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探讨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7-02 08:20 热度:


  2.2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够、强度也难以达不到设计要求
  目前,建筑工程利用较多的深基坑支护喷射混凝土,常用的是干拌法喷射混凝土设备。这种设备比较简单简单,具有体积小、输送距离长,速凝剂可在进入喷射机前加入、可连续喷射施工等特点。但是在满足经济条件的同时,它也具有自己的缺陷,虽然干喷法的设备操作比较简单,但由于操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操作方法不够规范,又缺乏足够的检测机制,导致混凝土回弹严重,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经常造成混凝土的厚度不够、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
  2.3土方的开挖和边坡支护不协调的情况
  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土方的开挖和边坡的支护通常会分包给不同的施工队进行施工。因为缺乏交流,很容易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出现,特别是两方同时施工的时候,很难进行管理,导致效率低下,还影响施工进程,应予以避免。除此上述情况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例如:边坡修理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工程监理不严格、工程检测不重视等诸多问题,都应该在施工中给予重视。
  三、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管理策略
  3.1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三检”和监管协调的作用
  施工单位要从根本上解决好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的质量和组织管理松懈的思想问题。各施工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检”的质量检查制度,逐级检查,层层把关,做到上工序不符合要求,下工序不继续施工。
  3.2加强施工的组织和管理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的原则,不要超挖。分层分段开挖有利于边坡土体能量的释放。同时必须实行严格全面的管理制度,管理要确切的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工序和细节上,同时要确保按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3.3对开挖过程实施跟踪监测,及时记录和反馈信息
  推行信息化施工。包括预测、信息采集与反馈、控制与决策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稳定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和破坏的突然性,开挖过程中对暴露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的变化和未知地下建筑物的反馈,另外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应力监测的信息反馈。设计方面根据这些反馈的信息,做出具体的调整方案,进一步指导施工。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方法的介绍和房屋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以及加强基坑支护施工的管理策略分析,充分证明了严格的施工和严密的监测是确保基坑工程成功的关键,同时,对建筑基坑支护上的技术创新和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孙健,王发民,刘辉.北京佳程广场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5,(02).
  [2]石晖.浅论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设计及应用[J].中外建筑,2002,(05).
  [3]杨新,刘贵应.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0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标题: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957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