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易识别性;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机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户外环境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因此,在园林绿地的细部设计中,应采用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方式提供充足的可感知的信息,方便他们对于环境的感知。比如:在临水、有高差变化或危险的地段用明显的标志提醒老人注意;在道路的交叉口安置色彩醒目的指示标志牌;用铺地机理色彩的变化提示边界;以个性鲜明的小品设计和序列空间增加识别性和导向型。另外,用动态的屏幕或悦耳的声音进行提示也是可取的办法。6老年人活动空间的植物配置
(1) 营建保健型生态园林,发挥植物的药用保健作用,使老年人在室外长时间逗留健的同时,吸收各种植物所散发出的、不同的、有益人体健康的气体,如松柏类植物的枝叶散发的气体对结核病等细菌有防治作用。
(2) 考虑四季变化,应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有浓荫好乘凉,秋色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
(3) 应选择一些姿态优美,色彩鲜明的植物种植在园墙或道路的转角拐弯处,起到点缀、引导、转变空间的作用。
6老年人活动空间的材质要求
座椅、桌面的材质应使用软质防滑为主的材质,以免在老年人使用的时候出现滑倒、滑出等现象。对于地面的铺装材质在视觉上应起到引导方向、区域划分等作用,通过材质的选择与铺设,从而形成韵律与变化,提高老年人使用的趣味性,并且与周围环境争取达到统一。在安全性方面应起到防滑、减振的作用,尽可能多地铺设软质地面些临时性的辅助座位,如花坛、台阶、矮墙、箱子等。
7 结语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公共绿地中给老人们“一席之地”,让老人们心情舒畅的安度晚年,发挥余热,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公共空间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作为园林工作者在进行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建设时,应当注意到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文军,韩寂.建筑小环境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美]克莱尔,库柏,马库斯.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2001
[3]陈挺.园林中无障碍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2003,(3):57—5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