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河南省桐柏县安棚乡为例,探讨了工矿型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介绍了总体规划中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引导,调控,生态发展,生态化改造
南阳市域面积2.66万平方公里,目前有乡镇224个,小城镇数量众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建设区范围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成为阻碍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引导小城镇生态化改造,实现小城镇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众多小城镇在发展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桐柏县安棚乡为例,探讨了在总体规划中如何考虑城镇的生态改造,使其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发挥总体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1现状概况
安棚乡位于桐柏县城西北四十五公里处,界于桐柏、唐河、泌阳三县接壤处。总面积95.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
安棚乡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天然碱、芒硝、石油、天然气、石膏、钾长石、石灰石等15种矿藏,其中天然碱储量达1.13亿吨,居亚洲第一位,和桐柏的吴城碱储量合在一起,占全国天然碱储量的80%。桐柏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天然碱之都”。安棚的芒硝储量为4500万吨,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特大型矿床之一。
安棚乡位于桐柏县城西北四十五公里,集镇位于乡域的中北部。2006年末,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3100人,流动人口800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包括镇区和工业园区两部分,总建设用地179.97公顷,其中镇区建设用地面积43.54公顷,主要包括安棚村、朱洼村,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136.43公顷,主要包括大倪岗村、岭东村及胡岗村。
安棚乡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坚持碱硝化工产业园区化发展方向,目前拥有碱矿、芒硝、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其中碱和芒硝的开采最为出名,现有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桐柏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桐柏明星化工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
2存在问题
工业项目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工业企业大都存在大气、噪声、粉尘的污染,对城镇和周围的居民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镇区和工业园区之间未形成有效的防护绿带。
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无污水处理装置和环卫设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镇区无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3应对策略
3.1合理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
现状城镇位于乡域中北部位,镇区南侧为工业园区,在常年主导风向东北风、西南风的影响下,工业园区产生的粉尘、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到镇区环境,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外部交通条件、主要联系方向、辐射服务范围、发展腹地等因素,确定镇区组团未来主要沿郑大公路向西发展,工业园区组团在现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主要在镇区组团东南部发展。未来形成工业园区位于生活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的位置,有效减轻工业污染对镇区的影响。
3.2建立防护隔离带
总体规划通过对现状用地问题的分析,根据城镇的发展方向、性质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必备条件,合理组织居住、生产、娱乐、交通等功能之间的关系,安棚城镇采用组团式发展的模式,形成“一圈一带两组团”的布局形态。“一圈”是指城镇外围的农林绿化用地形成的“生态圈”,“一带”是指组团之间的绿化分隔带,“两组团”是指镇区组团和工业园区组团,两组团之间由三条主干道路相连接。
规划整理现状镇区与工业园区之间的空地和农业用地,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连续带状绿地,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建立镇区与工业园区之间有效的防护隔离。
3.3打造循环清洁生产示范园
工业应逐步集中到城镇规划的工业园区内,以发挥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工业园区工业在现有的碱硝化工业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更新,提高开采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围绕主导产品的开发生产,提高资源回采率、加工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实现综合循环利用和清洁无污染生产;积极实施下游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终实现循环经济。
3.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3.4.1外围生态圈的建设
城镇外围为农林用地,规划要求推进大地林网化,将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形成以农护林,水土保持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农产品的构成生物链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推广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模式,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污染,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农膜,推广高效菌肥、生物杀虫剂、高效低残留农药、可降解农膜等措施。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改善能源结构,强化垃圾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秸秆禁烧区,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和其它综合利用措施,开辟科学利用秸秆途径。推广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厕、改厨“一池三改”相结合的生态模式。
通过建设林网、发展生态农业、改善能源结构等途径有效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大区域内形成优良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建立城镇外围的生态圈。
3.4.2生态廊道建设
规划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以现有水系为依托,建设城镇公园、小游园,形成绿化系统的核心,并以道路、水系、绿带相贯连,结合城镇周围大片的生态绿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和绿色空间走廊。
规划充分利用南小河及其沿岸的林地,建设成为横穿镇区的绿色生态廊道和风道。同时考虑工业园区内的生态环境建设和通风廊道的建设,规划结合园区服务中心形成纵贯工业园区的自然生态渗透廊道。
3.4.3水源保护区建设
a、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
在饮用地表水源取水口周围半径不小于100米的水域和陆域作为供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从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划定为二级保护区。
b、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100米范围内,作为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100-300米范围内,作为饮用水地下水源二级保护区
分散式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30米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
c、制定水库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加强库区及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3.5完善城镇卫生设施
规划加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在岭东村北部凹地建设垃圾处理场,利用卫生填埋法对全乡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危险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综合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100%。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城镇的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粪便。规划在城镇逐步建设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公厕、垃圾箱等环卫设施。
乡域推广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厕、改厨“一池三改”相结合的生态模式,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统一收集后运送至垃圾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
环卫设施的建设和正常运营成为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的有力保证。
3.6引导城镇合理有序发展
总体规划考虑镇区建设近期以新区开发建设为主,通过新区的开发建设和功能的完善,逐步吸引人口的积聚,从而有效疏解旧区人口。旧区通过改造,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和棚,梳理老街肌理,通过增加绿地、广场、配套服务设施,逐步恢复旧区的活力,既保护旧区原有风貌,又有效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工业园区建设以产业链条为基础,关联产业积聚发展,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和污染,达到生态环保生产的目的。
确定城镇建设时序,合理安排各项建设,是城镇生态建设的基础。
4结语
城镇的生态建设、生态化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总体规划作为法定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城镇的生态建设、生态化改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期刊论文发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