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中国,大多数农村并不都像党家村、西递村具有传统建筑学聚落研究价值,也不是所有村庄都像华西村、南街村那样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代表中国最大多数的农村应是分布广泛、规模小、经济落后并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逐步被撤并的普遍型村庄。对于这一的现实,规划应袖手旁观还是不惜代价努力挽救?生死观的引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关键词:生死、村庄、规划。
1研究对象特征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个与它相应的概念“农村”,也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演变轨迹。从封建社会到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历经了千年的洗礼,但是与当今中国的城市相比,今天的农村与它最初的聚居形态如出一辙,它们没有明确的范围界定,主要由血缘紧密的族群构成,它们的发展显得缓慢而稳定。
作者在对山西省榆社县的村庄走访调查中,经过抽样研究得出缺少特色产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缺乏设施,发展方向不明确村庄在该地区分布约占75%以上(下文将这类村庄称之为普遍型村庄),因此这类村庄的建设规划采取的空间策略具有普遍意义。针对这类村庄如果通过改善道路交通系统、改善市政生活设施、增设产业用地等规划手段给村庄发展创造条件,会带来一笔无法承受的因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同时村庄分散结构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占用耕地,这一点也有悖于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在作者与同仁编制研究的榆社县新农村总体规划中村镇体系部分,将这些普遍型村庄的布局规划原则制定如下:
在这些普遍型村庄中,对60人以下的自然村必须予以撤并,80人以下的自然村实现有条件撤并,相互间距较近的村庄,要求合并,毗邻城镇或中心村的自然村,要求并入城镇或并入中心村发展范围。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普遍型村庄在远期的发展前景只有两种——或撤,或并。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作为村庄个体的道路会必将走向终结。那么,这些村庄建设的空间规划策略就不应是简单完善空间功能挖掘发展潜力的一般性规划,更不应是大刀破斧的改革性重建。普遍型村庄在远期的发展前景只有两种——或撤,或并。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作为村庄个体的道路会必将走向终结。而这些占据最多数量的同时面临“安乐死”的村庄,我们需要投入最多经历研究的是如何对他们实施“抢救”?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对他们进行“临终关怀”?
2儒家生死观的启发
在研究具体策略之前,作者根据前面章节中的理论研究并结合该类型村庄发展现状,将这种类型的村庄定义为“安乐死”型村庄。“安乐死”并不是对这些村庄的极度悲观态度,恰恰相反“安乐死”十分准确的定义了这些村庄的发展态势。
正如刘维佳省长所讲的那样,“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些边远农村萎缩,一些不适合人居住的村庄甚至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对于那些萎缩村或空心村,无论规划多么好,建设力度多大,恐怕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劳民伤财”
为说明为何将这些型村庄定义为“安乐死”类型。作者在本次研究中想先从儒家思想的死亡观作为论述的起点。
从根本上说,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文化、乐生文化。人世和乐生文化所深切关注的是人的现世的感性生活,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这种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持“生则重生,死则安死”的态度。《论语》中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这段记载说明了儒家大师孔子在“死”的态度上取一种存而不论的看法,但从中也不难看出孔子的真实想法是鬼神的存在和“死亡”的问题比“生”的问题更难以弄清楚,人们不应过多地去考虑“死”及死后的事,而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生”的问题。这也正如在对这些村庄的近期建设规划中,我们不能将所有的焦点都转向当村庄被撤并后我们对这块地如何实施规划:正确的思路应是在他消失的这段时间如何对他进行规划。
3从医学角度探析普遍(安乐死)型村庄规划策略
规划与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他们都要对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诊断:都会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一系列的行动步骤:都会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反馈等等。因此作者在下文中将从医学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解决普遍型村庄(“安乐死”型)村庄空间建设策略的出路。
1、 拒绝“死亡”,非理智的选择
与规划相似,医学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视为“生人之术”、“活人性命”与死亡抗衡的职业。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医学在死亡面前只有一种选择,即不惜一切代价地反对死亡。即使是病人进人了不可逆转的死亡状态阶段,医学也要采取“死马当活马医”的策略,与死亡抗衡到底。从表面上来看,这集中地体现了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对具体的病人来说并非如此。
2、 听任死亡,放弃治疗的理论缺陷
听任死亡的做法与绝对反对死亡的做法相比,虽然在理性.上进了一大步,但是在伦理上却是存在着极大缺陷。这种伦理学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它虽然可以从客观上缩短临终病人的疼痛时限,但是它却缺乏医学人道主义的临终关怀。绝大多数听任死亡的病人都是在无可奈何的心身痛苦中死去,听任死亡缺乏伦理味。
与此相似,对于“安乐死”型村庄,规划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眼睁睁的等待这些村庄“无可奈何的心身痛苦中死去”。在他们消亡的过程中规划将扮演何种角色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内容。
3、 “临终关怀”对于“安乐死”型村庄规划的思考
对于正在消亡中的村庄,规划所能做的最恰当的工作莫过于处理好村庄的近期建设问题。然而,这一点恰恰可以通过医学中的“临终关怀”这一概念的启发,对这类村庄的规划策略作进一步的研究。
举一个临终关怀的例子。英国人桑德斯博士(Dr.CicelySaunders)在伦敦创立了世界第一座养护院(Hospice),这种对临终病人的福利设施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形成了养护院运动。这种养护院的宗旨就是“维护生命的尊严,提倡病人的权利”,除了使临终病人能够得到第一流的现代医疗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精神上、心理上得到最充分的治疗、护理和安慰,帮助病人能以最大限度的充实心情和安静情绪去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临终病人是一种特殊的病人,因此医学对这些病人的治疗、护理,与对一般病人或疾病的其他阶段是有重要区别的。如果不从社会、心理等方面把病人当成一个整体看,而一味采取单纯的治疗措施,只能给病人造成痛苦。从规划的角度来看桑德斯博士也应是一名出色的规划师,因为他从医生的职业出发为临终的患者的治疗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4普遍(安乐死)型村庄建设规划策略实践
圪塔滩是榆社县的一个普通村庄,与大多数村庄一样它具有普遍型村庄的大部分特点。对圪塔滩村所实施的空间策略有。
1、限制建设规模。
圪塔滩村位于榆社县郝北镇。根据村镇体系的梳理划分,该村在远期规划2025年将与与其类型相同的南沟村、赵家村、簸箕凹一同并入郝北村。并建后的郝北村将成为郝北镇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信息的中心,是具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体。并建后的郝北村具有城市和乡村的双重属性,既是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乡村的一个组成体,它一方面接受大榆社县城的扩散和影响,依托大县城发展自身,一方面发挥其农村领域的中心作用,带动附近农村发展。
由此所带来的是规划及政策的倾向。我们通过空间规划手段来实现,郝北村的用地以及经济、人口、政策的增长极核。同时限制即将并入的自然村人口、用地的发展规模,鼓励并引导他们向重点发展的中心镇,也就是现在的郝北村发展。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我们所采取的第一条策略就是限制圪塔滩村的建设规模。
2、微调空间布局。
对于这种“安乐死”型的村庄,大刀破斧的空间改造显然不可行。然而,为方便留守村中的村民的基本生活,以及改善村容村貌做适当空间调整也是很有必要的。由于该村靠近榆洪路(主要县道)大部分村中留守村民在农闲时已开设临街商铺维持生活。因而这个村庄也成为了榆洪上的“驿站”。
由于历史原因该村在村口临街的位置有一处面积不大的闲置地块,在村子的北边靠近山地有几户年久失修的老宅依地形而建。生活在这里的几户村民由于主要劳动力在外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生活巨困。因此作者对这两块地采取了功能空间的置换规划策略,将靠近山地的几户村民搬迁之村口有商业区位优势的现状空地,同时对这几户年久失修的老宅“还林”从而使这一地块成为山上果林的延续。
3、 增设公共空间及健身设施。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这种“安乐死”的村庄人口家庭结构具有以下特点: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打工,一年中在家时间不超过半个月: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业生产人口以妇女和老人为主:村中留守人员老人约占41%、妇女约占35%、儿童约占24%。应对这种情况的村庄建设空间策略,除不再增加居住用地及产业发展用地外,更重要的是改善村庄现有生活设施的改造。
通过对留守的老人、儿童、妇女在村中的生活习惯分析。他们的居住环境急需改善的不是可以进出大型农业设备的“宽马路”,也不是形式优美的联排式住宅。可供公共活动场地,有可能发生交往活动以及可以提供老人散步、儿童嬉闹的晒谷场、村口空地、小巷子、小路、交叉口等场所,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可能更具意义。为改改造这些设施使其具有场所意义。具体空间规划措施有
村口空间:
1)、对村口空地的硬化改造之前泥泞破碎的空间现状。
2)、在村口设置标着性构筑物,使其成为即是构成村口空间的重要空间限定要素又是入村的主要标志。
3)、在硬化后村口广场放一地数量的座椅,垃圾桶等设施,使其能过成为村民们闲暇时的交流场所。
晒谷场:
1) 、在原有晒谷场的基地周边种植适量乔木形成还可以休憩的树荫。
2) 、在场地南北两端设置篮球架,在平时可作为体育活动场地
3) 、在场地内部布置一些攀爬组合、四位蹬力器、坐推器、双人旋转轮等室外健身设施,为老人和儿童提供活动场地。
小路:
1)、改造将原有支离破碎的尽端路,使其在村庄内部形成环路。
2)、小路两侧种植行道树。
3)、对村中上山的小路做硬化处理、解决雨天泥泞不堪的现状。
内部街巷交叉口:(村中交叉口是邻里间的“会客厅”)
1)、村中内部街巷交叉口现状呈现十字交叉口、丁字交叉,或是错位交接形成两个“丁”字口相连形成放大为风车状的小型广场等空间格局,这些空间不同程度的曲折、错位,使得巷道既通畅,又有丰富的景观变化。在这些节点处做适当面积的硬质铺装用以暗示空间的功能性,和可识别性。
2)改善内部街巷交叉口的环境,将现状中影响环境的牛棚、狗舍搬迁。
3)在街巷交叉口的石磨盘等公用设施附近放置桌椅等可供休憩使用的家具,用以促进邻里间的交流。
4、改造村庄贫乏的基础设施。
1)改造原有蓄水池增加容积,提高供水效率。
2)通电改造陈旧且有安全隐患电网。
3)增加通信设置,覆盖无线通信网络。
4)改厨改卫,推广清洁可循环能源系统。
5、小结
上文所研究的村庄类型与临终病人相似:他们都需要家庭的温暖、规划者(医生)的安慰和关心。作为在这类村庄里生活的人,他们需要保持其身份,也有权利对生活做出选择。然而,他们经常遇到的则是“四面冷冰冰的墙壁、态度粗暴厌烦、缺少安慰照料的医生。”。正如临终病人时时伴随着死亡的痛苦,这些村庄的建设也常常会面临着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尴尬。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医务人员)要对这类濒临消失的村庄(病人和家属)抱有极大的同情心,以谅解、宽恕的心情和态度去工作,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以最大的精神支持和希望,使留守村民在以后的生活中仍能保持尊严,选择自己习惯的生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