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通用设计
中国传统的各种建筑形式都由居住建筑发展而来,所以人们并没有给与建筑特定功能的约束,而是从礼制和传统的角度去规矩它。所以造出来的房子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说是一种通用式的设计,使得使用者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这与现代建筑的理念很相似,单元式的住宅,不断复制的高层办公空间,都表现出工业化、自由化和选择多样化。首先,要立足于时代,既要从时尚中寻求灵感,又要超越时尚把握住内在的本质。歌德曾说过:“无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时代能提供给艺术作品丰富的营养。因为,“每一个形式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因为这个缘故,每个新形势都要产生一种新的精神状态,一批新作品。也因为这个缘故,今日正在酝酿的环境一定会产生它的作品,正如过去的环境产生过去的作品。”反之,建筑装饰本身处理的再完美,脱离了时代性也是没有价值的。其次,经典和传统是时代性之根,建筑装饰离不开经典和传统的作用。一方面是对经典永恒价值有选择的借鉴,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内在精神有目的的传承。因为,经典和传统积淀了很多真正反映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技术条件、文化价值、气候条件等有价值的原则和经验,其中对当代有现实意义的基因就会显现出来,并长久的发挥作用。
四.从审美的角度谈建筑风格
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是历史的产物,影响其形成的因素错综复杂,有社会政治、经济的自上而下的制约因素,也有群体、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自觉的美学追求自下而上的影响因素,甚至包括历史的偶然性。下面从审美心理、建筑技术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来探讨其对建筑风格形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影响作用。
1.审美心理的分析
人类的建造活动从审美观角度分析是一种审美实践,是为了创造审美价值,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为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欣赏提供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的客观具体内容。因此,建造活动在本质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立,它反映和体现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和体现着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建筑风格是建造活动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每一种风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的和民族的审美要素,所以建筑风格表现为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艺术家在形式创造上反映出来的共同倾向,这种共同倾向代表着当时的审美观。由于人类社会中的强势群体拥有舆论评价的绝对话语权,因此人类审美观的走向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强势群体的审美需求所指引的。这一现象在建筑史上直接反映在每个建筑年代,经常会出现某些特定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风格由于社会中的强势群体对它的热衷,使得它主导并影响着同时代的建筑设计,同时也反映或引导了当时的审美倾向。
18世纪人们在建造别墅时普遍采用浪漫主义风格,而那些严格符合古典主义,带有简单的几何形组件和古典线脚的漂亮小住宅则逐渐失去流行的主导地位,其原因完全由于这种贵族式的拘谨不适合当时的英国实业家的胃口。因为“他们既没有高贵的祖先,也没有受过教育的鉴赏力,而且许多建筑还是为夫人们建造的别墅。这些壮实的主妇多数对古典文化毫无兴趣,但对于小说中看到的大肆吹捧的那种神秘的、夸张的建筑却非常容易动情。”因此,浪漫主义便在欧洲大陆流传开来了。
现代建筑立面装饰由于不同流派、不同类型、不同民族和不同欣赏层次,其主张可以是多元的、多变的,形式可以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它都必须按照美学规律去创造,即采用对比、均衡、韵律、和谐等美的原则去综合整体的运用,即“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从整体意向效果出发,时时处处都将整体造型与装饰的客观关系放在首位。其次才是各部分的具体设计。
2.追求空间及形式的文化内涵
建筑的神态与建筑的空间形态密不可分,该方案充分发挥了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作用,以“其形如盖,福荫泽州;其神如凤,吉祥四方”作为设计的中心意念,以表达人们对幸福安定的渴望与追求。在屋架形态的把握上采取了直线构筑曲面的手法。以直线的刚硬坚挺来塑造曲面的柔和优美。以直构曲,刚柔相济,表达了有曲有直、有骨有肉的精神内涵。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节节攀升,建筑越建越高开放空间和户外活动场地日益减少,致使人们想往自然,渴望身居市井而能享自然之野趣。于是,在现代建筑立面装饰中水、山石等自然元素的融入为人们亲近自然、与自然形成对话提供了机会。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每个区域和地方都有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成为建筑物装饰“意”表达很好的背景题材,建筑装饰文化之意的融入,使之成为大众情感归宿的一个载体。其次,是意境美的表达语言。建筑装饰设计从某个角度来说,如同写文章,表达语言的丰富有助于取得更好的表现效果。
五.综上所述: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结晶,它在中国历史甚至在世界历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纵观历史,不难看出我们的古代建筑对我们今天的设计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它的现代精神将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去
探索属于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
整个空间风格的设计中,要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已不是从属的、寂静无声的,而是积极的、富有生命的,空间风格的塑造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杨辉丽.从中国古典建筑风格谈文化精神.黑龙江科技信息.[N]
【2】徐春茂.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3】茹兢华.清乾隆时期的宫殿建筑风格.故宫博物院院刊.[M]2005年,第10期.
【4】从审美的角度谈建筑风格.王建锋(1976-).牛力(1976-)山西建筑[M].2004年8月,第30卷,第15期.
【5】专家纷说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风格与色彩.杭州科技城市风格[M],2005年,第1期.
【6】张绍兰.欧式建筑风格介绍.辽宁建材[M],2004年第4期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