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的情感属性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11 08:00 热度:


  2创造有情感的建筑空间
  建筑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同其它的艺术类型一样都涉及到一个审美问题,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艺术?美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古典美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情显现”,是“心灵的东西从感性的东西中显现出来”,并使“两者融合成一体”[3]。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也曾“大胆”地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4]。这些无疑说明了一件艺术品,无论它的表现形式如何,内在情感的表现是最重要的因素。作品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作者应深入到深层结构去探索人类共有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本源,才能使主体和客体(作者和观者)由于情感的趋向而引起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如传统的中国画,它不追求对事物的客观摹写,而强调对自然意境的表达和人物心境的抒发。“气韵生动”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作品才能超越画家的技巧和画面的内容,去表现内在的激情和意境,从而使人与自然同构,使观赏者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又如音乐,它是一种用节奏和旋律来传递人类情感的抽象艺术,“音乐能够通过自己动态结构的特长,来表现生命经验的形式,……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我们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不仅听到旋律优美的《欢乐颂》,更重要的是领悟到生活斗争的痛苦和走向胜利的欢乐。而在柴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的音乐里,那种伤感,忧郁的情绪不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命运苍凉的感叹吗?它使我们生命中潜在的悲剧意识达到最强烈的共鸣。建筑亦如此,它之所以被称之为“凝固的音乐”是因为二者在美学上有着共同点,都是抽象的感性艺术。建筑虽属于造型艺术,但它与绘画、雕塑不同,它没有也不必用直观的方法(建筑造型)来对自然和世界进行表象的描述,一个真正的建筑不仅是住人的机器,更是情感的容器,情感是一种载体,是联系艺术品与欣赏者的纽带,是产生共鸣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表现情感并能感染观者的建筑才是真正的艺术。正因为它是情感的载体,所以,带着情感信息的空间应该是空间设计的最高境界,空间设计的最高境界中情感的信息是通过空间的表情来传递给观者的。它是空间所特有的语言,它积淀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浓厚的创作激情,并随参观者对空间体验的时间进程而不断积累,使其自身的想象活动不断扩展和深化,以致达到情感上的沟通和认同,这是以空间和时间为媒介的不谋而合的感动,是一次审美感觉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共鸣。而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们用空间所营造的氛围,不是来自表层的符号或浅显的构件,而是发自深层的文化涵构。创作的灵感和空间的表情信息,最终使人类(观者)和环境融为一体,这才能使建筑摆脱功能的束缚而由一种物质形态升华为一种精神境界.但是我们周围充斥着的许多房屋,却不能称之为建筑艺术,它们单-、重复的形象和呆板、雷同的空间体现不出住居的温馨,医院的亲切,超市的繁华和办公楼的高效等。作为建筑所应具有的性格,使用者在这些空间中的感受是苍白和茫然的,人们在匆匆一瞥之后一无所得,谈不上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印象”。而作为艺术品的建筑,它却能使观者敏锐地感知其形象特点和领悟空间的表情,而这种感觉往往是瞬时性的,人们在一刹那间触动了艺术的触觉,从而使建筑超越了物质媒介的其它属性,把它的精神信息准确地传递给了观者,这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的艺术,这样的空间是最高境界的空间。
  例如,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他在神户六甲教堂(风之教会)设计中运用一系列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尺度(人和神的关系)的空间组合,材质对比以及光影处理等把一幢建于山顶的现代教堂的宗教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他首先在入口处用长长的圆拱形磨砂玻璃走廊作为从凡间走向天国的通路,人们就从这个半透明、半封闭的天桥中从现实世界逐渐过渡到神秘的未知世界,进入教堂后阴冷的以清水混凝土饰面的大厅中,不时从顶棚大窗和墙壁缝隙里射进不断变化角度的阳光,使教堂的四壁似乎被一种未知力托举着处于悬浮状态,巨大的倒十字形窗框的落地大窗掩映着绿地中耸立的墓碑似的钟塔。这些独到的空间设计手法,把朝圣者在礼拜过程中对神的虚幻与真实、冷漠与亲切、遥远又似乎可及的矛盾心理准确地表现出来,并且教堂各部分窗的设计都能与朝圣者的各时段表情完全对位,体现了一个建筑师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建筑技术的娴熟运用。
  另一个例子是在与我国国情相似的印度,孟买建筑师柯里亚最近设计的齐浦尔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从外观上看很不起眼,是用当地材料红砂岩砌成的方形二层建筑。但它的平面形似曼陀罗,分成九块,九个院落分别命名以凯图星、水星、月亮、沙尼星、太阳、火垦、拉胡星、人星、相金星,它们根据不同的功能有着不同的空间。太阳院是一个红颜色无顶的广场,阳光是院子的主人;月亮厅是奶白色的曲折、神秘的咖啡室;火星厅里有一个顶上带孔的火红色的穹形空间;而拉胡星院里则用不同圆心的弧墙围合了一个有动感和紧张的展示武器的场所。每个参观者进入这些院落里,即使不知其名也能感受到建筑师所要表达的意境,这些用建筑语言讲述的故事,使空间充满了人性和表情,这时人与建筑因共同语音而融于一体,这正是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
  3情感空间的园林化——理想意境的自然再造
  人类生存的大环境是大自然,大自然赐于人类的是洁净的山川大地。但在创造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背离自然的现象愈演愈烈,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一浪高似一浪。建筑本是人类所为,非自然所赐,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的确是人类追求之共识。建筑不是无情物,它本应承担全方位服侍人类的功能。于是建筑情感空间回归自然的倾向,便成为理想意境的自然再造,即园林化设计。古典园林建筑,魅力无穷,其实质就是人造自然的杰作。漫步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的时空中再现自然山水的神韵,移步换景,触景生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白描的是月光与松影,与流水的幽清明净的时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的诗句,展现的是碧水、绿叶、飘柳、鸟鸣的美景与悦音的组合,“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的诗句,勾勒的是花丛蝶舞,水戏蜻蜓的动静自由、恬静美好的境界。园林素有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美誉,通过山、水、石、榭等的精致组合,园林景观环境的巧妙及人文渲染,使得园林有了平凡、恬淡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中,人的内心可以和自然对话,烘托出超凡的意境。情感建筑就应重视环境气氛的创立。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建筑空间的情感属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82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