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带来建设用地内室外管线布置与建、构筑物之间的矛盾,进而初期进行的管线综合在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突出方案阶段管线综合的目的就是发现并且解决室外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矛盾,保证项目顺利的进入初设及施工图阶段。
关键词: 管线综合,地下室顶板覆土深度,降板,综合管沟
管线综合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建筑总平面方案;地区冻土深度;市政管线接入点位置及标高;机房布置情况、管径或管线断面尺寸、重力自流管线的坡度等。
方案阶段管线综合的主要工作内容:
1)根据甲方提供的市政管线的接口位置及标高的情况,与各个专业配合合理确定水、暖、电各个专业机房的位置。
2)根据建筑内部的平面布置及机房位置对项目进行管线方案综合,主要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室外管线的干线位置,化粪池、室外消火栓、强、弱电检查井的位置。
通过管线综合发现建筑总平面方案中建筑物的位置、地下室范围及覆土深度、地下车库出入口的位置等与室外管线之间的矛盾,并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下面例举两个工程实例,说明管线综合在工程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
1. 北京三十五中学迁址建设项目
北京三十五中学新校址位于西城区新街口地区,西直门内大街和赵登禹路交口的东南角。用地北邻西直门内大街,西邻赵登禹路,南侧为前公用胡同。用地面积约4.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用地红线内中部为保留鲁迅故居,南部为保留、修缮四合院,学生教室、宿舍及体育场围绕鲁迅故居布置。
本项目用地紧张并且有大面积凸出建筑的地下室,且地下室顶板覆土深度仅为0.7m,北京地区冻土深度0.7m,综合考虑冻土深度、管径、管线坡度及管线交叉时所需要空间等因素,地下室顶板覆土深度不能满足管线敷设的要求。
通过管线平面综合发现以下两点问题并采取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1)1#楼与3#楼之间管线过于密集,平面位置不足。
由于给水、排水、热力、电力、电信的机房均布置在1#楼最南侧教室的地下室内及3#楼地下室的北部侧,从而与市政相连接的管线及两个楼之间相联系的管线均在3#楼地下室外墙与1#楼地下室外墙之间(约13m)通过,给水9根,排水2根,电力2根,弱电1根,热力4根,共18根管线,管线数量过多,通道平面空间不足。
解决方法:由于电力管线是从用地东侧接入,且电力的2根管线所占平面空间较大,与各专业商量后决定将电力机房放到1#楼最南侧教室地下室的北侧,由市政接来的电力管线从该教室北侧进入,避免了从1#楼与3#楼之间的通道通过,解决了问题。
2)根据建筑总平面方案及建筑内部布置情况2#楼东侧需要布置1根污水及2根给水管线,建筑方案中此处为地下室顶板覆土,且覆土深度0.7m不能满足室外管线的敷设要求,经过与建筑、结构专业商量,在地下室顶板留出3m宽范围降低板顶标高,降低后覆土深度为1.7m,满足了污水及给水管线敷设。
图示
2.马驹桥物流镇生活配套区居住区项目
该小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物流基地,小区总用地面积约10.5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小区由回迁安置房及商品房组成,回迁安置房位于小区的西侧,商品房位于小区的东侧,回迁安置房区与商品房区被一条6m宽的机动车道隔开。
小区内住宅建筑为地上14~16层,地下一层。回迁楼区内在23#楼与24#楼之间设置一个地库,商品房区内设置7个相互连通的地库。
通过初步管线综合发现问题:
1)商品房区有大面积一层地下车库,且相互连通,车库战时功能均为人防,由于管线不能在人防区域穿越,故由机房供给各个楼的给水、电力、弱电、热力管线均走在地下车库顶板覆土内。
经过仔细的研究,与各专业商讨,综合考虑管线综合的各种因素,最终确定地
车库顶板覆土深度为2.8m,满足各专业室外管线敷设要求。
2)回迁房区与商品房区各专业机房共用,回迁房与商品房之间的通道作为两个 区之间管线联系的主要通道,通道宽度约为14~20米。根据建筑总平面方案、机房布置、市政管线接入点位置及标高等情况进行了初步管线综合,综合后发现通道内共需要布置给水9根,排水3根,热力2根,电力、弱电各1根,共16根管线,由于管线太多,通道宽度明显不足。
经与各专业及甲方商量认为在保证建筑面积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采用综合管沟的方式最为合理。将给水(除了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管线、热力管线布置在综合管沟内,其他管线依次排开,解决了通道宽度不足的问题。
图示
结束语:方案阶段进行的管线综合在工程中的作用实际日益突出,如果在项目的方案阶段缺乏对室外管线设计的综合考虑,室外管线与建筑方案布局之间则可能存在矛盾,也就给后续的设计及施工埋下了隐患。管线综合在项目初期阶段进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3]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DB11/T 69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