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景观设计与环境的协调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8 13:16 热度:

  摘要:公路景观设计在公路设计中的意义日异重要,是公路建设和环境协调的必要步骤。首先简要介绍了公路景观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公路景观设计中路线及绿化与所处环境的协调问题。
  关键词:公路景观设计地域环境绿化
  前言如今公路的四通八达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时也不断影响着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沿线地域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从驾乘人员的角度出发,就公路景观设计中如何同所在地域环境协调谈一些看法。
  l公路建设的有关景观问题现状
  (1)公路设计注重路线平、纵指标,虽然保证了线形流畅,但视野不够开阔。公路建设中常出现大量切割山坡、开挖山丘岗地、填平沟壑、砍伐树林及果园等侵害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的现象,使公路与所在地域环境之间缺乏协调和协调。
  (2)公路建设中偏重安全,忽视驾乘人员的视觉享受,存在损害或破坏景观资源的现象,且该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如破坏独立山丘、古建筑,直线穿过大树林、果园、绿地等。
  (3)公路上的各种人工构造物的造型与色彩忽视景观效果和驾乘人员的视觉效果,不能减少或消除各种构造物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4)在改善公路沿线景观方面,不能充分利用各种人工构造和绿化来补偿。存在易引起驾乘人员的视觉混乱现象;公路两侧影响视线的场所如废弃矿场、垃圾场等,不能采取绿化或工程措施予以遮避。
  2公路景观设计与所在地域环境
  (1)公路景观是指公路路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沿线设施等人工构造物同公路通过地域环境相互协调后形成的景观。所在地域环境是公路所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
  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域范围、地形地貌和立地条件,如高山、平原等;人文环境则指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创造出来的景物,如文物古迹、城市、村庄等。
  (2)通过公路景观设计与所在地域环境的协调,使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仅保护和改善公路沿线环境,而且能够满足驾乘人员的视觉感受,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两者相协调的基本要求:
  ①应结合所在地域环境、经济条件及公路的特点,因路制宜,进行景观设计,与所在地自然景观相协调。
  ②应充分利用绿化手段以缓解因修建公路给沿线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应结合防护工程进行绿化设计,改善景观,保护环境。
  3公路路线与地域环境
  公路路线设计中,尽管受到某些控制点如已有道路网、最佳路线交汇点等的影响,但是,公路作为自然环境整体的组成部分,路线和地形相互协调才能保护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3.1路线与原有地形的协调
  (1)沿着等高线的路线所形成的景观与所在地域环境最易协调,如:排列在公路两侧,与等高线平行的树木或房屋在景观中看上去很协调;而在一片空旷地,有这样一条沿等高线布置的公路,易将地形表现出来。
  (2)将风景名胜区、阔乔或针乔、文物古迹等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布置在曲线内侧;曲线通过大片树林、果园和绿地等。通过这些措施更易提高景观水平。
  (3)在山岭地形区,沿着等高线方向布设线路中,必须提高或降低其高程时,仔细选择路线和确定坡度,进行填、挖方中细部优化,避免出现“断崖”现象,消除令人不舒服的感觉。
  (4)在山岭区,沿着垂直等高线布设线路时,会给人视觉上产生路线“逆着纹理”穿越的生硬感觉。解决的方法是选用将其位置定在挖、填方量最少处,或把路线位置稍稍偏移垂直方向。
  3.2横断面的细化处理
  (1)目的:通过横断面的细化处理,产生与周围环境具有相似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坡面尽可能平缓(岩石挖方除外,因为岩石的特征就是表面陡峭和转角生硬),改善景观效果。
  (2)原则:横断面侧坡的坡度受到土质工程力学特征所决定,规范推荐的坡度往往大于视觉最佳效果的坡度,笔者认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等高线地图,针对个别情况进行个别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3)有条件的情况下,将路堑及路堤边坡利用抛物线或弧曲线做到内凹型,或将边坡坡度放缓,将现有规范要求1:1.5边坡坡度按填土高度大小改为1:4~1:6。采取这样措施:
  ①易与地域环境相协调,可获得较长的视线,提高景观质量。
  ②降低公路边坡养护成本。
  ③减少车辆驶离行车道发生事故的危险。
  ④值得注意的是平缓的边坡,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
  (4)对于同一等高线平行布设的公路,由于挖方而使路肩或某一侧往往存有一块突出的土方,从景观设计角度,必须把它去掉,否则与所在地形不协调。
  (5)路线设计中,尽量避免由于直线挖方,特别是在天空衬托下形成黑影轮廓而产生令人不自然的景观。直线挖方时,做到有一背景衬托如远处重叠的山峦或茂盛的森林等(天空除外),或在没有背景的衬托下,宜将挖方的路线布置成曲线,并进一步做边坡细化处理,从而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4公路景观设计中绿化问题
  4.1与所在地域环境之问的关系
  绿化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把公路结合到景观中去,按照所在区域植物生长情况、地形,以及车速的大小进行设计,反映出驾乘人员在运动中看到的景物不断变动特点,提高从公路向外看的景观质量。
  (1)根据所在地域的土壤类型、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公路绿化土质的特点,建立适应当地生态特征的植物群落。采用湿式喷播和客土喷播技术,提倡多用乡土树种,尽量少用外来树种,避免造成物种泛滥。
  (2)在某些地区的绿化通道建设中,由于没有穿插一些开放空间和向外看的景物,沿着公路两侧连续不断种植的林带行驶时,驾乘人员会由于景物的不断遮避而感到厌倦、感到压抑,体验不到旅途的愉快。所以说,在路两侧种植林木时,考虑布线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提供一系列开放与封闭间隔交替的情景,赋予驾乘人员视觉体验及韵律。韵律感也会受到景观内容的限制。公路通过居民区时,密植的植物可降低噪声和使人们不受视线干扰。公路通过工业废地、露天矿场等不和谐地域时,通过植物密植可阻挡人们的视线,而对于新兴工业基地、名胜古地、风景旅游区等,可种植低矮的灌木使驾乘人员的视线可以看到。
  4.2绿化景观需强调视觉逻辑
  (1)基本原则,绿化应按三维空间进行设计,将某些特殊路段从总的范围分离,强调出来,从而诱导驾驶人员的视线,提高公路景观水平。
  (2)弯道内侧种植低矮的灌木来强调弯道的存在。
  (3)晚间行车繁忙路段,弯道外侧植树来突出弧线从而增加安全性。
  (4)竖曲线顶部两侧的树木,预示着前面方向的变化。
  (5)公路有叉道时,通过绿化处理把它强调出来,突出两条路的存在,形成明显标志,预告设施位置。
  4.3绿化景观与视觉污染防治
  (1)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绿化来补偿,改善公路沿线景观,因地制宜,并形成其特有风格。
  (2)公路分离式高架桥,由于弓1道路堤坡度陡而不雅观,可通过精心绿化来改善景观。
  (3)而对于其它类型的桥梁,由于坡度较缓,任何一侧的引道较长,往往令人厌倦,所以通过种植观赏性的植物,创造一定的环境,赋与它们生气。
  (4)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有些路段存在从某点看去有时扭曲或不连续现象,可以通过绿化来弥补景观的缺陷。
  (5)公路沿线除停车区、服务区和立交区等外,尽量少用装饰性植物、广告牌、宣传牌,避免引起视觉混乱。
  5结论与建议
  总之,我们应树立“以人和车为本”的服务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和保护沿线环境,强调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新的人文景观,为驾乘人员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实现“交通功能性、景观舒适性、生态适应性和经济效益性”的相统一,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文章标题:公路景观设计与环境的协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91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