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青海境内所辖东昆仑地区金矿床类型,然后探讨了空间分布规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价值性,供参考。
关键词:东昆仑金矿,类型,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东段,本文指青海省境内所辖东昆仑地区(后同),位于青海省中西部,西起青(海)新(疆)交界,东以哇洪山—温泉断裂为界与鄂拉山相接,北邻柴达木盆地,南接巴颜喀拉北缘。
一、东昆仑地区金矿床类型
(1)东昆仑地区金矿床特征
从典型矿床研究可以看出,东昆仑地区产出的各金矿床间具体特征尽管有所差异,但总体相似,共同具有以下特征。
1、矿床产出的地质构造环境相同,无论金、锑金矿床还是汞矿床均分布于东昆仑造山带内,空间展布与边界断裂/缝合带(规模巨大的区域性断裂)有密切的关系,矿床多位于其旁侧,次级韧-脆性断裂(剪切带)构造系统控制了矿体的产出,矿床产出为挤压或扭压环境。
2、不同矿床尽管矿体产于不同时代(Pt~T)的围岩地层中,但普遍遭受绿片岩相或低绿片岩相变质和变形改造。控矿构造类型随成矿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浅成类型内,控矿断裂主要表现为脆性,中成类型内,偏浅深度上控矿断裂(剪切带)主要以韧脆性为主,再向深部韧性程度逐渐加强。
3、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脉或韧-脆性断裂蚀变岩内,部分是上述两种类型的集合体形式出现,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受构造带控制明显,矿体一般呈平行斜列式脉群,形态较简单,主要呈似层状、脉状产出,倾角中等-陡。随成矿深度的变化,成矿元素组合差异较大,浅成为Hg、Hg-Sb;中成为Au-Sb-As-Te(Pt)(偏浅)、Au-As(偏深)。
4、动力变质岩在各矿床内表现为略具分带性,而围岩蚀变的分带不明显或略具分带性。
5、矿床间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背景值相比,Au、Ag(Hg±As±Sb±Te±Bi)显示富集较强,而贱金属(Cu、Pb、Zn)含量较低,ω(Au)/ω(Ag)=1±,矿石中硫化物较少,含量为2%~7%,毒砂、黄铁矿是最常见的硫化物,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铁白云石、方解石、白铁矿)是广泛的蚀变类型。
6、成矿流体一般含CO2较高(≥5%),为中低温(118.8-459.3°C)、低盐度(0.35-12.4%)和低密度(0.54-1.00 g/m3)的弱酸性-近中性的H2O-CO2±CH4±N2±H2S体系类型,成矿流体具有明显的不混溶和混合特征。
7、金矿床δ13C值为-17.1~3.1‰,δD值为-106~-64‰,δ18O值为9.6~21.8‰,δ34S值为-10.15~6.9‰之间。不同矿床共同反应出成矿物质、流体来源于岩浆和地层建造、混入大气降水的程度不同,流体具有深源(上地幔)特点。毛景文等(2001;2005)在研究西秦岭金矿时认为成矿具有深源特点,而且可能是幔源的,同时认为造山带中的金矿床是岩浆作用和造山作用过程中热作用产生的热液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野外观察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表明,东昆仑造山带金矿床(点)主要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矿床形成与晚华力西-早印支期增生造山及印支晚期幔源岩浆底侵活动有密不可分的成因联系,说明矿床形成于造山过程的晚期,同时反映出带内金矿床具多期次或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
(2)东昆仑地区金矿床类型
前人对于东昆仑地区产出的金矿床类型认识繁多,罗才让等(1994)认为柴达木周边地区金矿床大部分与韧性剪切带有关;杨法强等(1999)按照赋矿岩石类型,将青海岩金矿床划分为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斑岩型、砾岩型、铁帽型,按成因分为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接触交代型、层控型、海底喷流型和次生富集型;张德全等、徐文艺等(2001)根据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将区内金属矿床大致分为两个矿床组合:即裂陷/喷流矿床组合(包括Sedex型和VHMS型)和造山型矿床组合(包括矽卡岩-斑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矿床和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Au、Au-Sb矿床);石金友(1997)认为五龙沟金矿床属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与胶东焦家金矿床相似;钱壮志(1999)认为五龙沟金矿床所涵盖的各金矿点各具特色,应分别划分为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张德全等(2001)认为五龙沟金矿床属造山型破碎带蚀变岩亚型、开荒北金矿床为造山型石英脉亚型;阎臻等(2000)研究认为开荒北为层控-改造型金矿床;加拿大Inter-Citic矿物技术公司认为大场金矿床为卡林型矿床(2003,个人交流),其矿床特征与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床类似;李文渊等(2006)研究认为大场为卡林型金矿床、五龙沟、开荒北、东大滩为岩浆热液型矿床、苦海为沉积-热液改造型汞矿床。
根据前述东昆仑地区金矿床特征,我们分析认为,该区金矿床(点)成矿作用、成矿时代主要与印支期边缘造山及印支晚期幔源岩浆活动等造山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成矿物化条件等与造山型金矿一致,而且在产出构造环境、矿体特征、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矿物组成和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与一般造山型金矿床极为相似,因此,东昆仑地区的众多金矿床(点)应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
二、空间分布规律
过去对成矿区带的划分大多依据矿床(点)、各类异常的空间分布,往往忽略了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特点,而无法体现矿床间的成因联系和叠加改造特征,因此本文在考虑矿床(点)、异常空间分布的同时,根据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特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结合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矿床成因类型、成矿作用及特点、地球动力学演化等特征,将东昆仑地区划分为昆北弧后裂陷成矿带、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成矿带、昆南复合拼贴成矿带、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成矿带和北巴颜喀拉造山成矿带,五个成矿带和前述构造分区基本对应。各构造成矿带经历了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发生了不同性质的构造-岩浆活动,控制了各类成矿作用的发生,具体到金矿而言,金矿床在东昆仑的无论东西、还是南北均具有等间距分布特征。
(1)昆北弧后裂陷成矿带
该区位于昆北断裂以北,大地构造位置即昆北弧后裂陷带。出露地层有元古代金水口群深变质岩系、奥陶纪滩间山群浅变质火山岩、碎屑岩、泥盆系海陆交互相砂岩夹火山岩、石炭纪系碳酸盐沉积,二叠系碎屑岩夹灰岩、三叠系陆相火山岩系。有华力西期、印支期大规模中酸性侵入岩产出。W、Pb、Sb、Cu、Ni、Au、Sn元素异常呈串珠状分布,异常规模大,元素组合复杂,显示了在岩浆晚期高温热液富集特点。
该带从早古生代晚期开始处于拉张裂解的弧后盆地裂陷槽环境,其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相对洋壳环境弱,但热水沉积可形成有利的矿源层。该裂陷槽在加里东期闭合造山后,经历了华力西、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的叠加,为该区形成多矿种、多矿床类型叠生或共存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学背景条件,使该区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到各类热液成矿作用均可发生,
带内的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型铁矿、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钴、铋、金矿床(肯德可克)、矽卡岩型铁(钴)、铅锌(铜)矿床(尕林格、野马泉、沙柳河)和斑岩型铜钼(锡)矿床(卡而却卡、乌兰乌珠尔)及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点),在该区叠生型贵金属—多金属、斑岩型和热液脉型矿床类型极有利的一个成矿亚带。
(2)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成矿带
该区位于昆中与昆北断裂之间,大地构造单元即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有大面积的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广布。出露地层主要为中高级变质的古元古代金水口群、丘吉东沟组,地球化学构成Au、W、Sn、Mo高温组合元素异常带。
带内主要产出有沉积-变质型铁矿(清水河铁矿)、造山型金矿床/点(五龙沟金、瑙木浑、巴隆)、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矿床(五龙沟外围)、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稀土矿点、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点)。
(3)昆南复合拼贴成矿带
位于昆中、昆南断裂之间,大地构造单元归属为昆南复合拼贴带。出露地层有万保沟群、纳赤台群,哈拉郭勒组、浩特洛哇及洪水川、闹仓坚沟组的一套碎屑岩夹板岩;各群组中均有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分布,侵入岩以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为主。Au、Cu、Co、Pb、Zn、Ag-Pb、Zn、Cd等元素异常在空间上规模宏大,Au、Co、Cu、Pb异常反映本区金矿床、金钴矿床和多处铜、铅矿化的特点。
带内产出有热水沉积-叠加改造型钴矿(驼路沟)、热水沉积型铁钴矿(埃肯得勒斯特)、热液脉型铜钴矿(督冷沟)、造山型金矿(纳赤台、小干沟金矿、开荒北金矿、果洛龙洼金矿、苦海含金汞矿),同时带内具有斑岩型铜矿、热水沉积型铅锌矿的良好线索和成矿条件。
(4)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成矿带
该区位于昆南与阿尼玛卿南缘断裂之间,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地层以二叠系和三叠系的一套活动型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和中基性火山岩为主,有零星分布的华力西期、印支期花岗闪长岩/闪长玢岩等产出。该区高背景元素为Cu、Co、Au、Sb、As、Hg。
该带总体显示洋壳环境,由洋壳环境的特点可以看出,热水沉积矿床形成条件最为有利,在巴颜喀拉-阿尼玛卿洋俯冲、闭合后的造山过程中由于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又可叠加造山型矿床。
带内产出有热水沉积型铜钴矿(德尔尼)、造山型金矿(马尼特、哥日卓托),造山型金矿成矿作用条件良好。
(5)北巴颜喀拉造山成矿带
该区位于阿尼玛卿南缘断裂以南,即北巴颜喀拉造山带。大面积出露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海相浊积岩系,在该带内岩浆活动不强烈,仅见有小规模、零星分布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体;Au、Sb、As、Ag、Hg元素呈高背景分布,异常带受断裂控制明显。带内产出有众多的造山型金矿(黑海南金矿点、东大滩锑金矿床、西藏大沟金矿点、加给陇洼金矿床、大场金矿床、盖寺油池金矿点、错尼金矿点等),反映出该带为一造山型金矿优越的成矿带和矿化集中区,另有部分铜、铅锌矿化点产出。
综合上述,东昆仑造山带由北向南总体具有金矿成矿越好的特征,这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后的剥蚀保存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各带内发现的矿床(点)的数量、规模差异较大,就金矿床而言,北巴颜喀拉造山成矿带分布金矿床最多且规模较大,产于复理石建造的浊积岩内,有大场超大型金矿床、加给陇洼中型金矿床及众多金矿点,具有密集成带、集中发布的特点;昆南复合拼贴成矿带次之,赋矿地层具浊流沉积特点,分布有小干沟、开荒北、果洛龙洼、纳赤台等金矿,带内金矿南北部随成矿深度、赋矿地层的不同成矿元素组合略有差异;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内目前发现有五龙沟金矿床、瑙木浑、巴隆金矿点及诸多矿化线索,可能与成矿后剥蚀程度较高有关;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成矿带分布有马尼特、哥日卓托金矿点,该带金矿主要产于中基性火山岩内;昆北弧后裂陷带发现矿床最少,矿床及矿化线索仅有肯德可克钴铋金矿床和卡尔却卡金矿点,该带内主要以多金属矿为主,这与其构造-成矿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程裕淇,陈毓川等.再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3,5(6)
【2】丰成友,张德全等.青海东昆仑复合造山过程及典型造山型金矿地质.地球学报,2004,25(4)
【3】丰成友,张德全等.青海东昆仑造山型金(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学报,20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