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西方风格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建造师论文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4-01-03 08:57 热度: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也随之加深。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中国建筑文化的西方风格开始讨论,通过对比阐述建筑的学术价值去分析一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我们应去如何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建筑风格,中西文化,民族特色,建造师论文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也随之加深。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建造师论文发表期刊《云南建筑》由云南省建设厅主管,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云南省设计学院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杂志社设有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和排版中心,云南建筑建筑刊物。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刊。主要刊载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建筑创作、建筑结构、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工程经济等专业的学术论著,图文并茂,力求反映我省地外高原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特点。本刊在刊登优秀学术论文和建设科技信息的同时,还开辟有名人专访、单位介绍及广告宣传专栏,介绍业界名人的创业历程以及企业的形象宣传。

  1. 中西建筑的比较

  1.1 稳定和多变

  14到15世纪,欧洲也步入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但与中国迥然不同,欧洲封建势力并没有建立起统一强大的帝国。封建主的政治力量比较弱。这归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中市民自由的观念。这种观念已经深种在欧洲民众的思想中。反对压制,追求自由,追求世俗生活可以说是欧洲人民的性格。这种本能的叛逆,使封建政权缺少稳固的思想基础,封建势力相对较弱。这时期的欧洲建筑也因为政治原因走上多元多变的道路。

  1.2 模仿与写意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希腊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就是对不同性别的人体分析性;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领悟和感受,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或表现出这种领悟或感受,即具有很强的写意性。中国人也讲究逼真与论证,但须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

  1.3 幻想与理念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了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说“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人在造型方面,使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平面与三度的形体。而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意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可以说,欧洲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一个“实”上,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一个“空”上。

  2. 中国建筑中的西方文化

  2.1 现代主义风格的诞生

  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都市以及对外通商的窗口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现代风格的建筑最早正是在这里诞生。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南京路口落成,大厦10层(局部13层),塔顶高77m,平面为A字型。钢框架结构,顶部设有19m高的金字塔形铜屋顶。从其形式来说,尽管与我们今天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世纪初年的世界最高摩天楼--美国芝加哥蒙特格美力公司大楼(Headquartersof Montogomery Ward,1900年建)形象何其相似,但20年代末在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盛行的上海建成无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它体型轮廓线类似蒙特格美力向上逐渐收缩,腰部及檐口部位仍然有几何图案装饰,整体姿态尚未走出复古式样,但与周围沉重的西洋古典建筑相比,无论体型、构图,还是装饰细部已有大幅度简化,给人清新挺拔的现代感。沙逊大厦的建成标志着现代思潮的开端,它拉开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现代建筑设计的帷幕。

  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衷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派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诸如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汇丰银行(1921—1923)、上海邮政总局(1922—1924)等;哥特复兴建筑有中国通商银行大楼(1893)、徐家汇天主堂(1910)等;中国古典传统复兴的代表作如原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1931—1933)、中国银行大楼(1937)等,以及一些具有中国传统装饰的商业建筑;折衷主义的代表作如有利银行大楼(1913—1916)、王伯群住宅(1930—1934)等;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则有国际饭店(1931—1934)、大光明大戏院(1933)以及许多花园洋房等。

  2.2 新中国的建筑的发展及其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大体上经历了以下的演变过程:

  2.2.1 中国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的出现。

  为迎接国庆10周年,北京建造了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全国农业展览馆等十大建筑。建筑界在批判复古主义之后,曾一度过分强调节约,几乎完全忽略了建筑艺术问题,建筑创作思想沉闷,国庆工程设计激起了建筑界对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的新探寻。

  60年代前期,中国处在经济调整时期,非生产性建设基本停止,建筑创作活动冷落。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进入“设计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建筑设计队伍受到严重摧残,广州的建筑工作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少量建筑活动,在冷寂的建筑创作园地中,广州的建筑师在他们为出口商品贸易活动所设计的一批宾馆、展览馆、剧院等建筑中,在建筑风格的探索上勇敢地迈出创新的步伐。同时,北京、杭州等地也出现了一些格调清新的建筑,如北京国际俱乐部、杭州机场候机楼等,它们和广州风格一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发展的重要转折。

  2.2.2 50年代前期的复古主义。

  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建设的第 1个五年计划。在全盘学习苏联的热潮中,建筑界接受了苏联当时的建筑创作理论,把建筑创作等同于一般文艺创作,把西方现代建筑形式视为“没落的世界主义”文化,把强调民族风格当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把“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提到建筑创作方向的高度来贯彻,从而掀起了创造民族形式的热潮。在北京陆续建造了友谊宾馆、三里河办公大楼、亚澳学生疗养院等建筑。在其他城市也出现了重庆大会堂、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组群等建筑。这些建筑基本上沿袭着20~30年代的古典式手法,以局部应用大屋顶为主要特征。

  2.3 多元风格。

  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建筑事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城乡建设、特区建设、旅游建设、高层建筑建设等蓬勃开展。短短几年间,在建筑风格上涌现了不少新事物。广州白天鹅宾馆以高低层结合的优美体型和浓郁的岭南风味中庭,继续推进着广州风格;上海龙柏饭店以协调的环境、新颖的造型和地方特色的和谐融合,呈现出上海风格的新姿;北京长城饭店、香山饭店以崭新的现代格调或清新的乡土气息,突破了北京风格的原有模式。这批建筑在现代化水平和现代设计手法上展开了新的一页,出现了新颖的建筑形体和组群构成,运用了玻璃幕墙、齿形墙面、透光大厅、旋转餐厅、景观电梯等新的构成要素。

  3. 结论

  中国现代建筑与西方经过了两度对接:以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波及国内为发端,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进程不仅因战乱出现过明显的时间断裂,也因政治、经济等原因几度起落。他将“对接”期锁定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第一代留学归国建筑师的执业阶段,以及1990年代经济体制转型之后当代本土建筑师的创作活动。而“对接”意味着充分的信息共享、相互理解和同期的平行发展。有着相近教育背景的‘官派留学’建筑学者的群体构成是为第一个‘对接’时期存在的前提。他们大多在美国的著名学府接受了正统的现代建筑学教育,庄俊、梁思成、童寯等中国第一代建筑大师均在此列。巴黎美院的教育系统不仅对美国的建筑学发展影响深远,也经由同期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学者传入国内。直至我们80年代进入大学时,依然能从前辈的教育中感受到这一点。从这一点上讲,中国现代建筑的起源不仅与欧美一脉相承,其同期的建筑活动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文章标题:浅议西方风格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建造师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2002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