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特殊部位防水处理
3.5.1施工缝留置及施工
本工程地下层高为5m~6m,考虑到混凝土浇筑的侧压力较大及模板施工安全和可行性,故于每段地下墙体上留设两条水平施工缝。第一道为承台向上200mm处,第二道设于标高-0.25m处。地下结构水平施工缝处防水处理措施为增设止水钢板带,止水钢板为3mm厚,宽600mm。防水混凝土施工应保证连续浇筑,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应将其表面的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mm~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上界面处理剂,并要及时浇筑混凝土。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干净。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松散的混凝土和杂物清理干净。
3.5.2穿墙管根处防水处理
卷材铺到预埋套管根部的地方,保证该部位周边的卷材与基面贴紧无空鼓、翘边。当穿管安装后,在管根周围向外延伸150mm的范围内及管根到离管根250mm范围的管壁上另外加涂2mm厚LB一20SBS单组分橡胶防水涂膜。
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采用了套管式防水法,套管外加焊止水环(见图3)。
1.翼环;2.嵌缝材料;3.背衬材料:4.填逢材料;5.挡圈;
6.套管:7.止水环:8橡胶圈:9.翼盘;lO.螺母;11.双头螺栓
12.短管;l3.主管:14.法兰盘
图3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穿墙管防水施工时应注意:①金属止水环与主管满焊密实,采用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管满焊密实,并在施工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②管与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③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圈的穿墙管时,管径小于50mm,止水圈用胶粘剂满粘固定于管上,并涂缓胀剂。
3.5.3后浇带防水处理
在后浇带施工时,为提高后浇带处的防水能力,采取如下措施: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考虑施工缝的形状(直缝、阶梯缝),设置止水带(见图4),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洗,施工缝表面涂刷一定厚度的界面处理剂,在新浇混凝土浇筑前铺50mm厚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减石子的砂浆,浇筑新混凝土时充分振捣。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1.现浇混凝土;2结构主筋;3.外贴式水带;4.后浇补偿收缩混凝土
图4后浇带防水构造
4结语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
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材料、管理等诸多方面素。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必须优选防水材料,加强防水混凝土施工,对防水卷材的施工严加控制,并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
现在本工程防水及地下室周边基坑回填施工完成至今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问,期间经过多次大雨及暴雨的冲洗和浸泡,而地下室无一处渗漏,底板始终保持干爽。由此可见,地下室采取刚柔结合的防水施工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施工方法,本工程防水做法是成功的。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