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及应急措施的探讨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4-18 08:03 热度:


  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过程的安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一些影响降水安全运行的因素。坑内井的孔位应根据深基坑的支撑图正确定位(注意不能与设计的支撑位置发生冲突)。并最终固定在支撑附近。基坑开挖时应注意保护降水井管,应将所有降压井及管道布置在路面以下300mm左右,以防碰坏,同时须保证挖土时不破坏降水井。为避免由于临时停电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在现场准备柴油发电机。采用双向闸刀,保证电网供电与柴油发电机供电自由切换,保证停电10~15min内能更换降水井的电源,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不长时间中断。
  监测过程中,若坑内或坑外观察井水位发生异常,井点出水量增加,而坑内水位没有正常下降,坑外水位下降明显时。应暂停或减少周边管井的降水。启动回灌井点进行回灌,至坑外水位稳定后再在坑外进行注浆堵漏。堵漏完成后再逐渐恢复降水,并按要求增加水位监测的频率。降水井封闭前,会同设计单位验算基础及结构抗浮力,对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采用信息化管理,根据监测资料随时调整降水井的运行时间和运行数量,确保基础施工安全。
  挖土进入承压水临界状态时,是土方开挖安全的关键阶段,应增加对基坑内土体回弹和隆起的监测频率,加强减压降水井运行管理。密切监测承压水水位变化和坑内土体变形,确保基坑安全和坑外环境安全。若坑底隆起,应加强降水,挖土后尽快封闭垫层。若坑内出现承压水击穿现象,则立即在坑内采取以下压井措施: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位;进行坑底加固,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措施提高被动区土压力:垫层随挖随浇,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开挖到底后及时浇筑垫层。
  4.6周边建筑变形
  基坑施工期间的降水会对周围200m范围内产生一定影响,为避免长时间抽水影响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面沉降。除设立建筑物和地面的沉降观测点外。另在基坑外侧设置观察井和回灌井。对周围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对每个监测点数据和降水监测综合分析,以调整降水方案。降水运行过程中,随开挖深度逐步降低承压水头。根据抽水试验得到的参数,计算不同井群组合下坑内地下水位,随基坑开挖深度确定井群的运行。在控制承压水头足以满足开挖基坑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承压水位下降,以尽量减小和控制降水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分层、分部位降水。避免因一次降排水量过大周围地层失水而引起沉降。临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降水井的抽水时间应尽量缩短,必要时应建立水力屏障。
  周边建筑物变形接近报警值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时,应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专家会审确定的处理意见采取相应措施。若出现在土方开挖阶段,应立即停止开挖,采取回填和坑内外注浆加固等措施,控制变形的继续发展。同时加强监测,在各项措施落实、周边建筑物变形趋于稳定或变形趋于减小的情况下。再继续施工若出现在垫层浇筑期间,则可适当提高垫层的强度等级或在垫层中增加钢筋;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垫层浇筑时间,尽快形成垫层支撑。若出现在结构施工阶段,则可增加临时钢支撑,同时增加施工人员,缩短结构施工时间,尽早形成安全、稳定的永久支撑结构。
  4.7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土方开挖不得危及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安全。施工前先取得地下管网图及相关资料,并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方法,探明场区内的地下管线及场区周围市政道路下的管线分布情况。根据探测结果绘制地下管线和障碍物的分布图,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管线保护方案。在已经查明的地下管线路径上设立标志,地下管线两侧各2m范围内采用人工作业。做到逐层轻打浅挖。维护单位人员到现场监护,一旦发生损坏应及时组织抢修。挖出的电缆、管线按监护人员要求进行保护或迁移,保证既有设备的正常使用。监测过程中若发现地下管线沉降或位移累计或变形速率接近报警值,应立即将管线靠基坑一侧打槽钢封闭,管线距基坑较近时设支撑架将管线架空,与土体脱离。同时采取调整基坑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措施。
  要保证基坑土方施工安全,除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外,还需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管理,使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能形成有效的流水施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标题:对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及应急措施的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35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