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区公路桥梁具有弯坡桥多,高墩大跨多,墩台形式多,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协调解决好桥梁各细部构造与地形地质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山区公路桥梁建设的主要特点、山区公路桥粱施工技术,从施工工艺要求和分项施工操作规范两方面阐述。
关键词:山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操作规范
前言:山区公路桥梁因其所处区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仅凭平原微丘区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是难以适应的。鉴于此,对山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显得很有必要。山区公路的建设对促进山区发展有重大发展,加强山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缩小山区平原间的差距。
一、山区公路桥梁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山区公路地形地质复杂。地形复杂,表现为地面高差大,变化频繁,横坡陡;地质复杂表现为岩溶、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陡崖、煤气地层等不良地质。受此影响,路线布设时平纵横三个方面都受到约束,一般就是平曲线多,平面半径小,纵坡大,桥梁比例高,横坡陡,半边桥和高挡墙多。山区公路桥梁也相应具有上述特点,弯坡桥多,高墩人跨多,墩台形式多,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协调解决好桥梁各细部构造与地形地质之间的关系。
(二)山区公路和桥梁的特点决定了山区公路桥梁的技术和施工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具体如下:(1)桥梁占路线总长比例大,路桥相问频繁;(2)横断面出现半路半桥形式;(3)平纵技术指标降低,甚至取规范的极值;(4)所采用的施工工艺较为成熟;(5)桥位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差,地面起伏大,坡度多大于45o,部分达到80。局部形成峭壁悬崖或峡谷;(6)相邻墩柱(纵向、横向)相对高
差大,一般工程柱高最小不到1.0m,最高达4.2m;(7)施工环境恶劣,桥位偏僻,交通不便;(8)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劳动力密集;(9)多高空作业,工程盖梁顶至地面最大高差为达47.2m;(10)上部构造多采用无支架式施工方法,如预制安装法、悬臂现浇法等。
(三)区桥梁桩基、承台施工选择
成孔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进场道路、施工场地等,因地制宜的选择机械钻孔或人工挖孔。对地形复杂、地势陡峭、进场道路狭窄、水源斟难、地质条件较好,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的桩基,宜采用挖孔灌注桩施工,这是符合客观情况的。但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人工挖孔深度不宜大于15m。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所有公路工程的桩基均采用人工挖孔工艺成孔,几乎也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成孔方法,这就要求特别重视施工安全,严格遵守人工挖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当位于陡坡上的桩基上方边坡岩体破碎易坍塌时,采用必要的防护加措施,如州锚索、锚杆稳定山体。进人岩层后需要爆破,遵循“多打眼少装
药”原则,以达到松动岩层又不破坏⋯体稳定。对于几处半路半桥地段,先施工紧靠桥梁的路基地段,后施工桥梁基础,防止爆破失稳等不利因素对基础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横向陡坡实际地形,调整系梁底面高程,以山体上侧的桩顶地面控制高程,尽量减少开挖山体。系粱调整后,山体下方需接长至地面以上的桩基,以立柱形式装模浇筑桩身,确保外露体美观。
二、山区公路桥梁施工工艺要求
(一)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复杂,不仅有跨沟谷的桥梁,更有顺斜坡。因路基设计困难而设置的长大桥梁,斜坡上滑坡引起的桥梁病害曰渐增多,而且大多尚在施工中就发生,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施工工艺,一般以支挡抗滑为丰,包括抗滑桩、锚索抗滑桩、挡墙等。
(二)减重、反压、截排水等工艺,具体要达到如下要求:(1)滑坡治理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一次根治,不留后患,宜早不宜迟,宜小不宜大的原则,把滑坡阻止在蠕滑挤压阶段。滑坡治理应优先选择地面排水、地下排水、减重、反压等容易实施和见效快的工程措施。滑坡治理应尽量安排在旱季,并尽可能少扰动滑体的稳定,如先作地面引水工程,支挡工程施工应分段跳槽开挖、加强支撑等。滑坡不能避让时。首先应查清其性质和稳定状态,分析其对桥梁工程的影响,并使桥梁工程建设尽量不破坏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施工顺序上必须先处理滑坡,后施工桥梁。(2)减载和反压都是土石方工程,实施容易,可用于救急或永久工程,但应注意:减重的位置在牵引段和主滑段:反压工程应填在抗滑段以下并保证自身稳定和滑坡不越顶滑出。(3)抗滑桩由于其抗滑力大,对滑动稳定扰动小,施工方便,目前在大中型滑坡上广泛应用,几乎代替了抗滑挡墙,当滑坡推力过大,作为悬臂受力构件的抗滑桩不经济时,要性,目前对于滑坡桥位设计。基本上采取是先治理滑坡再建桥,避免桥梁滑动的风险。在一些低等级和小规模滑坡中方可利用桥梁墩台抗滑。桥位滑坡处治安全系数应视桥梁规模或重要性分别对待,一般情况,建议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分别采用1.25、1.20、1.15、1.1O,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但最低不应小于1.05。
三、山区公路桥梁分项施工操作规范
(一)灌注桩基础
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同时,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压和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应注意保持L内水头。目的是防止孔壁坍塌。在钻机开钻前,钻孔内水压力与孔壁外的水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其临界面为孔径外壁。开钻后,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或在潮汐地压及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水位高涨,若钻孔内水头不足,孔臂内外水压力失去平衡,最终结果将会导致孔臂的坍塌。采用正、反循环钻孔(含潜水钻)均应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18%。因为减压钻进可使钻杆在整个钻进过程中维持竖直状态,使钻进回转平衡。避免或减少斜孔、弯孔和扩孔现象。
(二)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问断时,其问断时问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当需要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重要部位及有抗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施工缝为料面对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因为施工缝的抗剪强度较差,重要部位和有抗震要求的施工缝应插埋锚固钢筋,以增强其抗剪强度。斜面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以防止滑移,增强抗剪力。
(三)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同束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时,应逐根理顺,绑扎牢固,防止互相缠绕。钢筋的冷拉工艺采用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的方法,可防止钢丝或钢绞线在穿孔、张拉时由于互相缠绕紊乱而导致的受力不均匀现象。当受力不均匀时,将使有的钢丝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而有的则可能被拉断,造成预应力损失。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这就从受力角度要求后张法多根(束)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使张拉的合力作用线处在构件核心截面以内,防止构件截面产生过大的偏心受压和边缘拉力。对称张拉可避免或减小偏心力矩。因此,张拉宜分批、分阶段、对称地进行。另~方面,按控制应力先张拉的预应力筋会因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时所产生的混凝土弹性缩而引起应力损失。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综合考虑张拉力的影响,可减小预应力损失。
(四)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
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连续梁结构中,在跨中为正弯矩截面,在支座处为负弯矩截面,从正弯矩到负弯矩的变化过程中,存在一个零弯矩的截面,称为反弯点第一次浇筑到第二次的第一个反弯点处,以后每次都把工作缝设在此处。在转换体系前,+应按照设计要求张拉一部分块件底部的预应力束,应在悬臂梁端设置向下的预拱度,防止梁上部已张拉的明槽预应力钢材上漂,以保证转换体系前后拼装、张拉各阶段的安全。从受力情况分析,预应力连续梁在用悬臂拼装时,梁顶部是承受负弯矩,因此预应力筋都布置在粱截面上部,两个悬臂在跨中合拢以后,跨中附近变为正弯矩,即该部位粱截面下部成为受拉状态,梁上部截面变换成受压状态。因此必须在合龙前采取措施,防止原在粱截面上部张拉的预应力筋拉应力松弛,保证体系转换前后各施工阶段的安全。
结束语
山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选择有很多区别于非山区桥梁的地方,也更有很多方面需要探讨,本文为山区公路的施工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对山区公路建设提供了参考。山区公路受地质等条件制约,导致施工技术很难进步,因此山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励可鉴,崔旭光.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马惠民.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防治实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 肖宏.浅谈山区公路桥梁深水桩基础施工技术[M].云南科技与交通.2008.
[4]杨成忠,周俊磊,宁乐乐.老路拓宽研究进展与展望[J].公路交通科技,2008(08):5-10.
[5]廖绍良.浅析高速公路路基拼接时的地基处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6(02):l03.
[6]白建勇,王朝红.浅谈软弱地基处理[J].山西建筑,2008(36):118-119.
[7]陈瑞进.公路拓宽工程中差异沉降的控制措施探讨[J].中 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159-160.
本文选自核心级期刊《科技通报》。《科技通报》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科技通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含理、工、农、医等学科的自然学科综合类学术期刊。本刊目前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多家重要机构、网站和数据库收录。《科技通报》目前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工业技术、电子电信、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医药卫生、农林牧鱼及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