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现浇板板厚宜控制在跨度的1/30,最小板厚不宜小于100mm(厨房、浴厕、阳台板最小厚度不小于80mm).有交叉管线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
4.2.3楼板配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或冷轧带肋钢筋以增加其握裹力,不宜采用光圆钢筋.分布钢筋与构造钢筋宜采用变形钢筋来增加与现浇混凝土的握裹力,对控制楼板裂缝的效果较好.
4.2.4设计时注意构造钢筋的布置十分重要,它对构造抗裂影响很大.对连续板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宜采用上、下两层连续式配筋;洞口处应配加强筋.
4.2.5屋面层阳角处、东西单元房间和跨度≥3.9时,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阳角处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跨度≥3.9m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跨度<3.9m的现浇楼板上层负弯矩钢筋应一隔一拉通.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钢筋,配筋范围应大于板跨的1/3,且长度不小于2.0m,每一转角处放射钢筋数量不少于7根,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4.2.6现浇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特殊情况须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或高强度等级水泥时,要考虑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和加强浇水养护,便于混凝土凝固时的水化热释放.
4.2.7在预埋PVC电线管时,必须有一定的措施,PVC管要有支架固定,严禁2根管线交叉叠放,确须交叉时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塑料接线盒,以防止塑料管在管线交叉对混凝土厚度削弱过多.在预埋电线管上部无上层筋时应配置钢筋网片(
Φ8@150mm宽度300mm).若用铁管作为预埋管时,宜采用内壁涂塑黑铁管,一方面既能保证黑铁管(不镀锌钢管)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同时也有利于穿线和不影响混凝土的计算高度.
4.2.8后浇带处理
(1)后浇带应设置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部位,一般应从梁、板的1/3跨部位通过或从纵横相交部位或门洞口的连梁处通过.后浇带间距不宜超过30m.
(2)(2)后浇带宽度为700~1000mm,板和墙钢筋搭接长度应不低于45d(d为钢筋直径),且同一截面受力筋搭接不超过50%.梁、板主筋不宜断开,使其保持一定联系性.
(3)后浇带浇筑时间不宜过早,以能将混凝土总降温及收缩变形完成一半以上时间为佳.从目前混凝土的收缩量来看,估计3~6月方能取得明显效果,最短不少于45d.
(4)后浇带中垃圾应清理干净,接缝应密实,新老混凝土界面用1∶1水泥砂浆接浆.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以防止新老混凝土界面产生裂缝.
(5)后浇带混凝土接缝宜设置企口缝,混凝土浇筑温度尽量与原老混凝土浇筑时温度一致.
5结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只有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各影响因素考虑全面、细致,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才能从设计角度大大减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可能.
参考文献:
[1]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JGJ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3]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4]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