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农大道三号桥的改造工程浅析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3-03-13 09:09 热度:

 

  摘要:道路桥梁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务必对桥梁施工的质量问题高度重视。但桥梁在施工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本文结合工农大道三号桥的改造工程,从桩基、预制箱梁、桥梁裂缝等方面列举了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来解决的对策。望能给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桥梁,施工,问题,桩基,预制箱梁,混凝土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桥梁为工农大道三号桥改造工程,该桥位于沧浪渠上,主要工程为工农大道新建3号桥新建桥桥梁桥址位于原桥址处,全长共计80m。桥面全宽10.0m,其横向布置为0.5m,防撞护栏+9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桥梁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预应力小箱梁结构,跨径布置为4*20m,梁高为1.2m。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为单排Φ1.2m钻孔灌注桩接1.2m高盖梁,中墩为单排Φ1.5m钻孔灌注桩接1.4m高盖梁。桥面铺装: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F)+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三涂FYT-1改进型防水层+8cmC40防水混凝土(W6级)。桥梁防护采用防撞墩、边梁外侧(包括悬臂部位)及盖梁顶面、侧面涂刷渗透型混凝土保护剂进行防水处理,使桥梁免受酸碱等腐蚀。每平米用0.2L。防护工程是在0、4桥台的盖梁下设置浆砌片石挡墙,桥头两侧设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土墙,南侧桥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适当位置预埋三孔钢筋混凝土管涵,管径1.0m。

  二、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桩基施工中的问题

  1、混凝土表面标高测定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在对灌混凝土表面标高进行测定时出现问题,致使不能深入的预埋导管,进而就会产生拔脱提漏现象,从而造成夹层断柱的形成,尤其是在后期的钻孔灌注桩的灌注,如果超压力不足,或没有精确的探测仪器时,混凝土表面就容易混入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

  2、导管埋入超过预埋深度

  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如果导管埋入混凝土中时严重超过其预埋深度,加上进行灌注的时间太长,就会降低导管内外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就增大了混凝土与导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加上拔掉导管后,导管破裂,从而产生断桩。

  3、卡管现象严重

  诱发断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卡管现象。一方面在配料方面存在问题,在配料上配料人员过于随意,缺乏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没有认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混凝土的配合,配合比存在很大的误差,从而致使坍落度波动过大,搅拌出来的混凝料不均匀、时干时稀。如果坍落度过大,就会有离析现象的出现,混凝料中的粗骨料就会相互挤压,从而导致导管被堵塞,如果坍落度过小,就会使得混凝土下落阻力加大,从而将导管堵塞,最终造成断桩。

  4、钻孔灌注桩问题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建设是一项技术含量高、施工环境繁杂、综合协调工作量大的复杂施工过。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钻孔灌注过程其影响因素较多,很容易出现灌注桩位偏

  差过大、成孔偏斜、孔底沉渣偏多、孔壁坍陷、钢筋笼上浮、灌注混凝土离析、断桩等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成形后的灌注桩不满足公路桥梁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有施工质量问题的灌注桩成形后,很难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而且还可能在后期竣工验收时,由于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有质量问题的灌注桩依然使用在公路桥梁中,给公路桥梁后期运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预制箱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在预制籍梁的施工中,有多个环节的设置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如伸缩缝预埋筋、防撞墙、通讯管道托架预埋钢板、泄水孔、通气孔的设置等均未达到标准。

  2、没有安排专人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检查,这样就使得对抗拉螺栓和顶杠容易出现松动、跑模漏浆或是内模上浮等问题。

  3、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预拱度,没有检查底座强度和外型尺寸。

  (三)桥梁出现裂缝

  桥梁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结构的美观和正常的使用,而且会削弱桥梁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我国建设道路主要使用的材料是混凝土,而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目前在道路建设的技术问题中具有普遍性,这其中除了是桥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施工工艺不当造成的,如:没有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加以重视,使混凝土曝露时间过长从而导致混凝土受潮变性;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只凭个人经验不按标准规定随意配比;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对混凝土振捣不足或力道过猛;在混凝土模拆除后,没有给予必要的养护,导致混凝土体表缺水出现干裂。

  (四)桥面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

  这种现象的出现降低了承受能力和耐久性,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危害工程质量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结构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密度变小。具体的原因是:1)施工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比,施工工艺差,在操作上违反按程序操作。2)浇筑混凝土后,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猛或不足,使混凝土结构整体不均匀,局部骨料沉塌,混凝土干膜后出现蜂窝、麻面状。3)对混凝土模加1二的精度不够,导致局部变形漏洞,接缝不够密封而漏浆,干硬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4)从搅拌到浇筑之间的时间过长,混凝土水灰分发生离析,混凝土结构不密实,在浇筑时不加以振捣或振捣不均。

  三、桥梁施工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桩基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桩基问题,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将钻孔平台的平整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平台要确保处于水平状,这样钻孔才能垂直进行。其次,要将钢筋笼的顶面标高严格控制好,受力状况是设计钢筋笼的长度的主要依据,通常不会将钢筋笼设置在桩的下端。对于钢筋笼的顶面标高,现场监理要认真校核,因为如果可靠的措施和数据,钢筋笼的顶面标高就难以得到保证。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问题:

  1、首批灌注混凝士的数量要与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相符合。

  2、当混凝土拌和物运输到施工点时,要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如果没有达到标准的,可以再次拌和,经过二次拌和后仍不达标的,禁止使用。

  3、混凝土进行水下灌注时要保持连续性,中途不可有停顿现象,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要控制在以2m-6m之间。

  4、混凝土灌注的桩顶标高要高出设计桩顶高,通常适宜在2m-6m。

  (二)预制箱梁问题的解决对策

  1、认真检查侧模、端模试拼装,接缝要严密,且无错台,端模角度要同于设计时的锚垫板角度。要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和校核,对拉螺栓预留孔要和模板位置保持一致。

  2、将底板清洗干净,用腻子将接缝处打平,将楔形块设置在伸缩缝粱端, 进行支座钢板的预埋。

  3、对于腹板、底板钢筋,要对正弯矩波纹管定位进行重点检查,混凝土浇筑时要始终都不会移位,事先进行钢绞线的编束,编束好的钢绞线要穿过渡纹管,要注意钢绞线在管内不会出现缠绕现象,还要对每根钢绞线进行编号。

  4、进行内模、侧模和端模的支立,进行顶板钢筋和负弯矩波纹管的绑扎,牢固支设内模,将钢筋凳设在底部,侧模要设有顶挡,顶部压杠的间距要控制在1.5m以下,将内模压紧,稳定好侧模、端模的支撑,预留的钢筋位置要正确,防止底板、端板和翼板跑模或变形,对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进行检查。重点是对负弯矩管及正负弯矩锚挚板的定位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锚垫板与模扳紧密连接。

  (三)桥梁裂缝的处理措施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桥梁混凝土进行常规计算。我国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为0.2~0.3mm。此外,还要进行温度裂缝计算,采取隔热设计;考虑混凝土结构所处的位置,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混凝土配筋率采用适当的计算模式,从材料性能方面和结构形式方面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加之以合理的施工工艺,按设计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进行施工,控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重视混凝土振捣技术,计算好拆模时间,选用一定份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对收缩和水热化影响较小),遇到高温天气时使用井水拌制混凝土,这样可以降低浇灌温度。虽然桥梁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施工人员应该根据裂缝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采用合理的治理方法,确保道路桥梁竣工后的美观外形和使用安全。

  (四)加强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检测

  结构的安全检测是由病害诊断与结构的状态检测二个过程构成。通过结构的外观检测,就可对结构进行判断评定,确定结构的病害及位置。当结构出现病害时,结构的各种参量或其中部分参量表现出与正常状态不同的特征,这种差异包含丰富的信息,采用动力测试的方法可将这种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分析处理。传统的检测手段可以对桥梁的外观以及某些结构特性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一般也能部分地反映结构的当前状态,但是却难以全面反映桥梁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难以对桥梁的安全储备以及退化的途径做出系统的评估,此外常规的检测技术也难以发现隐秘构件的损伤。

  结语

  综上,桥梁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要经济合理的使用材料资源,坚持施工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 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郭银霞.桥梁设计及施工养护检查中存在的问题[J].科学之友,2006.1.

  [2]黄世奇.试述公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 广东科技,2009.6.

  [3]王钧利.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本文选自《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是中南大学主办的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79年创刊,1982年公开改进,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2499国内统一刊号:CN43-1071/U邮发代号:42-59《长沙铁道学院学报》为理工结合以工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文章标题:结合工农大道三号桥的改造工程浅析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1654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