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跳车的综合处治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04 17:23 热度:

  摘要:桥头跳车问题是软土地区的通病,对台后软基进行有效处理、合理选择台背填料、严格控制压实度以及设置弧形搭板,做到综合处治,才是标本兼治的好办法。
  关键词:桥头跳车,危害,原因,综合处治
  桥头跳车问题是软土地区的通病,尤以江浙地区较为严重。于是有“车子跳,浙江到”的调侃,意思是说:如果你在车上打盹,当汽车的颠簸将你惊醒时,那么浙江就到了。这话未免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我省桥头跳车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一、桥头跳车的危害
  1.正如本文开头所讲,车辆颠簸降低了行车的舒适性。
  2.行驶速度越高,颠簸就越强烈。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车辆失控,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
  3.颠簸造成车辆不同程度的受损,以及由于行驶速度不稳定所增加的油耗,都提高了车辆的运营成本。
  4.车辆跳动产生的冲击荷载,加速了台背、伸缩缝的破损,增加了桥梁的维修与养护费用。
  5.为维持良好的使用状况,补平不断出现的台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
  1.桥台的沉降微小
  江浙地区水网纵横交错,地质普遍较差,以粘土和淤泥质粘土为主,土的侧壁摩阻力在20~40kPa之间,中小桥钻孔灌注桩的桩长普遍在40米左右。由于桩长较长,在使用中,桩的沉降微乎其微,一般只有几个毫米。
  2.桥头路堤的沉降较大,且持续时间长
  桥头路堤的沉降来源于台背填料的压缩和天然土基的下沉。
  ①填料的压缩
  台背填料多采用透水性好的宕渣、砂砾,空隙较多。且台背施工空间狭窄,大型压实机具的使用受到限制,压实效果不理想。在路堤的自重和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台背填料的空隙率逐渐降低,密实度逐渐增大,路堤被逐渐压缩。
  此外,我省的路堤填高一般在2米左右,桥头段的路堤往往更高,研究表明,路基填料的压缩量大约为路基填筑高度的1%,即路堤越高,压缩量越大。
  ②天然土基的下沉
  软土地基具有高压缩性和高含水量,在路堤和车辆荷载的重压下,原有天然土基下沉。
  填料的压缩和天然土基的下沉,使得路基的沉降量不断累积,达到几厘米、十几厘米甚至几十厘米。
  正是这样的差异沉降,造成在桥与路的衔接处形成台阶,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
  三、桥头跳车的综合处治
  桥头跳车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从工程的实际出发,结合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综合处治。
  1.台后软土地基的处理
  对台后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地处理,防止天然土基下沉,是治本的好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深层搅拌桩、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土工格栅等。
  ①深层搅拌桩
  它利用水泥、石灰作为固化剂,利用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复合地基,非常适合加固饱和、粘性软土地基。
  目前我省使用最多的是水泥搅拌桩,桩长在10米左右,水泥掺入量15~20%,采用梅花形布桩,有效地防止了天然土基的下沉。
  ②超载预压
  它是在填筑好的路堤上,堆置砂石等外加荷载,在路堤和外加荷载的重压下,地基加速沉降,待沉降基本稳定后,除去外加荷载,修筑路面。
  超载预压法比较经济,只是预压需要时间,而我国的公路建设期相对较短,路基往往没有足够的沉降时间。如果工期允许,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③塑料排水板
  塑料排水板一般长15~20米,板顶露出原地面,埋入30厘米厚的砂垫层,利用毛细现象将地下水排出,以加速地基固结。
  2.合理选择台背填料、严格控制压实度,以有效减少台背填料的压缩。
  台后填料应采用透水性好、内摩擦角大的材料,如清宕渣、碎石、砂砾,并严格控制填料粒径,以减少空隙率。石灰、粉煤灰碎石具有质量轻、水稳性好、强度高和刚度大等优点,也是台背填料不错的选择。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台背填料的压实度标准为95%,其他公路为93%,压实度越高,空隙率就越小,荷载作用下的压缩变形也就越小。受台后作业面限制时,可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夯实机或人工夯实,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碾压遍数。
  3.设置弧形搭板
  对于消除路桥衔接处的台阶,设置搭板理应是最直接有效的。但搭板有两个不足:一是价格高;二是存在“二次跳车”问题。
  搭板的长度宜大于5米,搭板越长,桥头接坡的纵坡就越小,但费用也随之增加。而且,桥梁的跨度越小,搭板所占造价的比例也就越高。以单跨10米的桥梁为例,桥面板厚45厘米,并设有空心;搭板厚35厘米,长6米,分别设置于桥梁的两侧,搭板的混凝土用量甚至超过了桥面板。
  搭板的前端搁在桥梁的台背上,后端搁在路基的枕梁上,就像是一块跳板,一端接的是桥,一端接的是路。但也正因如此,造成了它有两道接缝,两个折角,消除台阶的同时,使得桥头接坡的纵坡增大,并在枕梁附近多了一处跳车,常被工程人员戏称为“二次跳车”。这就是传统直线型搭板的弊端。
  能否消除因设置搭板产生的枕梁附近的跳车?实践证明设置弧形搭板是个不错的选择。弧形搭板的前端搁在桥梁的台背上,后端搁在埋于原地面中的枕梁上,第一道接缝的处理和直线形搭板一样。所不同的是,它是半拱形的,而非直线形,后端逐渐下垂,深埋于路基中。
  弧形搭板03年开始被用于市政桥梁。05年,我尝试在一些公路桥梁的设计中,使用弧形搭板。经过近五年的沉降观测,使用效果理想,其优点在于:
  ①传统直线形搭板的枕梁设置在路基顶,它的沉降量是填料压缩和地基下沉的相加值;而弧形搭板的枕梁则参照拱桥基础,埋置于原地面下,它的沉降量仅反映地基的下沉。这样的处理,减少了弧形搭板工后的纵坡变化。
  ②弧形搭板并不能减小最大沉降量,但它可以有效地减缓沉降变化的趋势。弧形搭板与路基没有明显的分界,起到了缓和段的作用,利用模糊理论处理了第二道接缝。
  ③弧形的设计,受力近似拱圈,有效防止了搭板脱空的现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桥头跳车的综合处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869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