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备的综合管理

所属栏目:机械论文 发布日期:2010-11-29 08:35 热度:

  摘要:本文描述了设备管理对生产企业的重要性和设备管理的发展历史,分别对设备寿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的管理,以及实现设备综合管理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进行了概要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设备管理,寿命周期,评价,状态监测,改造,更新,报废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中能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它是企业进行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企业生产效能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进行有效的设备管理是生产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同时也是生产企业的重要工作。
  设备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验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所谓设备寿命周期,指的是设备从规划设计、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直至改造、更新及报废全过程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一、设备的规划设计
  设备的规划设计主要内容是针对设备的使用环境、用途及需求等等,对设备进行科学的设计,包括内部结构、外形尺寸以及各组成部分材料的选择等等,在设计工艺上使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达到最高的回报率。它往往涉及到跨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例如一台渣浆泵,工作介质是电厂的水煤渣,则在设计上不但要运用到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能量转换、热力学,还要运用到材料学等等,根据泵的使用环境、介质和温度等各种因素,设计好泵的基本结构以及泵易受各种介质磨损部位的耐磨材料,使得渣浆泵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又可以延长寿命。另外,设备的制造也是设备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在设备厂制造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设备的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对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进行必要的监造。
  二、设备的选择与购置
  设备的选择是设备综合管理的首要环节,它应满足生产实际需要,结合企业长远生产经营发展战略全面考虑。一般来说,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节能,满足生产需要是企业在添置、制造、引进设备时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设备的选择需要对设备进行技术性评价和经济性评价,在对设备进行技术性评价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能力、可靠性、可维修性、互换性、安全性、配套性、操作性、易于安装、节能性、对现行组织的影响、交货、备件的供应、售后服务、法律及环境保护等;在对设备进行经济评价时,主要考察设备的费用与其所带来的收益,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一)、投资回收期法;(二)、费用比较法;(三)、收益费用比较法;(四)、费用效率比较法。为便于日后的维修工作,在购置设备(模件)时,要尽量统一品牌,种类和尺寸规格尽量少,以减少备件的范围和费用。
  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在组织设备的安装工作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设备的安装应与生产组织的要求相符合,并满足工艺要求;方便工件的存放、运输和切屑的清理;满足空间的要求(如厂房跨度、门的高低宽窄、设备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等);设备安装、维修及操作安全方面的要求;动力供应和劳动保护的要求等。设备的调试工作包括清洗、检查、调整和试运行。组织好设备的调试工作能在设备正式使用前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加以调整。
  四、设备的使用及维修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生产企业对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越来越重视,如何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运行,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设备管理的历史发展来看,设备管理主要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一)事后维修阶段;(二)设备预防维修管理阶段;(三)设备系统管理阶段;(四)设备综合管理阶段。随着设备管理观念的转变,设备管理的含义得到了很大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备管理的前三个阶段,归纳起来就是设备综合管理阶段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设备的使用及维修过程中的一些手段。目前,设备的使用及维修以预防维修管理为主,以强大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基于工业网络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以及遥控技术为辅助手段,对设备进行监测、诊断和控制等全方位的管理。所谓设备状态监测是指对运转中的设备整体或其零部件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鉴定,以判断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与劣化征兆,或对异常情况进行追踪,预测其劣化趋势,确定其劣化及磨损程度等,这种活动就称为状态监测(ConditionMonitoring)。状态监测的目的在于掌握设备发生故障之前的异常征兆与劣化信息,以便事前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防止故障的发生,同时判定需要修复或更换的零部件和元器件,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与停机损失,充分利用设备和零件的潜力,降低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特别是对自动线、程式、流水式生产线或复杂的关键设备来说,意义更为突出。设备状态监测是设备诊断技术的具体实施,是一种掌握设备动态特性的检查技术。它包括了各种主要的非破坏性检查技术,如振动理论,噪音控制,振动监测,应力监测,腐蚀监测,泄漏监测,温度监测,磨粒测试(铁谱技术),光谱分析及其他各种物理监测技术等。例如,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在设备带电的状态下,发现运行设备的过热性缺陷,配合对比图像,可以对设备的发热部位进行故障诊断和缺陷分析。在发电设备的管理中,通过专家集群全方位自动化控制系统(ExpertCorpsComputerControlSystem,简称ECS),采用先进控制理论、过程优化控制,在变频器、仪表传感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现代通讯等硬件基础上,借助多变量控制、智能控制、现代控制理论等基础理论,实现数据采集、实时的计算机监控、故障诊断、智能控制,使得由原来对设备静态管理转换为动态管理,使设备事故的发生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更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以下是锅炉ECS仿人控制系统简明控制流程图:
1.jpg

  五、设备的改造、更新
  设备的改造一般指设备的技术改造,它是应用新的技术和先进经验改变现有设备的原有结构,给旧设备装上新部件、新装置、新附件,或将单机组成流水线、自动线所采取的较重大的技术措施。它往往通过使用单位提出和配合设计部门以及生产厂家,对设备关键部位、结构进行改造。设备更新是指用那些结构更加合理、技术更加先进、生产效益更高、能耗更低的新型设备去代替已经陈旧了的设备。但是,一般实际情况是不可能全部彻底更换这些陈旧设备的,所以,一般采用大修结合改造或以改造为主的更新设备。
  六、设备的报废
  设备的更新必然有设备的报废,设备报废既是设备管理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又是一项重要和容易被忽视的工作。设备报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对报废设备可利用的零部件要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在设备报废的过程中,除了要符合一定的报废条件之外,还要遵循一定的报废程序,确定报废设备的残值,而且应该注意的是报废处理后所得的残值应当留作设备更新、改造的资金,不能挪作它用,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设备报废台帐或者数据库以备查。报废的设备必须以质论价卖给专门的物资回收部门或者拆解厂,决不能再流入社会,以免浪费能源、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危害使用人员的人生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海波,刘学华.《企业管理概论》.2001.6第1版:245-255.立信会计出版社
  [2]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设备典型缺陷红外热成像图集与分析》.2009中国电力出版社
  [3]马西秦、许桢中著.《自动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4]刘宝坤著.《计算机过程控制》.机械工作出版社.2000年

文章标题:浅谈设备的综合管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xie/552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