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的情感属性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11 08:00 热度:

  摘要:空间是建筑产生的前提,建筑又创造了空间。建筑不仅应提供人们使用的功能,还应满足人们多种情感的需求。不同的空间,提供给人们的空间感受又是不同的,空间情感又必须以某种客观形式来表现出一种表情,这也就是建筑空间的情感属性之所在。
  
  关键词:建筑空间,情感,设计 
  
  跨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缩小了各学科之间的距离,同样,各种艺术形式之间也在互相渗透和借鉴。建筑界亦如此,不少建筑师运用新的设计语言表现此时的心态和建筑在社会中的作用。面对新世纪之初建筑界纷繁、多元的局面,有必要透过其现象,探究一下建筑的本质和规律,这对于做好建筑创作和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建筑空间的认识
  人类对空间的认识其实最早是从原始人对山洞的利用开始的,为了避风遮雨,他们躲进了山洞并居住其中,这样天然的空间就现成地被人类占有。后来他们学会了用草、木和石头来营造一个可以居住的场所,这是建筑的雏形,于是空间就第一次被人工地限定出来,从此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自然空间到人工空间,不仅意味着建筑的产生,也意味着空间对人类有了意义。因此可以说,空间是建筑存在的前提,建筑正是人们对空间的需求而产生的。同时空间的变革也促进了建筑的发展,从希腊开放的柱廊式神庙到中世纪哥特式的超尺度竖向空间到古典主义严谨,单纯的封闭空间,人类一次次使自己所居住的场所变得意味深长,它不断从单一的物质功能走向物质精神的统一体。因此,建筑艺术是空间的艺术,“空间—空的部分—应当是建筑的主角。”[1]
  那么空间究意是以什么状态存在着呢?首先它不是一种物质形式,它是一种被限定的三维环境,是一个内空体,是可被感知的场所。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里在论述“有”和“无”关系时就举了空间的这个例子,指出了它的实质和特征。现在有不少的建筑师对此有新的认识,日本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藤井博已教授提出了“空间雕刻”的理论,他认为空间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虚体,是由实体反转而成,为了说明这种虚与实,正与负的相对关系,他把实体切割成为正的框架和剩下的负的带凹槽的格栅,这样正的框架构成了一种空间形态,而带凹槽的实体就成为一种表现空间痕迹的符号,然后把刻有意味的凹槽的实体反转后与框架所形成的空间就成为一种被雕刻的空间。这种手法同样也被用于墙体和多层空间。故在他们作品中,空间和墙体经常被分层、分割和切片,并重新分布,而空间正是这种分散和重组过程中形成一种有意味的表现力丰富的空间,同时它用黑、白、灰三色来表示这种残缺与完整,实体与虚体的关系,并用一种尺寸的网格使室内外的墙体、地坪、门窗和家具统一起来,构成了一种优雅、精致、耐人寻味的体现东方美学精神的空间形式。
  空间的另一个特性是由于时间的加入而具有四维性。我们欣赏一幅画,因它是二度的、平面的,所以只能从一个角度去欣赏,而雕塑(主要是圆雕)则是三度空间,人们可围绕空间去欣赏,可以看出它的体积和层次,一般来说在同一时刻不可能看到它的全貌。但建筑却不同,人们通常所见的建筑立面其实只是包容空间的一层外膜而已,它的精髓在于内部空间的变化和组合,人们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感悟到它的意境和魅力,因此时间这个因素在这里发挥了作用。李泽厚在谈论中国建筑时说:“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实际上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2]。人们在空间不断转换及与自然的不断接触和碰撞中渐渐感悟到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四维的多层次的空间形式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被广泛运用。比较突出的实例是书房或客厅中天井的运用。从物质功能上看,天井具有通风、采光的效能,但从精神意义上讲,天井更是主人情感投入的场所,其中种植的修竹、芭蕉、梅、兰、竹、菊等也演变成个人品质的象征,并作为墙上有生命的画卷而具感情色彩,同时,由于墙面上不断出现虚与实的交融,明与暗的交替,而使内外两个场景互相渗透,这样就使有限的空间因分隔成不同层次而获得了丰富的内涵,这种代表不同情感的空间流动所营造的意境,是决非单一三维空间所能达到的。空间随着时间进程而呈现出不同的美,在西方最早是在巴洛克时期已初见端倪,但建筑仍脱离不了古典封闭的束缚,直到20世纪初,现代技术解放了古典空间,它才摆脱厚重的界限和繁杂的装饰,成为飘逸、轻盈的现代流动空间,人们能自由地漫步在各种空间里,而对空间的感觉除了长、宽、高之外,又增加了可变的时间因素。密斯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是他登封造极的典型。人们的眼光由欣赏建筑外观的雕塑转而进入内部去体会空间的魅力。但密斯的流动空间只是平面的,他的高层建筑,如著名的西格拉姆大厦等,虽然在同一层面上可以自由分割,但上下层空间缺乏联系,空间仍被束缚在每一层面上,并未在整幢楼内自由流动。
  进入20世纪80、90年代后,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建筑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平面流动空间,四维的立体动态空间使建筑更加生动和富有活力,其不定性和多义性,使时间在空间的构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类空间形式虽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在不少建筑师的实施方案中频频亮相,如斯蒂文•霍尔的美国国家纪念图书馆,荷兰OMA集团兰姆•库哈斯的巴黎约瑟大学图书馆和横滨港国际客运码头候船厅中标方案等,它们不仅成为新的潮流,而且已被社会所逐渐认可。这种四维动态空间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平面与垂直、人工与自然的界限,使空间在二个度向上立体流动。坡道和倾斜的楼板正取代楼梯成为上下层的联系,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地、不知不觉地从一个层面到另一个层面,中间的过渡已不再是人工的延续,这种迷乱和充满诱惑的空间形态真实反映了信息时代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科学的关系。而建筑的立面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因为空间张力所形成的外壳已是建筑的造型,无须去刻意加工。由此可见,建筑的发展方向必是空间的革命以及相伴随的技术的革新,而形式上的变化只是空间革命的副产品而已。因此空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重点,“已是建筑形式上和精神上的灵魂”,那么空间设计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建筑空间的情感属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82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