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最小厚度的规定、检测方法、验收方法等方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保护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作用,检测,验收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钢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称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一、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
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是由于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受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作用是构成粘结锚固的主要成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保护层越厚,则粘结锚固作用越大。
2、保护钢筋免遭锈蚀
混凝土结构的突出优点是耐久性好。这是由于混凝土的碱性环境使包裹在其中的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而不易锈蚀。但是碳化和脱钝会影响这种耐久性而使钢筋遭受锈蚀。碳化的时间与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有关,因此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所必需的条件。
3、对构件受力有效高度的影响
从锚固和耐久性的角度,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保护层厚度应该越大越好。然而,从受力的角度而言,则正好相反。保护层厚度越大,构件载面有效高度就越小,结构构件的抗力将受到削弱。因此,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综合考虑锚固、耐久性及有效高度三个因素,在能保证锚固和耐久性的条件下可尽量取较小的保护层厚度。
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公称直径,且不小于表1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表1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单位:mm
注:一类环境指室内正常环境;二a类环境指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及无侵蚀性水或土壤环境;二B类环境指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及与侵蚀性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类环境指使用除冰盐环境,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其它更恶劣的环境应符合相关规范的特殊规定。
2、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基础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40mm;当无垫层时,则≥70mm
3、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时,保护层厚度可以减少5mm;处于二类环境中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层并有质量保证措施时,可按一类环境考虑;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受弯构件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10mm;肋形板主肋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采用。
4、辅助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梁、柱中箍筋与构造筋的保护层厚度≥15mm;板、墙、壳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可为表1中相应数值减少10mm,但在任何情况下应≥10mm。
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3、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局部破损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方法主要是钻孔和剔凿,钻孔与不从心剔凿时不得损坏钢筋,实测应采用游标卡尺,量测精度应为0.1mm。非破损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方法主要有电磁感应法和雷达法,用于检测的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和雷达仪应经有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处在有效期内,在检测工作开始前,应采用校准试件对仪器进行校准,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mm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1mm。
四、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验收
1、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2、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3、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4、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5、每次抽样检测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
参考文献
[1]徐有邻周氐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