水争地,让雨水有出路;②充分利用现有河涌、水塘及湿地的调蓄作用;③丘陵高地实施“高水高排”,引导山丘高地洪水直接排入河海,低区平原“低水低排”;④“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合理设置排涝分区和泵站,分片排涝、适度集中、统一调度、联合运行。局部填高,实现自排。

  (2)选择合理的排涝标准及径流计算方法

  选择排涝标准既要满足建设用地的要求,也要考虑经济评价。南沙规划城建区排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排干不成灾;沥心岛等农业区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l天排干不成灾。

  排涝规划采用了水利规划的径流计算参数,包括:设计暴雨及设计雨型、设计洪潮水位、设计洪峰流量、调蓄+泵排区规划起调水位、调蓄+泵排区的调蓄水量、河道水位、规划地面高程。

  (3)优化排涝工程体系、排涝分区及排涝方式。

  根据南沙区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气象特点,城市化后排涝工程体系主要由市政雨水管网、河涌、排涝水闸、泵站及人工湖(湿地)等调蓄区组成。在排涝工程系统中,水闸是防洪和自流抢排涝水的重要控制建筑物。区内河涌既是排水通道,也是区内主要调蓄区。如果排涝片中调蓄水面难以落实则需加大泵站规模。

  根据南沙地区规划建设用地的分布、功能布局,将南沙地区的排涝分区划分成8大分区,包括:黄阁镇区、小虎岛、沙仔岛、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横沥北区、横沥岛、珠江管理区及万顷沙、龙穴岛。在每个排涝大分区中再根据地形、地势的特点,划分若干排涝小分区,并采用适合其特点的排涝方式。

  黄阁、南沙经济开发区中部、小虎岛中部为山区,规划利用山区现状7座山区水库起部分蓄洪的作用,并在山体周围设置截洪沟,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并且满足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及时排放的排涝标准,将山区洪水直接排入外江,减少河道及规划水面的调蓄压力及排涝泵站的抽排压力。排洪沟在排入外江的出口处设置闸门。

  在低处的自排区,按照地形特点和排水分区,结合道路建设修建雨水管道,就近接入规划河道,或分散接入外江。

  (4)完善排涝设施建设。

  ①水闸工程:在各规划河道出口处设闸,并设置排涝泵站,实现自排与强排相结合。闸门的作用是防风暴潮和排涝、通航和控制内部河道的水位,在潮洪水位较低时,打开闸门,使雨水通过内部河道直接排入外江;在潮洪水位较高时,关闭闸门,使雨水通过排涝泵站提升排入外江。外排水闸的防洪标准与堤防防洪标准一致。②泵站工程:泵站规模与围内可调蓄水面、洪水汇流过程、遭遇外江潮型等因素有关,根据水文分析和分区调算成果,在保证河涌一定景观水位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现有地面高程,最终确定设置21座泵站。

  (5)整合河涌整治规划。

  规划对规划区内的内部河道进行疏挖治理,并且适当增加水面面积,利用河道和规划水面增加雨水调蓄能力,内部河道应适当串联,增加调蓄能力和排涝的机动性、安全性,同时有利于通航的要求;河道两侧预留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和人文环境。

  河岸整治基本保留现状主要河涌,结合规划道路,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对局部河涌作了调整。河涌两岸规划控制保护宽度为15m,以绿化保护带为主,结合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居民休闲场所。

  (6)整合竖向高程规划。

  南沙地区大部分地势低洼,属易涝地区,洪潮和内涝成为南沙地区的威胁。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堤防、水闸、泵站及调蓄湖面是南沙地区基础建设的重点。排涝工程方案、规模,不仅决定排涝工程本身的投资,而且影响到南沙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投入。

  根据排涝方案,调蓄、泵排区的规划内部河道及人工水面的起调水位0.0~0.2米,调蓄水深0.7米,调蓄最高水位0.7~0.9米(珠基),按照超高0.6米计算,南沙地区蓄排区规划地面高程按照河涌最高水位加超高确定,最低应不低于1.3~1.5米(珠基)。重力流自排区的规划地面高程应不低于2.78~2.92米(相当于200年一遇洪水位)。

  (7)排涝工程经济评价良好。

  南沙区排涝工程的经济投入包括工程投资和年运行费。南沙水利工程属社会福利工程,不直接创造财富,其效益以其可减免的洪涝灾害损失和可增加的土地开发利用价值计算。

  根据对蕉东联围的典型涝灾调查,在围内常年受涝灾损失情况见下表,其排涝效益可按减免灾害的程度估算。本计算是一种近似计算。只计算农田的排涝效益。而本规划的排涝标准,将农村转化为城市的标准,效益将更显著。

 

1.jpg

  注:资料来自番禺市江河流域规划报告。单位面积的排涝效益=370.7/0.53≈700元/亩。

  总体而言,南沙地区防洪潮排涝工程等水利工程属社会公益性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良好。

  三、总结

  南沙区排涝工程规划分析了内涝成因及城市化对内涝灾害的影响。经过调查分析现状排涝工程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蓄、排结合的排水系统总体布局方案,排水工程规模,投资估算,从排涝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南沙地区基建标高提出建议。

  该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

  (1)与南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与对接;

  (2)完善并优化与南沙地区水利规划的衔接;

  (3)完善对城市竖向高程规划的反馈与衔接;

  (4)排涝工程良好的经济评价与工程效益。

文章标题:探讨南沙区城市排涝的现状分析与工程规划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shuili/1461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