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设计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3-26 08:38 热度:

  摘要:文章作者综述了工业建设从生产需要空间到建筑、艺术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提出今后工业建筑设计必须向生态化、高科技化、节能省地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工业建筑,内涵、特性、建筑手法、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业建筑设计之弊病日益凸显,笔者以多年的设计工作经验,简述当今工业建筑的特性及设计。过去受经济条件、思想认识等限制,工业建筑设计往往只考虑满足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空间的要求,工业建筑几乎成了生产设备的简单包装,建筑师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工业建筑形象上的“傻、大、黑、粗”,许多项目存在着土地利用率不高、能耗高、环境破坏严重和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差的诸多问题。
  1工业建筑的内涵
  建筑学是应用科学,建筑的目的是以技术和艺术手段创造预期的理想人工环境,使人类在从事特定的生产活动中得以舒适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建筑与社会、经济、历史息息相关。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因其使用性质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所以建筑的内涵也具有差异性。
  由于民用建筑面对的是社会大众,更多的则是表现文化、美学的内涵;而工业建筑必须首先满足生产的要求,其外形经常超越大众所熟知的常规形式和固有类型,成为功能主义的典型,从而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经济性和高科技的特征。实际上,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使得相应的生产空间也不相同,因而所对应的建筑物(构筑物)大多数都没有约定俗成的建筑艺术造型、空间变化和建筑装饰的要求。根据工业建筑的这些特性,建筑师在设计中就应当从工艺流程、地域环境和使用要求着手,采用不同的建筑手法加以区别对待。
  2工业建筑的特性
  建筑以及建筑群体形成了人类活动的人造空间,与民用建筑所强调的灵感艺术的美学观点不同,在以功能为强大依托的工业建筑中,其面对的是工艺设备、动力管线、传输管道、电力管网、成品半成品的传输装置,这就决定了工业建筑的重要点必须来自于规范,来自使用功能的要求,从而延伸出整体性及力量性为代表的工业建筑形体。在很大程度上工业建筑特性表现来自于自身的简洁,体量的语言,以及规模上的视觉冲击,来自于附属构件的细部所隐射出的含义。
  2.1体型组合与内部的统一
  工业建筑的本身属性强调功能上的归属,因而厂房的体型组合必然与内部的生产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工艺的变化,高低错落的等高线因素所引导的不同工艺流程及其生产设备所形成的特有形式,使建筑物有了各种的体型组合。这些组合在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应用建筑构图的一般规律,组织完整的建筑群,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进行更大空间上的过渡。在组合空间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强调中心的同时,建筑体型需简洁,但要避免单调枯燥,而应集错落有致的变化于统一之中。
  根据不同的生产特性,工业建筑有其固有的需求,如电子工业的厂房需设置大面积的采光窗以增大通透性;化工企业所需的高塔和大型机械生产设备决定了建筑体量的高大。总之工业建筑的总体空间既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又要对工厂领域内的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体量、位置和空间组合做综合的协调与全面的规划处理,使它们的外形特征整齐、统一、比例适度、匀称、色调明快、和谐,进出自然,起伏有度,共同构建成一个有机建筑艺术群体。
  2.2巧妙运用自然景观
  工业园区的用地可以选择自然山坡、峡谷、海边(不宜作为居住、旅游的用地),通过设计者巧妙利用自然景观,使建筑群组成为所处景区的一部分。在环境设计中,为防止公害,设置隔离带,遍植树木,堆砌土丘和坡地上种植常青草皮,形成下沉式广场和对景等,创造优美的人与
  自然和谐的环境。
  3建筑设计手法
  建筑设计手法的运用是建筑构思的实际操作环节。建筑设计必须结合工业建筑的特点,了解生过程,运用娴熟的建筑手法,来完成生产空间的建筑功能、建筑造型和建筑构造的设计。常用的建筑设计手法有:
  3.1符号法
  把功能对象(生产产品)或人们熟知的特定形象(传统的和现代的)作为符号,获取其轮廓外形,获取其运作过程出现的网络图型,获取其色彩,演绎为建筑的特定平面、入口造型、立面形象、装饰色彩,通过隐喻,产生联想,并取得装饰效果以表现出企业的形象特征。
  3.2结构外露法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一部分或钢结构支架,悬索的支撑体系或节点部位外露于建筑空间,在外观上生动活泼,造成光影变化形成装饰效果。有些建筑结构的外露是假结构真装饰,如果结构本身仍然起着自身的功能作用则更显有机合理。
  3.3内部外露法
  大量动力设备和管线放置于室外或屋顶,电梯附于外墙上下运行,这种布置可使建筑内部有一个完整的空间,利于工艺生产布局,同时对室外的设备和管线做金属保护,再涂上色彩鲜艳的涂料,成为一种特殊装饰,表现出科技建筑特有的美感和动力管线涌动、蜿蜒的生命活力。
  3.4个性表现法
  一个工业建筑群体中,生产单元经常被设置在办公和经营单元的后面,由于要表现企业形象和建筑个性,因此要精心构思,采用的处理手法既要与全厂的风格一致,又要考虑其特殊性。
  3.5障景法
  障景法也就是遮挡的方法,对于厂区内管线繁多或废弃物堆放场所,为不使在公共区域看到,采用墙体、大型雕塑、构筑物或绿化树丛遮挡。
  3.6轴线旋转法
  为打破工业建筑大面积沉闷的空间,将与其相连的办公室、展示厅和餐厅等作为另一空间的构成与原有轴线体系成角度旋转,在规则几何形体中插入非理性空间,造成新的建筑感觉。
  3.7象形法
  在工业建筑中的小型建筑或构筑物,把某些产品形象作为建筑个体来塑造,以抽象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相关具体的标志性含义。
  3.8色彩法
  色彩设计也是活跃生产环境的重要因素,从建筑外装到室内设计,采用不同色调展示企业的形象和美好的前景。
  4新型工业建筑的要素
  4.1企业形象的建筑设计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企业形象的策划也成为强化自身特点的方法,以彰显与其他企业的差别。表现在建筑设计上,工业厂房从原来仅满足生产活动空间,到现在成为表现企业形象的形体,使得具有功能齐全、造型新颖、选材精致和环境优美的工业建筑大量涌现。
  4.2先进的生产系统
  生产工艺和方式的变革,迫使和要求设计方案采用灵活的大跨度的空间结构,各种现代化的生产系统层出不穷,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系统一体化,研究开发和生产设施的智能化,较之一般办公建筑使用功能更加明确,需要易于运作和实现一体化流程的场所。
  4.3使用性
  工业生产操作环境与人的作业空间分开成为一种新观念,这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既可以节约工艺生产面积,减少的投资又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环境质量,尤其是将会议室、休息场所在空间和平面的构成上精心设计,可以减少人们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工作的沉闷、烦躁感,消除简单连续作业产生的疲劳,变过去以设备为主体为以人为本的生产作业区域。
  4.4集聚性
  未来的工业建筑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设施,也不仅仅是研究设施,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它既能制造出多种产品、提供研究成果,还能聚集人才,汇集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建筑师提供优秀的综合设计,使其成为工作舒适、高效的现代办公科研生产环境。
  4.5可观赏性
  工业建筑,特别是高技术企业,在建筑设计上考虑一定范围对外开放,有宽敞明亮的参观走廊,同时可以触摸和销售部分产品。
  5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5.1生态化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此原则下,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理念。有关工业建筑的各种生态化建筑的探讨,已从建筑理论的研究深入到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并与新建筑形式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对工业建筑区域的环境设计、节能、节地、环境保护、防止污染等问题给予了极大重视,并广泛应用。运用生态学中的共生与再生原则,结合自然并具有良好生态循环方面,将是工业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5.2高科技化
  工业建筑在本质上应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其设计指导思想不能只局限在形式美、图形美上,而更要重视高科技的掌握及应用。
  在科技应用方面,工业建筑设计的新动向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①采用高新技术及设备以满足现代生产工艺、现代化管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生产产品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②采用新结构体现技术美,在满足现代生产工艺的同时,达到结构美和建筑与空间形象美的统一;③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合理设计物流、人流及信息流,特别在信息流方面,体现越来越充分;④利用高科技材料,提高工业建筑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多样化的要求等。
  5.3节能省地
  工业建筑设计历来就很重视设备节能,利用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采光。但工业企业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发展节能省地型的工业厂房,严格控制新增工业建设用地,并加强监督和监管,仍是今后工业建筑设计面临的重要任务。
  5.4人性化
  以人为本,摈弃只重生产工艺要求,轻视人的行为和心理要求的倾向,致力于真正体现与对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建筑是时代的要求。工业建筑中的空间及环境与人相融合,让人们置身于良好环境中产生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运用人类工程学、行为学原理,创造满足生产和人的行为需求的建筑环境。
  6结语
  建筑师的责任是在一个工程中主要进行功能、环境景观、造型、美学的总体构思,使工业建筑设计达到既能满足建筑艺术、空间和色彩、建筑环境要求,同时又能满足工艺生产的特殊功能要求的目的。

文章标题:刍议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789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