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旧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0-11-20 08:46 热度:

  【摘要】在新时期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合理地利用原有旧建筑,延续城市文脉和历史文化,而不是盲目的推倒重建,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结合实际设计实践,探讨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原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更新建筑外貌,进而创造新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立面改造,建筑分级,简欧风格,夜景亮化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大部分城市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新的城市形象在形成,人们的时尚情趣和价值取向也在改变。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批旧建筑,尽管使用时间仍在设计年限内,但由于局限于当时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如何使过时的建筑展示出不过时的时代精神,继续施展其生命力,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焦点之一。
  例如,2008年初,为迎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哈尔滨市启动实施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市区主干街路建筑楼体、街路、重点区域等8大类31个方面进行硬件设施改造建设。其中,旧楼体立面改造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以欧陆风情为基调,汇聚了巴洛克、折衷主义及欧式主义等多种欧式风格,同时采用与城市主色调米黄色相协调的黄白颜色为基本色调。改造后的建筑与城市风格相统一,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特点,成为城市的新亮点,也让哈尔滨市呈现统一的欧陆风貌,极大的提升了城市形象。
  一、 项目概况
  扬中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市,距镇江市城区54公里,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江水四面环绕、境内水网密布,绿化状况良好,自然风光秀美,是名副其实的“水上花园”。
  扬子路位于扬中市中部,是城市东西向的主要干道,也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街道。扬子路东联老城区商业中心、西接新城区行政中心,在《扬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该路将作为一条轴向公共设施带被加以打造,成为扬中市的“形象代表”,其街道景观风貌应能够展现独特的个性魅力。
  扬子路集商业金融、服务、文化娱乐、居住休闲于一体,两侧建筑分别用于商住混用、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医疗卫生、市政、工业等,以多、高层建筑为主,也存在一些三层以下、建筑质量较差的低层建筑与一层临时建筑,严重影响了沿街景观效果,亟待改造、出新。
  一期立面改造针对扬子路(明珠湾至扬子桥)两侧建筑立面提出整治、出新方案,总长度约1.65公里,建筑总计45栋,立面改造面积约4.6万平方米。
  如图一:北侧沿街立面部分改造效果图
  1.jpg
  二、 主要问题
  建筑界面形成的街道空间连续感尚好,但由于局部地块建筑质量较差,建筑形式、风格、色彩差异大,不统一,欠缺韵律感,影响街道界面的效果;部分建筑年代久远,饰面材料与色彩陈旧,成为街景视觉障碍;店招、广告牌缺乏统一管理与设计,色彩搭配生硬,缺乏统一规划,空调外机等外挂设施放置凌乱,立面细部设计不统一,建筑街景整体风貌不鲜明,缺少整体特色。
  街道两侧建筑立面材质多为白色面砖,材质单一,形式呆板无变化,色彩千篇一律,缺少丰富合理的辅助色和点缀色配置,色彩效果与周边整体环境不协调;新建建筑与相邻老建筑外观材质反差过大,对比强烈,难以形成连续的视觉感受。
  街景整体色彩不够生动、没有特色,缺乏系统性的考虑,色彩的连续性比较差,视觉效果不理想,需做进一步的斟酌;新建建筑和老建筑外观清洁度及色彩饱和度都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需要对材料老旧、清洁度较差的建筑立面进行适度粉饰。
  三、 设计理念
  一期立面改造以“商景长街、秀雅一脉”为主题,通过对建筑立面的整合与重新打造,使扬子路成为扬中市内一条有着优美秀丽景观、充满人文雅致关怀、洋溢商业绚烂氛围的标志性景观商业街。
  1、 风格定位
  扬中市自身定位为“水上花园”,近年来的新建项目,都自发带有一定欧式风格,当地居民对欧式风格的认同度和接受程度也较高;通过运用“色彩地理学”相关理论分析,本案发现当地居民倾向于清新、舒适的黄绿色系,这也与自身的城市定位不谋而合。
  因此本次改造以“整体简洁的欧式风格”为主要意向,在现有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用简欧风格中的三段式来改造立面,使之彼此融合协调,达到统一中有变化的整体效果,打造一条略带欧风,追求时尚简约的“水上花园”风情街。
  简欧风格主要特征即为多元化,它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散神聚”,讲求风格,追求神似。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欧式古典气质,把欧式元素抽象化为符号,运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塑造出双重的审美效果;
  (2)明快而丰富的色彩,多为明快的暖色系,比如白色、金色、黄色和暗红色。
  (3)建筑立面用三段式进行划分,底部1-2层为底段,建筑顶层(或顶部两层)为上段,二层往上至建筑的最高层(或次高层)窗下墙为中段,三段之间以不同形式的线脚加以限定,并分别施以不同的色彩和材质。
  2、 建筑分级
  针对一期改造范围内的45栋建筑,本案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性质,建筑体量,改造成本及改造预期效果,将这45栋建筑分为三级,并分别制定相应的改造策略:将位置重要或体量较大的11栋公共建筑列为一级建筑,此类建筑对沿街立面整体有较大影响,需要重点改造;将普通的13栋公共建筑划为二级建筑,此类建筑有一定改造难度,建议部分改造;剩余的21栋普通商住楼为三级建筑,立面改造以保持现状为主,改造尺度较小,稍加整饰。
  (1)一级建筑
  根据每栋建筑具体情况,本案对11栋一级建筑沿街立面的色彩、材质、造型等方面分别制定改造方案:色彩方面,以明快的暖色系为主色调,根据三段式原则,建筑底段颜色较深,中段次之,上段较浅,三种颜色明度不同,但均为同类色;材质方面,摈弃陈旧的涂料和小白瓷砖,代之以色彩明快的新材料,仿石砖用于建筑底段和局部点缀,营造古朴自然的欧式立面效果,涂料用于建筑中上段,与整体风格相协调,保留个别建筑的铝板与干挂石材;造型:在建筑顶部、立面分段处增加(或改造)简欧线脚,增加建筑的简欧风情,视具体建筑灵活搭配;建筑外部构架方面,统一并集中空调外机,利用木百叶对空调外机进行遮挡,百叶结构及形式与立面风格相协调,同时统一防盗窗样式,采用铁艺简欧防盗窗与立面风格相协调。如图二:某一级建筑改造效果图
2.jpg
  图三某一级建筑现状图
  3.jpg
  (2)二级建筑
  相较改造尺度较大的一级建筑,13栋二级建筑在改造策略相对保守,具体如下:色彩方面,根据整体设计定位和建筑现状,调整个别建筑的局部色彩,与一级建筑色彩统一,保证整体立面效果;材质方面,进行立面清洗,出新,更换局部材质为暖色涂料;造型方面,只在建筑上段增加檐口,线脚,顶层窗户增加窗套,拱心石;建筑外部构架方面,统一并集中空调外机位置,设空调隔板,统一防盗窗样式;底层广告招贴方面,制定统一导则,统一广告位置、高度及颜色。
  (3)三级建筑
  此类21栋商住混用楼以保持现转为主,立面改造主要集中在:材质方面,以墙面清洗为主,简单整饰;建筑外部构架方面,统一并集中空调外机位置,设空调隔板,统一防盗窗样式;底层广告招贴方面,制定统一导则,统一广告位置、高度及颜色。
  3、夜景亮化
  建筑的夜景亮化是街道整体风格风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案中,夜景亮化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结合建筑立面改造分级原则,亮化设计也分为三级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一级建筑采用较为丰富的手法重点打造,针对建筑三段式的立面特点,分层次,分重点进行设计,二级次之,三级以轮廓照明为主,适当点缀。
  (2)办公及商业建筑在底段和中段的上部,可以沿柱网均布投光灯向上打光,凸现建筑立面的层次感;对于建筑重点部位或造型有特色的地方,采用投光灯加强其造型特点。
  (3)考虑居民夜间睡眠需求,住宅建筑少用投光灯,以LED灯勾勒轮廓,以点光源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避免夜间光污染。
  (4)突出重点,强调照明亮化系统与景观风貌分区的统一一致性,既考虑夜间灯光效果也考虑到日间景观。如图四:夜景亮化效果图

4.jpg
  四、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本案高达4.6万平方米的立面改造和有限的资金预算,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平衡改造成本和改造效果。建筑分级后,一、二、三建筑比例基本为1:1:2,不论是立面改造还是夜景亮化,改造规模都有所精简,这样一方面可以集中精力对每一栋一二类建筑进行单独的立面改造,保证扬子路沿街立面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改造成本,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的提升、品味的提高对于塑造城市形象起着示范带头作用。建筑立面改造不是从无到有,而是新旧对比,同时现有建筑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限制了设计方案的实施,这一特质无疑对建筑立面改造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标题:关于新时期旧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537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