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涵洞野外调查》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30 17:52 热度:

  摘要:本文以汕昆线(贵州境)涵洞调查为例,论述了,涵洞野外调查的主要工作原则与方法,对如何恰当地布置涵洞及选择涵洞孔径,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公路涵洞,野外调查,原则,方法
  onthefieldsurveymethodofculvert
  Guotianhui
  (GuizhouCommunications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GuizhouGuiyang,550008)
  Abstract:Inthispaper,theprincipleandmethodofFieldSurveyforHighwayCulvertarediscussedindetailwithShantou-Kunmingexpresswayasengineeringbackground.SomeViewshasbeenproposedforChoosingthepositionanddiameterofCulvertCorrectly.
  Keywords:HighwayCulvert;FieldSurvey;Principle;Method
  
  1.论文背景
  贵州省板坝(桂黔界)至江底(黔滇界)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网)中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组成部分。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是其中横十七,全长约1710公里。是连接我国较发达的广东地区和正在进行大开发的西部省份广西、贵州、云南的重要横向干线。项目地处本项目位于云贵高原东南端,为云贵高原至广西丘陵过渡的深切、峡谷、峰林中山区,南、北盘江环绕四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沿线水系丰富、通村公路众多,为涵洞设置提供了难度。本文以汕昆线(贵州境)涵洞调查为例,结合2月的涵洞野外调查,论述了,涵洞野外调查的主要工作原则与方法,对如何恰当地布置涵洞及选择涵洞孔径,提出了一些看法。
  
  2.涵洞野外调查的原则
  公路涵洞的野外测量与调查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往往被忽视,容易给实际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近年来,由于设计原因造成涵洞的水毁,沉陷时有发生,给国家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由于涵洞孔径太小或洞口、基础未能座落在基石上,发生山洪时把整个涵洞冲垮、洞身崩塌、路基冲断。在地势平坦,填方受限区,由于涵洞孔径太小,涵前壅水过高,浸没涵顶,往往使水溢出沟槽,造成涵顶漫流,从而损坏路基、路面。如何合理地确定涵洞的孔径、位置及结构形式,使涵洞在修建、使用和养护各方面达到最经济、最合理,以确保水流畅通及公路路基的牢固、安全,是做好涵洞野外测量与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原则。
  3.涵洞野外调查的内容
  涵洞野外测量与调查的主要内容有3个方面:一是选择与确定涵洞的位置;二是确定涵洞的孔径;三是保证涵洞野外调查资料的准确性。
  3.1选择与确定涵洞的位置
  公路涵洞的设置,要根据沿线具体情况综合分析进行设置,不能无原则地按自然环境逢河架桥、遇沟设涵,所定涵洞位置要依据所设线路的总方向。对涵洞的位置来说,一般要服从路线方向,并适应水流方向。所选择的涵洞位置,要尽量使用工程量最低、造价较低、稳定性好,并满足排水要求。当路线与水流交叉角度过大时,要把适应水流流向河减少工程量与路线交角统一考虑。一般来说,水流流向与路线成60°角时,涵洞造价比正交增加20%。当夹角为45°时,造价比正交增加50%。所以,实际工作中当水流与路线夹角小于45°时,涵洞夹角尽量采用45°.当夹角大于75°时,尽量采用90°.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合理、涵身稳定、综合平衡较好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地质地形,涵洞位置选择也应有不同的方法,先分析如下。
  线路在山区越岭地带时,除设置排除山沟洪水的涵洞外,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排除路基边沟水流的涵洞,沿线涵洞间距应小于300m。当路线转角大于90°,而且在进入弯道前的下坡路线纵坡大于4%,在200m路线长度内又无其它排水结构物时,应在弯道起点处设置涵洞,以防路基弯道内侧水流沿路线方向冲击路基。当路线纵坡大于6%与小于3%的纵坡相接时,应在凹曲线变坡点处设置涵洞。对鸡爪形山坡,应在上游汇水面积大于0.1km2的山沟处增设涵洞,对小于0.1km2的山沟,应合并几条山沟,设置一个涵洞。当沟底纵坡较大而路基填土又较高时,可根据地形条件,将涵洞设置在沟谷的侧坡上,以减少工程数量,在涵洞位置提高后,可有部分涵前积水,这样可以适当缩水孔径,但要注意上游要增设导流工程,还应特别注意涵洞基础的处理,并使沟底新填土石方密实不致发生沉降。
  在山区沿溪地带,山沟汇水面积往往是大于1km2以上,由于沿路线走向纵坡较平缓,用以排除边沟水流的涵洞较少,可按天然沟槽的位置设置涵洞,但涵洞上游的洞口要适应水流方向,下流洞口要不威胁农田。对天然弯曲河段,要注意对河沟的截弯取直,以使涵洞水流通畅,并尽量使涵洞与路线成正交。截弯取直后,要注意使新涵位中心与原河沟有一个相当的距离,以防止施工中造成水毁。
  3.2确定涵洞孔径
  现场确定涵洞孔径,要结合桥涵设计规范,并考虑材料来源、施工技术条件、地质地形情况,估算汇水面积及河沟横断面、纵断面情况进行确定。
  按地形的不同确定涵洞孔径。山区涵洞为排除泥砂淤积,其最小孔径应大于1.0m。为排除路基边沟水而设置的涵洞,夹带泥砂较少,其最小孔径可为1.0m。在平原区地质平缓,清淤任务小,可采用最小孔径为0.5m。对通行和排水的两用涵洞,应主要考虑通行要求,其涵高以不小于4m为宜,净跨径不应大于4.5m。
  3.3保证涵洞野外调查资料的准确性。
  确定好涵洞位置与孔径后,主要就是保证所测资料的准确性。对涵洞野外调查所需测量工具是:花杆、皮尺、罗盘仪、涵洞调查记录本等;所测的资料包括:地面线(横断面)、地面高程,水的流向,水沟较地面低的距离等,在现场如水流方向与路线法线方向有夹角,需采取丈量法,确定夹角度数。
  4.加强技术经济比较,按实际情况加以取舍
  根据养护经验及资料介绍,涵洞与小桥相比,涵洞比小桥更能承受超量洪水的侵袭,涵洞实际通过流量能超过设计流量的50%,而小桥只能承受超过设计流量的25%,这说明涵洞排水比小桥排水的潜在能力大。从涵洞的这一优点来看,同样的汇水面积,在可建桥又可建涵洞的地方应尽量建涵,这样不仅能降低工程造价,而且能充分挖掘涵洞的潜在能力。
  5.结束语
  本文针对贵州省板坝(桂黔界)至江底(黔滇界)公路2月的涵洞野外调查,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对涵洞野外调查工作的原则与方法作了简短介绍,内容有不足,但在野外工作时,却很实用。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公路小桥涵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7
  (2) 李加林、刘孟良.桥涵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8
  
  

文章标题:《浅谈涵洞野外调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306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