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旧城改造的思考——重视本土文化,提升城市品味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8 15:34 热度:

  摘要:人性化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旧城改造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具特有本土文化的广州上下九的改造工程为实例,探索了功能布局合理、浓厚地方特色的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新思路,思考如何合理进行原建筑物改造设计,从而创造一个极具地方特色,又与历史环境协调并具有新时代城市品味的新城市,从而实现历史与时代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旧城改造;本土文化;历史建筑
  0 引言
  随着城市中旧城改造的步伐加快,老城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保护本地的历史建筑文化和环境。在旧城改造规划过程中,如何对旧城中本土建筑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以使老城区的历史文脉在老城区改造中得以保护和延续,同时提升城市品味,成为当今评定城市有效改造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著名的广州上下九改造工程为实例,提出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应注重本土文化如古建筑的保护,笔者对如何合理进行原建筑改造设计提出了的思考,并对本土特色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1 工程概况
  广州是一个历史文化浓厚的古城,作为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本土文化十分浓厚,尤其是古建筑的文化特色,具有本土特色且独特魅力。上下九RBD位于广州市旧城区西部的荔湾区,自东向西由上九路、下九路和第十铺路组成,全长约1200米,现有商户3332家,主要经营服装、百货、鞋业、餐饮和首饰等。它是20世纪20年代建成的一条骑楼式传统商业街,这里保留着具有广州西关风情的老街名店、岭南特色的骑楼建筑和宜人的街巷空间,是广州传统街道生活的集中体现。1995年,这里被开辟为广州第一条周末商业步行街。此后,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成为了广州重要的购物和旅游去处,吸引着大量的市民和游客的到来。广州仅有的3条商业步行街在近几年的游客接待量远远大于其他景点,而且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广州上下九商业街兼容传统与现代文化,它是乡村向城市过渡的“桥梁”。在文化观念上具有较大的兼容性,有较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这些古老而具有本土文化的古建筑中,我们可以触摸广州的起源和历史。因此,对广州上下九的古建筑进行合理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效益。
  2 旧城改造设计构思
  广州早期的旧城改造,采取了把旧建筑大片拆除的改造方式,大范围地建造高密度高层楼房,原有的街道肌理以及极具本土特色的古建筑如骑楼大部分被拆除,传统历史文化因此而被断绝。实践证明,这种改造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旧城改造的内涵,不是当今城市和谐发展的首要要求。在旧城改造中应遵循一些原则,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
  2.1旧城改造中保护古建筑的原则
  古建筑作为旧城的重点保护对象,其与旧城改造之间有着相对密切关系,从质量上讲,旧城改造的效果好坏决定于本土文化建筑是否合理保护,与新时代城市协调发展。从改造范围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面与点的关系。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点与面的关系,在古建筑与周围建筑必须相协调,这样才能完美体现出旧城中古建筑的真正历史含义。因此,对于有广州特色的骑楼,应进行整体性的重点保护,对于古建筑的周围临时建筑应进行拆除,以更好地保护古建筑的特色和原貌。
  2.2新旧建筑协调发展
  进行旧城改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城市,从而提升城市品味。旧城区中有大量的本土文化,在旧城改造中要以保护历史建筑文化为前提,同时必须还寻求城市的发展。因此在不破坏古建筑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新区的开发,把握好新开发区和旧城改造相互之间的动态联系,合理地调整两者之间的组团配合关系,实现新旧建筑的结合与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发展城市,提升城市品味。
  2.3城市品味提升
  旧城改造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城市的品味。因此进行旧城改造时应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完善老城区中的环境设计和空间设计。调整新老住宅区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布局,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传统建筑并给予新的活力,从而营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氛围。对广州上下九商业街的重点地段实行与整体规划相协调的设计,重点突出本土地方特色,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规划要体现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建筑设计要能体现出岭南建筑特色的城市文明社区。在改造过程中,要遵守旧城保护的要求,延续老城区中独有的建筑特色。
  3 具体改造设计
  因为广州上下九有大量的古建筑,因此改造上下九商业街的重点难点就归结于如何合理地对这些古建筑进行改造保护,同时又与新建筑协调,使城市的品味得以再次提升。广州上下九在改造过程中借鉴了国外内旧城改造的成功经验。对一些特有广州本土特色的古建筑改造做法具体如下:
  对有广州本土特色的一些残旧西关大屋采取的改造做法是,对其进行拆除然后再建,无论从结构布局还是建筑风格设计上,都力求使新建的西关大屋都与原古建筑保持一致,有效地使古建筑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并自然地为原居民所接受。
  广州本土另一地方特色建筑——骑楼,由于骑楼街可以让行人避风挡雨,作为广州上下九街道的主要建筑模式,骑楼建筑自然地成为商业空间的主要元素,对于骑楼的改造做法,一方面采取了跟西关大屋相同改造做法,对一些已破坏的骑楼进行修复处理,加强其特有的地方特色风格,使其深厚的建筑风格与意味得以继承,改造后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案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同。另一方面,对于大片破坏的骑楼进行整片拆除改造,采用新建筑材料仿照原建筑风格进行复原,同时加上新时代的元素,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现出城市的向前发展。另外,在骑楼商业街地段结合骑楼的建筑风格形式进行改造,同时创造旧街区上的开敞节点空间,例如活动广场等。
  4 上下九建筑的改造实例
  对上下九骑楼风貌区内的建筑高度以及形式等加以控制,并提出建筑体量不应过大,建筑风格与形式应与骑楼街保护所要求的整体环境气氛相协调(如图1所示)。同时上下九的旧城改造中,保留了代表西关传统饮食文化的老字号,如陶陶居、广州酒家、莲香楼等,既保护了历史建筑,延续了传统,并实现了经营上的振兴。同时,建有上下九文化广场,在广场的南北两侧设置牌楼,牌楼的建筑风格设计与上下九的建筑风格相对应,同时与现有建筑围合成一个广场。广场的设计强调了空间的公共性、多元化和生活化,有效解决了长直线环境的单调性,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场所(如图2所示)。

                                                      a1.jpg
  
                                a2.jpg  
    5 结语
  通过对广州上下九商业街旧城区改造的成功例子,笔者认为旧城改造的核心应该是新旧建筑相协调,改造过程中着重保护一旦破坏就不可恢复的古建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谓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重保护,在本土文化得以延续同时,提升城市的品味,实现新城市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佐.哈尔滨的旧城改造与城市设计问题[J].新建筑,2007,(1):13-17
  [2]曹劲,赵文斌.记忆的延伸、隐约的联想——广州骑楼建筑保护与发展[J].新建筑,2002,(2):16-17
  [3]曹堪宏,刘会平,黄洁峰,等.广州市旧城改造模式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0(2):301-304
  
  

文章标题:关于旧城改造的思考——重视本土文化,提升城市品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94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