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山区公路设计的探索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6 16:34 热度:

  [摘要]南阳市处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台阶过渡的边坡上,属山地、丘陵、平原组成的盆地型地貌类型,山区公路设计应注重勘测资料详实、道路行车安全等事项,同时分析了南阳市在山区公路设计上的不足。
  [关键词]南阳,山区,公路,探索
  南阳跨华北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大地质单元,全区山脉和水系严格受燕山运动以来所形成的构造格局控制,其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三面环山,中间为略有起伏的广阔平原,是一个向南微斜且敞开的扇形山间盆地。平原、丘陵、山区各占21%、30.6%和48.4%,海拔高度在72.2米至2212.5米之间。地势呈阶梯状,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河流为骨架,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接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盆地后缘伏牛山脉绵延起伏,山势陡峻,西峡境内鸡角尖海拔2212.5m,为区内最高峰,山岭多由岩浆岩及变质岩组成;向东南过渡为丘陵地带,呈东西向沟梁相间,地势低缓,主要由白垩系沉积岩及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盆地之内,河流众多,地势平坦开阔,地表覆盖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公路是建造在大地表面穿越不同地理区域的一种线性人工构造物。南阳有G312、G311、G207等国道,S103、S206、S244、S248、S249、S333、S335等省道。
  1.山区的自然特征对路线工程的影响
  (1)地形:山脉相连,高低起伏。伴随着大小水系分布着大小河流及山问谷地。路线布设在平、纵、横三个方面受到限制,迫使路线平面、和纵断面转折频繁。
  (2)地质:山区地表坡度大,强风化的土石易被水冲走。岩石直露,岩体破碎,产状多变,褶曲断裂,裂隙水和地下水的长期作用对地质稳定有很大影响。在路线设计时,必须从地质构造上正确判断岩层的稳定性。
  (3)工程:山区地形陡峻,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公路桥梁、隧道工程量大,工程艰巨,山区公路路基填挖较大,对公路防护工程的要求也较高。
  2.山区公路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1)山区道路选线方面。公路线形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行车的速度和安全。由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山区原有的道路一般存在曲线半径超标、弯道设计不合理等现象,因此在平面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对原有的道路现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定合理的科学的技术标准。首先考虑充分利用老路,对原来的道路进行裁弯,合理的进行平曲路的布设,其次考虑施工的可能性。在改建线路的工程中,对线形较好的路段进行拓宽,使其宽度符合提高公路等级的要求,对原来线形较差的路段重新进行符合上述要求的选线。在其他越岭垭口的选择、左山坡和右山坡的选择、横断面的考虑等细节上也要考虑多种因素。
  (2)重视地质问题。公路作为建造在大地表面的人工构造物,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质、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工程地质问题。由于山区地形、地质、气候条件变化急剧,不良地质现象突出。路线通过这些地段将会造成长期的路基病害和繁重的养护工作。在过去的勘察设计中,多注意路线的线型标准,而对路线地质调查重视不够,往往从解决路基边坡、确定土石成分,以及寻找筑路材料等着手,而不从路线布置上研究地质问题。即使做了一些调查亦不够深入,只是简单的目估判断,致使一些项目破土动工后发现地质情况很坏,不仅加大了工程投资,而且也加大了后期使用的养护费用,甚至造成断交和影响使用安全,只有防治清除路基病害才能保证道路的畅通问题。
  (3)洪水位问题。山区河流洪水猛、流速大、冲刷凶、水位涨落和河弯冲高的幅度都很大。设计洪水位时,既要考虑河道上下游断面的变化,又要考虑公路修筑和施工弃渣后造成淤积、改变流向等影响。山区如有较大河流,在设计时注意河流对道路的影响,保证道路的正常和安全使用。
  (4)桥涵构造物的建设方面。山区复杂曲折的地形使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建造桥涵构造物,因此山区道路桥涵构造物一般密度较大。一般情况下修建的桥涵构造物在跨径方面都满足要求,但在疏通河水方面的抗灾减灾方面需要掌握当地的水文情况,设置足够的涵洞、排水沟等设施,加强挡土墙、护坡、驳岸等附属工程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公路达到预期的目的,安全正常的使用。
  总之,在山区公路设计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灵活采用各项技术指标,确保线型的匀衡性、连续性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3.南阳市在山区公路设计上的不足
  南阳市在山区公路设计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山区高速公路设计:
  虽然作为市级公路设计单位在高速公路的设计资质上略显不足,但随着这两年全国全省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我省高速公路规划网的逐步完善,南阳境内已建成沪陕高速、二广高速等国家高速,许平南高速、焦桐高速、南邓高速等省际高速,在这些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中,我单位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省设计院的工作,从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设计理念。设计除追求满足快捷、安全、经济等的功能外,对公路的行驶舒适性、视觉景观、环境保护等方面也要越来越重视,力求基本上做到路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协调。
  ②功能上对交通安全更加重视、完善。在路基上,二广高速路上除正常硬路肩外,每隔数公里另增设了紧急停车带,在长、陡坡道处,上坡设置了爬坡车道,下坡设置了避险车道,这在我市目前不常见。在立交桥设计上,应尽量避免中央分隔带上设墩的规定,以减少车辆撞墩的危险。在隧道上,大部分隧道洞口均设置了洞棚,同时,洞内照明的亮度也有所增加,减少了隧道内外光线亮度差别,尽可能地减少了道路安全的隐患。
  (2)环境保护方面。
  山区道路建设应考虑对山区环境的破坏。山区公路对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山区自然生态环境较脆弱,公路设计应从各个方面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我国在建设青藏铁路的时候,非常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做了很多措施保护环境和生态。
  参考文献:
  1.《全国山区公路环境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合著2008.11
  2.《山区公路路基稳定理论与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陈谦应蒋树屏2005.12
  

文章标题:南阳山区公路设计的探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216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