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雷措施是属于预防性的措施,在雷害发生之前人们往往忽视其意义,待事故发生后才发现其重要性。故此。本人针对目前变电站设备中防雷技术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详尽的防雷解决方案,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保护措施;二次设备;防雷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度越高,电路也就越复杂,元件工作电压越低,对环境要求也就越高。一旦有雷电波侵入,容易造成二次设备损坏,有的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一变电站防雷存在的问题
按现有的雷电理论,雷击从形式上来讲,可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直接雷击会造成建筑物损坏并引起火灾事故,一般构筑物避雷设施只能保护其本身免受直击雷损害。感应雷击(主要为雷电的静电感应作用、电磁感应作用、放电时产生的强烈电磁脉冲、地电位反击和雷电波入侵等)引起的过电压,会沿架空导线、天线、电缆和金属管线等通道进入用户设备,引起设备的损坏。通常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都置于建筑物之中,电源线、网络线、信号线均铺设于电缆沟中,因而遭受直接雷击的可能性不大,其防护的主要对象是感应雷击。按资料统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雷击事故主要是由感应雷击造成的。感应雷击对自动化系统的破坏,主要是通过侵入电源线、天馈线、通讯线和信号线甚至从接地网引入而分别损坏控制设备、仪器仪表、无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二次设备的防雷技术:
二次设备的防雷措施必须从接地、均压、屏蔽、限幅、隔离等多个环节综合考虑。
2.1接地
二次设备的接地可分为逻辑接地、信号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等,但在变电站中,不可能分别为其设置独立接地系统,通常只能共用同一接地系统。这时,接地电阻越小越好,按自动化系统接地要求,接地电阻<0.5Q。接地引线的线径必须足够,因为雷电引起瞬间电流较大,要求变电站屏柜接地点与接地铜网采用35mm以上铜芯线,且引线长度—般要求不超过1m。
2.2均压
为了减少二次系统由一次设备带来的感应耦合,二次电缆应尽可能离开高压电缆和暂态强电流的入地点,并尽可能减少平行长度。高压电缆和避雷针往往是强烈的干扰源,因此,增加二次电缆与其距离,是减少电磁耦合的有效措施。电流互感器回路的A、B、C相线和中性线应在同一电缆内,尽可能在小范围内达到电磁感应平衡;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交流回路电缆,从高压设备引出至二次设备安装处时,应尽量靠近接地体,减少进入这些回路的高频瞬变漏磁通。变电站接地铜带必须铺设成环状,并用2根以上的引下线与地网连接,以加速电流均匀扩散,减少可能出现的感应过电压。
2.3屏蔽
屏蔽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控制设备稳定可靠的工作,防止寄生电容耦合干扰,保护设备及人身的安全,解决环境电磁干扰及静电危害。各种功能的接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瞬时干扰及接触部分产生电磁波会给信号线带来辐射噪声,引起误码和存储器信息丢失,所以要注意信号电路、电源电路、高电平电路、低电平电路的接地应各自隔离或屏蔽。
控制室应尽量利用建筑物钢筋结构与地网连接,形成一个法拉第笼;控制电缆和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要接地;对于既有铠装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在室内应将铠装带与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在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电缆进入控制室内前水平埋地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非屏蔽电缆应套金属管并水平埋地10m以上,铁管两端也应接地屏蔽;架空音频电缆的牵引钢丝两端应进行接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引入高电压的可能性。
2.4限幅
限幅是在电源和信号回路与接地问安装防雷器件以限制电压幅值,起削峰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防雷器处于高阻状态,当被保护回路受雷击或感应出现瞬时脉冲电压时,防雷器立即在纳秒级时间内导通,将该脉冲电压短路到大地泄放,从而达到保护连接设备的目的。但该脉冲电压流过防雷器后,防雷器又变为高阻状态,从而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2.5隔离
保护与自动化系统、自动化与通信等接口环节都必须有防护措施,抑制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才能使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电源部分可以是逆变电源或直流电源;对于数字输入信号,大部分都采用光电隔离器,也有一些使用脉冲变压器和运算放大器隔离;对于数字输出信号也是主要采用光电隔离器。对于模拟量输入信号,可采用安装音频隔离变压器、光隔离器等进行隔离。对于计算机网络接口,可以采用专用的网络防雷器,距离较远或不同室之间通信应尽可能采用光纤进行传输。
三自动化系统防雷电过电压体系设计
自动化系统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的具体情况,确定被保护对象和保护等级,做到统筹规划、整体设计。
3.1一般规定
(1)与自动化系统相连的电力电缆、通信缆线应采用金属屏蔽电缆或敷设在金属管内;
(2)应注意对电涌保护器SPD的合理设置,其保护水平应小于被保护设备的耐压,以达到逐级保护自动化设备的目的;
(3)SPD的接地线应尽可能短。
3.2SPD的选择
选用SPD时,必须考虑变电站供电电源的不稳定等因素,对SPD的标称导通电压、标称放电电流、冲击通流容量、限制电压、残压等参数,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3电源用SPD
变电站采用的电源用模块式SPD,应具有劣化指示、损坏告警、遥信、模块替换、热容和过流保护等功能,响应时间小于30ns。限压型SPD一般由氧化锌压敏电阻(MOV)或半导体放电管(SAD)等元器件组成。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对常规SPD作了改进,综合利用MOV和气体放电管的优点,解决了MOV漏电流老化、气体放电管不熄弧等问题,实现全模式保护,适应各种接地方式。交流220V电源采用标称放电电流20kA时残压不大于1200V的SPD;直流220V电源采用标称放电电流10kA时残压不大于620V的SPD;直流24V电源采用标称放电电流10kA时残压不大于150V的SPD;直流12V电源采用标称放电电流5kA时残压不大于150V的SPD;直流5V电源采用标称放电电流5kA时残压不大于100V的SPD。
3.4数据信号用SPD
数据传输用SPD的钳位电压应满足自动化设备信号传输速率及带宽的需要,对雷电响应时间应在10ns内,其接ILl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因此工程前应提供被保护设备接ILl的详细资料给SPD厂家。以岗头站自动化系统为例,同样是RS一485的串ILl传输方式,接口类型既有DB25,也有RJ11,为此我们分别选用了不同接ILl方式的SPD,其标称放电电流3kA时残压不大于150V。
3.5GPS用同轴型SPD
同轴型SPD插入损耗应不大于0.3dB,驻波比不大于1-2,最大输入功率能满足发射机最大输出功率的要求,安装与接地方便,具有不同的接头,标称放电电流应大于5kA。
3.6计算机网络信号用SPD
计算机网络数据线SPD应满足各类接口设备传输速率的要求,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以石牌站为例,我们选用了标称放电电流5kA时残压不大于25V的SPD。
3.7接地的技术处理
(1)设置均压环,采用35mm铜网状编织线,围绕房间地面四周,使其形成等电位,防止雷电反击造成的设备损坏;
(2)对地线系统,在不同接地线之间采用等电位隔离器连接,启动电压800V,泄流能力20kA;实施地线优化工程;因为“地”浮空的计算机系统抗干扰性能很强,所以可以优先考虑“地”浮空系统;
(3)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要接地,对于既有铠甲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应将铠甲与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在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镀锌软管两端应良好接地;
(4)安装雷电环境在线监测仪,准确把握感应雷击次数。
四对二次设备防雷的几点体会
(1)电源优先选用直流电源,计算机和网络及等交流电源采用逆变电源。站内直流系统的大容量蓄电池组相当于
一个浪涌吸收器,可以吸收部分通过电源引入的浪涌电压。
(2)信号隔离应选用直流220V光电隔离。早期远动设备遥信回路多采用直流24V,易受干扰和雷击损坏,采用220V光电隔离将有效避免干扰和提高耐压。
(3)直流遥测回路是防浪涌的重点。目前自动化系统直流遥测多采用直流5V输入,元件耐压水平低,非常容易受损,但在回路上接入一5V稳压电阻,就可起到极好保护作用。
五结束语
在电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变电站运行设备的抗干扰、防雷击过电压能力是更影响安全、优质生产的重要因素。自动化系统的防雷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利用,采用任何一种单一的防雷器件都难以保证其安全,应“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采取综合防护的措施,对症下药将各类可能引起雷害的因素排除,才能将雷害减少至最低限。
参考文献:
[1]解广润.电力系统过电压[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5.
[2]梁小冰.直击雷对变电站控制室内弱电设备的影响[J].电网技术,1999,23(3).
[3]电力工业部.DL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