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但不合理的开发对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需要引起注意,本文以下内容将对能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能源开发,经济发展,建议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被大量开发,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但是由于能源的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很多地方,能源开发结束了,那里也由于种种原因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能源的开发支援了经济的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这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低,就拿煤炭来说,我国的煤炭储量相当大,但是大量的原煤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国外,缺乏对煤炭的深加工,也就不能综合利用煤炭自身所蕴含的所有价值,赚取的仅仅是原材料的利润和人工成本,这也是以后的能源应着重解决的问题。综上可以看出,对能源的开发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内容将对能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2、能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能源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无序开采。多数矿山不按开采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短期行为较为普遍。有的擅自改变开采顺序和开采方法,有的不按核定的开采规模进行生产,资源浪费较严重,矿业经济的规模效益没有体现出来。第二,煤炭利用率低,能源利用不充分,在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有大量的洗煤废水、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出,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新技术作用发挥不明显。我国矿产资源加工利用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新技术的工程化引进与实施落后于世界水平,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规模较小,相关学科的最新成就在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的融合较少,发挥作用不明显。第四,煤炭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不合理。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国家对进入煤炭行业的企业要给予一定限制。我国对煤炭企业的设立实行许可原则,由煤炭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我国《煤炭法》第十八条规定:“有符合煤炭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矿山设计”。《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五条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的资料规定的 “开采矿产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虽然都有环境保护的内容,但矿山设计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由哪个部门审批认定,是环境保护部门还是煤炭管理部门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再就是从《煤炭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开办煤炭企业的六项条件来看,条件低,不细化,使许多生产技术条件比较差的小煤矿能够通过审批成立,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第五,煤炭资源的调查规划和勘查工作有待加强,煤矿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低,采矿方法落后, 科技含量低,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低,洁净煤技术还有待推广。第六,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2007年,某省实现煤炭工业总产值69亿元,其中非煤产值26亿元,这说明传统采煤、卖煤经营模式没有改变。在煤炭企业中普遍存在煤炭产品深加工不足问题,细加工就更不存在。洗煤生产线比较单一,品种不多,现在一般入洗生成产品为精煤和动力煤,不能构成合理的产品格局,直接影响销售面,影响销售收入,对煤矿生产出的其他附加品更是处理不够,导致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如煤矸石造成占地,气体甲烷破环大气层等,正因为不能延长煤炭产品的产业链,不能对煤炭产品和附加品进行深细加工,达到合理利用,使产品不能创造更大收益,进一步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发展。
3、能源开发的建议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要解决能源的过度开发和低水平的煤炭转化现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在矿区发展循环经济。①注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升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只有达到一定的层次和规模,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煤炭企业需要引进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和技术,努力扩大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范围,提高转化利用率,使资源再生综合利用变得有利可图。②创新思路,加强再生资源建设。要加快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就必须发挥管理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回收、加工利用、处理三者有机结合的产业链。要严格管理,坚决淘汰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投资行为,整合循环利用资源,创建统一的管理机制,加大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力度和范围,使资源再生管理上规模、上层次、规范化发展。在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下,发挥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共享等优势,进行集约化管理,面向社会调剂利用,取得规模效益,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驱动机制。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同一性,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同市场经济一样,都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因此,发展再生资源产业,需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驱动机制,即由市场调节价格,建立合理的成本与收益链条,使循环经济链稳定运行。④要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强制制约机制,规范管理流程,强化循环体系建设。通过出台严密的工作措施,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申报、鉴定、分拣、加工、利用、整理、调剂、出卖、交易程序,实现了从物资供应到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利用和处置的闭合式管理模式,对各单位回收上缴比例要有一定的强制性,考核投入产出比,并给予适当奖励,提高对下属企业回收上缴再生资源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再生资源产业有序、良性发展。⑤转变观念,扩大循环经济发展范畴。再生资源在矿区内部循环只是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只有纳入到社会的“大循环”之中,才能真正实现物尽其用,有限资源、无限循环的工作目标。企业必须要面向社会,建立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同周边同类型企业的资源共享,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第二,着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新型煤化工是以洁净能源和化学品为目标产品,应用煤转化高的新技术,建成未来新兴煤炭-能源化产业;结合煤炭资源开发和煤炭生产建设的发展,建成若干大型产业基地或基地群。新型煤化工是煤炭工业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向;发展煤炭液化、气化等现代煤转化技术,对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终端能源结构、大规模补充国内石油供需缺口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第三,主攻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洗选水平。洁净煤技术指的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煤炭开发、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群。美国开发的“维新-21”技术,按其概念设计、煤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55%,大大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这一新技术的实现与推广,到本世纪下半叶,可以期待煤炭转化“零污染”技术出现。洁净煤技术受到工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例如,美国政府已投入了69亿美元发展洁净煤技术,各工业发达国家制订了21世纪能源和能源科技新世纪战略规划和计划,旨在解决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我国洁净煤技术发展迅速,一些重点领域或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取得突破,其中: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大型煤气化技术正在开发之中;以自主技术为主的煤炭液化、IGCC、煤层气开发等技术已开始进入工业性示范阶段;型煤、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技术、煤矸石综合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正在提高和完善中。但当前的洁净煤技术尚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仍有待发展。研究表明:生产等量电力,如果煤炭燃烧率从30%提高到40%,就可以减少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火力发电煤耗要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60-70g/kW•h,全国发电煤耗每降低1g/kW•h,就意味着少烧24.3万吨标准煤。因此,要想使煤炭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洁净利用煤炭上狠下功夫,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做深做精煤炭产业。第四,积极鼓励煤炭资源规模开采。进一步加快煤炭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小煤矿的关停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大型煤电一体化等能源基地,提升能源产业的集中度,提高煤炭科学开采水平,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由粗放开采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安全高效开采转变,全面提升煤炭资源开采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安全保障能力。第五,进一步调整优化煤炭企业结构,提高煤炭行业整体素质。加快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抓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尽快形成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大型企业,以及一批年产规模500万t左右的企业,是改变煤矿安全状况,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有技术、有信誉的企业,采取联营、兼并、参股、控股、收购等多种形式,促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向强势企业集中,依靠资金、技术优势加快发展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矿业经济。要结合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顿关闭那些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条件的小煤矿。在解决小煤矿无序开采、违法违规生产问题的同时,解决煤矿数量过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应联合、重组小煤矿,提高单井规模,最大限度地减少小煤矿数量。第六,加快实施“科教兴煤”战略。要从根本上改变煤矿的面貌,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煤炭工业的整体素质。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搞好矿井安全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和现代化矿井建设步伐。通过对矿井生产、安全系统改造,稳定生产能力或扩大生产规模。要瞄准煤矿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煤炭发展的主攻方向,针对煤矿在瓦斯治理、高产高效、综合加工利用等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可以采用建立煤炭企业技术中心的措施,其职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煤炭企业的技术中心重点围绕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安全和质量进行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以加快煤矿的现代化建设,以帮助企业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②技术中心不断的研究分析国际和国内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动态,有一定的获取技术和市场信息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另外,要加快引进和培育煤炭科技力量,建设以大型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参与、院校联合的煤炭科技服务中心,针对全省煤炭企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展科研、创新和服务。同时狠抓在职员工的技术培训和低文化职工的文化教育,提高队伍素质,适应技术升级。第七,完善煤炭立法。①严格实行煤炭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高产高效集约化矿井,逐步取代小煤矿,减少煤炭资源浪费,是煤炭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建立煤炭勘探、开发准入制度,提高煤炭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完善对开办煤炭企业条件的规定。对已有企业,要严格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发放条件,可以根据煤炭资源赋存情况和开发要求,增加对企业年生产能力、回采率的要求,将不符合条件的组织、个人拒之门外。②完善保护和治理矿区环境制度。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研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明确企业和政府的治理责任,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逐步使矿区环境治理步入良性循环。对原中央国有重点煤矿历史形成的采煤沉陷等环境治理欠账,要制订专项规划,继续实施综合治理,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煤炭企业按规定安排配套资金。③加大对能源开发的执法监察力度。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能源开发进行执法监察工作,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下整改通知单,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惩罚。
5、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以煤炭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了能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要解决能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些建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作者深知,能源开发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而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为提高能源开发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现代煤炭企业管理》牛克洪等,煤炭工业出版社
[2] 《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徐志强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 《循环经济概论》黄海凤等,科学出版社
本文选自《能源与节能》。 《能源与节能》创刊于1996年,本刊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我国能源经济现象,报道能源与节能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探求我国该领域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积极普及节能知识。同时为从事教学、管理、科研、以及广大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就能源、环保及节能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政策研讨、理论交流及节能和环保等新技术推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