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市设计中的探索——烟台市福山区仉村新城城市设计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1-03-15 09:32 热度:

  前言
  近年来,滨水地区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热点,往往做为黄金地段,得到先期开发。其发展的实质离不开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对城市开放空间的需求,和对城市品质的追逐。城市新区的开发为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契机,更为空间品质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机遇。
  仉村新城面水依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在本次城市设计中,我们首先对其进行SWOT分析,一方面研究城市的“优势”和“劣势”,一方面研究城市所处的环境给城市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从而制定发展战略,得出合理的功能定位。进而借鉴国内外优秀建设成果的经验,确定设计理念,完善规划构思,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设计方案。
  一、现状概况
  仉村新城位于烟台市福山区南部,轸八高速以南,204国道以东,用地面积约941ha。西南为烟台市水源地——门楼水库。西部、北部群山环绕。规划范围内有4处山体,高程最高点59.2米。内夹河从东南部通过,仉村河东西向从基地中部穿过。规划范围内分布着多个村庄,规模较小。平坦地带多为农田,沿山坡分布大量苹果园。西北端为已初步形成规模的仉村工业园。
  总体来看,尚未形成城市形态。
  二、指导思想
  仉村新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城市建设中,因地制宜,立足于城市与山水环境之间的协调融合,充分保护利用自然资源,将山水引入城市,将城市融入山水。创造出具有生动山水、丰富绿化、优美建筑空间的城市大景观。
  三、规划定位
  以生活居住为主体,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旅游度假、商业金融、娱乐休憩等功能,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与凝聚力,体现福山新区良好城市形象的城市地段。
  四、规划原则
  整体协调原则:将仉村新城纳入整个城市的总体布局中考虑,依照城市总体规划,尊重现有的城市脉络。使各项发展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要求,也使城市空间景观根植于地区发展。
  地域特色原则:充分考虑地形、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因素,形成城市特色,开展空间组织。以“城市设计”的观点,考虑景观特色的形成,挖掘自然优势,环境景观潜力,塑造具有优秀品质和地方特色的空间环境构架。
  面向未来的人居环境原则:城市发展有阶段性,特别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塑造的人居环境应满足未来人居环境的要求,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坚持生态主义的思想和整体城市设计的观念,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构思
  充分把握“山、水、城”三要素,构建特色空间。
  山:打造魅力的仉村,通过山体、建筑、水系、绿地、道路等要素,构成虚和实、开敞半开敞、对称不对称的不同空间形态,将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自然融合,充分体现“山耸城中,城随山转”的城市空间特色,展示城市的特质和韵味。
  水:构筑动感的仉村,强化河岸线景观体系与城市内部景观体系的渗透,通过水环境的引入,表达水域特色和文化,体现灵动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新城面貌,创造富有动感和活力的空间形态。
  城:营造适宜居住的仉村,运用面向未来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建设适宜市民生活、休憩的居住社区,实现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规划结构
  依山就势,充分结合水滨资源,把握城市功能结构,形成“一心三带两翼展开”的整体框架。“一心”位于中心位置,是新城的心脏,汇聚大型商业金融、文化娱乐、教育科研等公共设施,呈现强大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三带”为沿内夹河、仉村河的滨水发展带、沿南北向贯通新城主干道的城市发展带。由新城中心向北及西南形成两片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用地,犹如展开的双翼。
  整体布局体现出面向未来,展翅腾飞的寓意。
  七、用地布局
  (一)居住用地
  依照总体功能定位,居住功能占据仉村新城用地布局的重要位置。根据河流、主干道的分割,形成3个大型居住区。各居住区通过城市道路、河流水系分割成若干居住小区。
  东北、西南居住区内部均有山体,规划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形成居住区公园,居住环绕其布局,既保护了绿化植被,又使居民生活富有特色。建筑以多层为主,局部为小高层,丰富空间环境,满足不同心理及经济要求。扩大中心绿地,强调环境均享性。
  西北居住区群山环抱,仉村河从中穿过,自然环境良好,规划为低密度住宅区。各小区间通过生态绿带进行分隔,内部采取枝状道路系统,使得交通对居住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提高居住品质。
  靠近山体位置交通便利,环境良好,可考虑建设别墅式酒店化管理的旅游度假区,强化新城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城市活力。
  (二)公共设施用地
  1、商业金融用地
  通过商业街建设,提高商业设施质量及人气的凝聚力,促进中心商务区的完善,强化该商业区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发展为集购物、餐饮、游览、休闲为一体的标志性地段。
  (1)核心商业区
  中心山体东南规划商业金融用地,服务于整个新城,以购物为主,兼有休闲和餐饮功能。可设置大型商场超市,建筑布局向内围合形成商业步行街。
  规划将商业金融区划分为五个地块。
  A地块和B地块主要分布商业店面、专业商场,定位为精品街。C地块主要为大型商场、超市等。D地块为餐饮一条街,充分发扬鲁菜文化特色,辅以咖啡厅、茶社等,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要求。E地段临近水滨公园,为大型宾馆酒店。
  步行街空间收放有序,局部形成小型商业广场,形成宜人的内部步行环境。
  (2)滨水商业区
  仉村河北岸规划两处大型商业设施用地,东段规划为大型商场超市,中段规划为商业步行街,以餐饮百货为主,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2、行政办公用地
  融入现代办公理念,形成高效率人性化的办公环境。
  仉村河东端交通便利、环境良好,南部规划行政办公用地。宜采用商务公寓的形式,建设高层次会议中心及配套接待设施。形成集商务办公、会议接待为一体的商务中心,是中小型公司、企业商务办公最佳的选择。
  3、文化娱乐用地
  滨水公园与中央公园交叉处东北规划为文化娱乐用地,建设影剧院、文化馆等设施。该地块位置显要,是展现滨水景观的核心位置。而用地的性质利于形成新颖别致的建筑景观面貌,可采用钢结构、大面积玻璃等新材料,展现既大气磅礴,又轻盈流动的现代建筑。
  4、教育科研用地
  (1)科研设计用地
  中央公园西侧规划为科研设计用地。建筑布局以地块为单位,通过弧形的形体,创造灵活多变的空间,形成向内围合的效果,营造良好的内部共享区域。中心绿地广场布置文化休憩设施,形成一个利于内外交流,大众化的娱乐休闲区。利用中心山体,将秀丽山色引入园区,成为园区的有机部分,构成高科技中心独具特色的场所边界。注意与相邻的中央公园的空间关系,重视围合与通透,借景与对景,相互辉映,形成绿色生态园区。
  (2)教育用地
  中心山体与仉村河之间规划为烟台沃尔夫斯堡汽车职业学院,学院西部规划体育场馆,既可作为学院体育场地,也可对外开放服务社会,成为仉村新城的体育运动中心。向西也规划为教育用地,共同形成仉村新城文化教育区,丰富文化气息,加强新城活力。
  内部采用院落式建筑布局,满足大专院校以系馆为单位的功能要求,同时院落间的大面积绿化有利于山峦水体间的通视关系。
  5、医疗卫生用地:基地北部两条主干路交叉口东北,环境良好,交通方便,与居住区联系较为密切,规划为医院及修疗养用地。
  (三)绿化用地
  1、公园
  (1)中央公园:由中心山体向东南至河滨规划楔形的中央公园,是仉村新城的核心节点。以水景为主题,一条蜿蜒流淌的水溪从中贯穿。强化亲水空间,将园林式与放射形步行路相结合,其间设若干主体广场。公园内景观精致,小品棋布,水池晶莹,绿意盎然,空气清新。以大面积的绿化、水面、铺装等软硬质景观为主,设有一些功能性设施,如观演中心、大型张拉膜、咖啡茶座等。集文化、休闲、集会、交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是一个绿树成荫、花木繁茂、鼓励步行、交往和休闲的地带。体现都市风情时尚特色。
  (2)滨河公园:中央公园与仉村河之间,滨河路以西形成公园绿地。整体分为三段,A段、B段采用欧式园林风格,通过几何构图、轴线伸展起到开朗明快的效果。疏朗的草坪,整形式树坛、孤植景观乔木,以绿色为基调,给人以舒适宁静的感觉。C段采用中国式园林风格,通过几经婉转的林荫小路将人流引入茂密的树林,移步景异,到达仉村河与内夹河交叉处,展现宽阔的水面,豁然开朗。
  (3)内夹河滨水绿带:
  沿内夹河西岸形成滨水休闲绿带。结合北段和南段结合靠近居住区的特点,布置儿童游戏场地、健身场地,慢跑道等,方便附近居民就近休息活动。中段靠近公共设施区,考虑服务于远距离购物休闲的人们,布置小型广场、露天茶座、休息亭等设施。在宽度足够的地段,可以设置网球场及其它休闲运动设施。沿河岸可布置一些平台、台阶、栈桥,加强亲水性。
  (4)仉村河滨水绿带:
  对仉村河进行环境治理,两岸形成滨水休闲步行带,体现自然、生态、休闲之风情。河岸处理应采用多样化方案,尽可以地增加自然生态性和亲水性,以自然堤岸式处理为主,增加景观形象生动性和亲水性,有意追求岸线变化。
  仉村河与内夹河交叉口位置显要,以自由的园林布局,形成开敞疏朗的效果。
  2、街头绿地:沿主干道、滨河路、滨河西路建设10-25米绿化带,既起到生态防护的作用,同时美化城市景观环境。
  3、生态绿楔:新城西北部沿枝状城市支路建设宽阔的生态绿楔,路侧各30米。靠近山体的居住小区间通过宽阔的绿化带进行划分。郊野新鲜空气通过生态绿楔源源不断地输入城市纵深地带,优化生态环境,呈现有机生长的形态。
  4、山体绿地:新城内部共有4处山丘,充分保护外围山体绿化,将其引入城中。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观光果林,营造充满生机的山野气氛。使人们从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回归自然的山林气息。
  线状的沿路绿带、沿河绿带将点状的公园绿地、山体绿化串联起来,共同构成仉村新城的生态网络。
  八、道路系统
  对于仉村新城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段,道路应在满足交通基本要求与性质的前提下,展现一定的综合造型艺术。通过路线的柔顺、曲折起伏,两旁建筑的进退、高低错落和绿化配置,以及沿街公用设施与照明安排等来协调道路立面、空间的组合、色调及艺术形式,从而给城市居民整洁、舒适、美观、富有朝气的感受。
  道路网的布局着眼于道路与山体水体的关系,强调对景借景。线形结合地形山势,往往将山体制高点作为街道对景,展现“山耸城中,城随山转”的城市形象。
  规划形成“两横两纵”的道路骨架。分别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环山路及贯穿新城中心的主干道。次干道为滨河路、滨河西路、中心山体南部道路、仉村河南与内夹河东岸联系道路。支路为各分区内部道路。西北居住区城市支路呈枝状尽端式,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不阻断河滨及山体绿化系统。
  为满足人们的亲水性要求,结合公共绿地系统和河流系统,设置滨河步行带,以绿色步行公共空间将各居住区和中心区联系起来。
  九、绿化系统
  形成“一核两轴、枝状延伸”的绿化结构。
  中心山体及中央公园形成绿化核心区,沿内夹河、仉村河形成两条绿化轴线。沿路绿化带及生态绿楔成枝状向各功能区内部延伸。
  十、景观系统
  在尊重基地自然特征的同时,强调建筑、道路与自然环境共生,通过绿色链—绿色廊道与蓝色链—水系将自然林地与建筑空间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景观生态网络,完善每个局部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景观体系,形成完整的景观空间网络。
  规划运用借景手法,将外围山体绿化引入城市,保证多向视通透效果,利用丘陵起伏的特点,采用制高点绿化造景手法,形成高低错落空间构图。使城市融于自然,注重沿河、沿山、沿路绿化的形成和外围建设控制范围,最终使城市“显山露水,山水相映”。
  进行“视线走廊”分析,防止阻挡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沿河街区的建筑布局和形体设计应有意识地预留视觉廊道通向水域空间,靠近水域的建筑不能阻挡街区内部建筑朝向水域的视线。
  中心山体通过中央公园与内夹河东岸的山体遥相呼应,形成一条宽阔的视廊。外围山体的制高点对应若干条城市支路,道路两侧扩大绿化带,通过绿楔联系新城内河流与山体,形成通透关系。
  十一、空间组织
  塑造山水城市景观意境,把露山亲水作为重要手法,使水成为城市各功能区的纽带,山成为城市空间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屏障与过渡,从而沟通城市与山水的亲和关系。
  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既能形成良好的滨水景观形象,又形成山体间的景观通廊。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40米以下,局部地段可放宽标准,但应控制在50米以下,以形成高低错落的城市景观。
  高层建筑布局主要沿内夹河西岸及中央公园两侧展开。科研设计靠近中央公园以多层为主,西侧以板式高层建筑为亮点,由内夹河至中心山体形成一条脊线;商业区靠近中央公园规划部分高层塔楼;办公接待区沿内夹河形成三组错落有致的高层建筑;靠近内夹河的居住用地规划部分小高层建筑,点式、短拼接板式相结合。
  结语
  查尔斯.摩尔说过“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新鲜空气的疆界的机会。”福山是一个颇具魅力的城市地段,通过科学严谨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通过城市居民、投资建设者、规划设计者、决策者及管理者共同努力,随着仉村新城的开发建设,福山将掀开历史新的一页。良好的居住空间、优美的环境面貌、崭新的生活方式将逐步展现在福山市民面前。
  

文章标题:山水城市设计中的探索——烟台市福山区仉村新城城市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765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