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区整体规划中整体考虑形成水系的大循环,与自然水系相连使水能够流动“活”起来,在水系中设置调水池、沉淀净化池(人工湿地),在水体的水道的设计中大量种植水生植物,在流动中净化,在水中配置可以吸附污物的生物、微生物的植物和装置。
(3)用途
周边生活用水:冲厕、打扫、清洁、降温洒水。
周边内灌溉用水:果园、景观草地、花坛。
应急用水:消防、城市饮用水。
(4)更新
适当的时间间隔,以自然水体为更新水源,一次性更新一定比例的水使得水系可以保持其较高的水质。
2.3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做生态水体的水源的系统构建
河流湖泊
排水闸门
汇水区1
自备井水
河水
净水装置
提升泵站
生活用水
内水循环
人工区用水
下渗、蒸发损耗
河流湖泊
自备井水
河水
生活用水
汇水区2
净水装置
提升泵站
生态林地果园灌溉
加压泵站
加压泵站
图4张氏生态园园区内雨水系统构建图
系统要点:
(1)分质供水用水——生活用水依靠深层地下水;灌溉和卫生用水用雨水回用水。
由于雨水回用水和中水回用水不适于人们生活用水,而在此设立2处自备井水,少量抽取地下水,以此满足日常生活用水,而人们的卫生用水则用中水和雨水回用水则足可以满足水质要求。
(2)生态水体的保证系统——生态水体补足水源是雨水回用水,一次性更换水源是周边自然水体。
由于生态水系的水源,既满足日常点滴用水——通过雨水回用,又通过与周边河流水系通过水闸联系而可以满足一次性大量用水——河流补水,实现在各种情况下保证生态水体的洁净和用水安全。
(3)通过泵和地形使得园区内水实现水循环流动达到生态净水的目的
为使得内部水实现自我清洁的生态水循环,我在此系统中充分根据其地形条件通过提升泵站和加压泵站,让其实现流动性,在流动中通过水中水边和水栖生物进行水的自我净化。
(4)构建人工生态水体与自然生态水体相连通的城市水系统来应对紧急事件
在遇到城市大量雨水淤积的时候或者周边自然水体短时间过水面积过大的时候,可以通过与人工水体相连,互通以缓解洪峰的方法来保存雨水,同时消除水患。
结语:
在新区总归建设中绿地系统生态水系建设与雨水工程系统建设相结合的生态理念,在过程中尝试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以此来指导城市雨水工程系统规划,通过充分利用城市雨水资源为城市水体的水源,真正从形式到理念上实现城市水系统的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俊奇等《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经济规模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车伍《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车伍《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车伍,李俊奇,刘红等.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北京水利[J],2003;(5):16-1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