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住宅和住区的设计理论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的住宅设计和住区建设中的现状,得出我国住宅设计和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住宅,住区,城市,住宅设计,住区建设
1. 居住概念
1.1. 住宅
沙里宁认为:“住房的含义应当是家园以及健康的环境,而不光是遮风避雨的墙壁和屋顶”。住宅不仅仅是一种用于居住的地方,而且也是推动和约束社会关系的场所,因此,城市居住空间的含义不再是城市地域空间内某种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还是依靠人们的居住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系统。
1.2. 邻里单位
邻里单位,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的,“是指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城市居住空间可以理解为一种由许多邻里单位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社会空间连续体,同时兼具物质(结构)空间和社会系统的特征。它既是由城市居民居住活动产生的一种开放性空间实体,又是一种反映社会关系的意识。
1.3. 社区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由此可见,形成社区的四个要素包括:①人民——社区由人所组成。不论何种类型之社区,因人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彼此的需求。②地方或地理疆界——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对社区的定义。③社会互动——社区内居民由于生活所需彼此产生互动,特别是互赖与竞争关系。④社区认同——社区居民习惯以社区的名义与其他社区的居民沟通,并在自己的社区内互动。
2. 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理论
2.1. 住区规划的指导原则
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满足居民生活、休息、娱乐、文化教育、交通等方面需求,对一定的物质要素进行分布组合与布置的过程。住区规划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全面考虑满足人的需求,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建设与运营的经济性,景观形象的塑造,社区精神的营造,建设适于居住的环境和空间。
2.1.1. 易识别性
现代建筑的一个缺陷就是识别性的下降,住区在物质环境和空间氛围的营造中应注意其可识别性,在建筑风格、空间尺度、街道线型、色彩、绿化配置、环境氛围等方面应尽量保证其特征的营造。
2.1.2. 有归属感
场所体现的是人与环境的某种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空间,而代表着人们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生活的意义与记忆。因此住区规划应注意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居住的环境拥有一定的归属感,便于其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去。
2.1.3. 宜居性
住区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满足人的需求,适宜居住,既宜居性。宜居性包括卫生、安全、方便、舒适等影响人生理方面的和居住密度、住房标准、绿地指标、设施水平等影响人心理方面的以及私密性、人性化空间、服务水平、社区文化等社会文化层面的诸多方面因素。
2.2. 住区规划结构
一个完整的住区主要有用地、设施、空间、景观组成,这四个方面具体到住区规划中,就对应为用地规模与配置、设施分级与布局、空间层次与组合、视觉景观与形象四块内容。
2.2.1. 用地规模与配置
首先要说的就是用地,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用地规模和用地配置。用地规模需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具备基本的生活设施与配套公共设施。用地配置包括住宅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与停车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其他用地物部分的数量与比例。用地配置可以反映出住区的区位、环境、标准甚至住宅高度等重要特征。
城市住区规划鼓励土地的综合、立体使用。不同的区位条件和周围公共设施水平应对应不同的用地配置的组成与比例。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应该针对居民构成调整住宅区内各种用地的构成。此外,为了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应该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安排一定的用地。
2.2.2. 设施分级与布局
一个完整的住区应含有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与停车设施、教育设施、绿地与户外活动设施、管理设施和市政设施六大项。设施的布局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生活的便利性,邻里交往的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空间景观特征的塑造,居民的使用频率,设施的规模效益等,保证设施有效的服务半径,形成设施的系统性结构。其次,设施布局对于居民的可选择性和各服务设施之间的关系也应该统一考虑,因为不同设施所针对的人群使用效率是不一样的,不同设施之间也会有相互影响。
2.2.3. 空间层次与组合
住区空间可分为住区公共空间与住户私人空间两大部分。空间的层次结构对于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层次的空间对于尺度与围合程度和通达性设施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应该注意多种层次空间的营造,一方面,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满足邻里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社区活动的空间需要。在层次空间营造过程中,各层空间逐级恰当的衔接才能保证各层次的生活空间都具有相对完整的活动领域,才能使住在其中的人对空间产生归属认同的心理反应,即有归属感。
2.2.4. 视觉景观与形象
住区规划的视觉景观与形象对于住区可识别性的营造具有积极意义,住区视觉景观与形象包括许多方面,如住区空间结构、层次,住宅高度、层数与造型、住宅材料的使用,道路线型选择,室外环境景观设计,与城市街道关系等。住区的视觉景观与形象塑造应考虑动态效果,如场地内交通流线和城市道路的关系;同时还应该考虑城市文脉与地方特色的承传与反应,使其能融入城市整体景观空间结构系统的同时又能发挥自身的作用。
3.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现状与发展趋势
3.1.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现状
我国现在的住宅设计有以下几大特征:“建筑风格”变幻莫测,炒作的成分远大于研究;较高的容积率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景观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智能化、生态化设计收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设计师对新技术的运用还缺乏研究;较短的设计周期导致设计师无暇思考,菜单式的设计普遍存在。虽然问题很多,但是整体还是好的,如套型的适用性和可变性程度较好;储藏功能的增多和阳台功能的回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3.2. 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发展趋势
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可以预计,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的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对我国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的发展趋势作一个预测,用以引导我们的工作和研究。
3.2.1. 空间结构多元化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全球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我国与境外的交流不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还会继续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社会的多元发展必然导致建筑风格的多样化。随着城市人口迁移频度的加大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生活舒适、自由、个性的要求将会更高,住宅不再具有永久居留的意义,住宅的空间设计将变得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住宅空间也变得丰富多彩。住宅套型设计将与住户需求有更多的契合度,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明显,更符合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心理需要。
3.2.2. 资源利用集约化
21世纪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我国本来就是资源稀缺的国家,资源利用的集约化将成为住宅设计和生产的发展方向。住区的公共设施与住宅建筑联合协同规划建设,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联合协同规划建设,建筑综合体与住区空间环境联合协同规划建设,将节地、节能、节材运用到住区建设的每一个方面,以获得土地与空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在有限的土地与空间内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3.2.3. 环境系统生态化
世界环保运动的兴盛使大家认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已经成为共识。住区建设也不仅仅是建设一个供人居住的空间,整个住区将被当成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小环境体系。住区在绿化、新材料运用、清洁能源运用、废水和垃圾的处理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生态化设计,创造一个自我“排放——转换——吸纳”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
3.2.4. 服务系统智能化
技术的进步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住区的服务将走向智能化。安全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通讯信息系统构成住区智能化系统,除了现在普遍重视的安全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通讯信息系统也将更完善。届时物业的服务和管理通过智能化系统执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住户的干扰。住户也可以通过通讯信息系统享受信息、通讯智能化带来的便利。计算机网络、交互电视、远程控制、视频电话、网络视频、动态交互等信息获取、交流的手段得到实现,居民可以实现在家中办公,减少城市交通压力,实现高效的新生活。
3.2.5. 颐养化倾向
中国正在逐步走向老龄社会,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城市的特征之一。今后的住区设计将为老人专门考虑,无障碍设计,医疗医护系统,室外活动交流空间的设计将成为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再配以相应的服务,使住区成为人口结构合理的颐养场所。
4. 结语
住宅设计关系到居民的实际生活,今后住宅设计将不再是单向的由设计师设计,而是由设计师和使用者甚至于市场互动的结果。互动设计体现的是设计以人为核心的思想,互动的一方是设计师,另一方就是住户或者说是使用者本身。住户将自己的生活方式、意愿要求表达给设计师,由设计师进行归纳升华,转化为空间需求,再转化为符合需求的空间设计。这种良性的互动将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冠谦. 住宅设计的过去、今日与未来. 建筑学报,1996(7):8
[2] 吴良镛. 广义建筑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9. 180~189
[3] 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9
[4] 唐忠新.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0
[5] 吴良镛.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 世界建筑,2000(1):82~85
[6] 赵冠谦. 当代住宅建筑. 世界建筑,1996(2):10~17
[7] 顾陆忠. 21 世纪初住宅设计方向. 住宅科技,1999(11):14~15
[8] 高炳华. 21 世纪中国住宅发展的十大趋势. 中国房地产,2001(10):9~11
[9] 叶耀先. 21 世纪住宅设计原则. 建筑学报,1995(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