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化与网络化,使城市发生了巨变,而城市中的建筑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物质单体,被选择作为城市自我推销的重要手段,对建筑学本身产生有益有害的双重影响。无论是那些成功地帮助城市塑造品牌的建筑,还是那些仅仅是再一次地标榜自我形象的建筑,都应该被我们所关注。在国内环境中的建筑批评学将对建筑业界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建筑/批评/
【正文】
1. 社会环境和建筑表情
建筑是一种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过去我们一直习惯把建筑的发展看作是一种思潮代替另一种思潮的更迭式的嬗变。建筑史以编年史的方式撰写,给人以建筑的进步是一种“主流更替”的现象。而当今在全球化的催化剂下,所有的东西都同时同地爆发,纷繁复杂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国人一时选择极其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一时又选择承载着国际先锋的建筑体态,评论什么是“过时的”,什么又是“时髦的”。《拼贴城市》早就从人脉、地域的角度对此类问题提出了批评。
建筑是一种塑造城市形象、描绘城市生活的重要要素。当城市成为全球网络的某个节点——“流”的汇集场所,建筑的意义是否只在于其提供的内部空间和其象征的外部招牌呢?城市的形象被浓缩于某一座,或是某几座相互关联的建筑体上。除此之外的城市空间变得特征迷茫,它本身在过去中所具有的特性变得飘忽不定,不再重要。因为按照网络社会的崛起的表象,人好像能够完全排除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之外,在虚拟的社会体系中点与点通过彻底工程化的光纤交换信息,人与人通过穿梭在游离的空间中(我实在不想称之为城市空间)的速递员完成生命必需品的传递。建筑不再从人性尺度出发提供生活的场所,而是成为类似广告招牌的宣传品,目的也仅仅在于招揽更多的资本流!
2. 今天的中国建筑
2.1中国建筑的发展
王建国认为21世纪初中国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发展战略研究的内容包括探求地域性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设计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途径,以应对城镇建设中日趋严峻的特色危机和文化多元性之消亡。其中子课题包括:全球化与多元化相关性,跨学科地域性城市和建筑设计研究,中国地区性建筑文化特色表达、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方法、材料运用及其相关的技术措施,地域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等。[2]
近代中国建筑失败之后,中国建筑才摆脱了其错误的传统建筑意识,但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更大的错误。[4]这和整个中国状态不无关系。余英时先生曾经将中国近生的变化称为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的极端化”(radicalizationofChina)。更可以理解为在极端化之间来回摆动。
2.2中国建筑的选择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们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国际范式,二是地域主义。然而在呼之欲出的本土主义面前,我们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标签化的建筑设计方案?是出于对民族形式的困惑,还是归咎于现代主义粗陋?为何我们选择跟商业化设计前卫之风或是走欧陆复古风情之路?还是对权威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在作祟?是全球化巨大资本的磁力使然,也是西方主体论的立场使然。在没有话语权寄人篱下之时,人往往会做出很“聪明”的选择。有人说那些国际化的设计师在中国实现了他们在自己的地盘里不可能实现的大胆的浪漫的梦想。我们自己的本土设计师的豪迈之作:对建筑材质、建筑形态的纯粹追求,往往忽视了地区气候环境、传统生活方式、人们在感知空间、体验建筑尺度中的情感作用和生理局限。
2.3全球相同的境遇
当然,不单是中国面临全球化的考验,世界上许多并不强势的城市和我们一样遭受着挑战。在2007第二届Holcim可持续建筑国际论坛中的旅游城市的分论坛上,学者们关注在全球化影响下旅游消费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对全球化和本土性进行讨论。伦敦的巴里贝拉的文章《记忆的策略:新巴塞罗那的品牌》讨论了城市发展的“巴塞罗那模式”,游者和居住者的记忆谁代表了真正的城市记忆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5]
3. 中国建筑批评学的现状
3.1建筑批评的定义
建筑批评又称为建筑评论,建筑批判,建筑评价。然而严格以意义上而言。建筑批评又与建筑评论有区别。一般来说,建筑评论是对一件具体的建筑作品的描述、分析、鉴赏和意义做出评价和判断,这种判断通常以公认的批评标准为基础,并对如何得出评价结果做出解释。建筑批评是对建筑、建筑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与过程,以及所有涉及支撑建筑师、培养建筑师的制度与体系的鉴定。[6]
3.2孤寂的中国建筑批评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随着当前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建筑业已达到历史上空前繁荣的程度。然而相对于热闹非凡的建筑创作实践,建筑批评居然显得“惊人的枯萎和沉寂”。为什么在中国建筑批评的话语总是弱势的?
首先,建筑批评的缺位与国家意图密不可分。就算跳出建筑界的小圈子,且看本国媒体的描摹:钢琴王子李云迪、郎郎,中国新锐时装设计师吉吉,国际著名巨星章子怡。媒体从某种意义来看市政府的传声筒。种种充满溢美之词的修饰反映出近年来,政府急切地推出国内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看来我们是准备好要借全球化这股“东风”,挺出这些标志化的王牌,早日屹立于世界之巅。这种“大跃进”式的思维在整个社会空气中挥之不去。
其次,中国建筑学中缺乏对建筑理论知识系统的研究,又缺乏对本土建筑历史深层次的挖掘。我们知道在西方,建筑理论、建筑历史与建筑批评是三位一体的共生关系。建筑批评是建立在建筑理论和建筑历史底蕴基础上的,否则建筑批评是提不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回顾中国建筑传统理论研究,几千年的建筑发展,存留的建筑理论书籍大部分仅停留在建筑技术与型制的创作层面,距离在理论形态上对于建筑现象予以系统的研究和把握还有相去甚远的距离。而另一方面,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发展还徘徊在文献考古和实物考古的前科学阶段,对于建筑予以逢释,究其“为什么”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