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文分析了工业时代由于城市建设学科专业分科化,带来城市系统中要素的分离需要整合,从而提出城市要素三维形态整合的城市设计机制, 然后研究整合机制的层次, 整合机制的运作和整合机制下的城市设计内容。
【关键词】城市设计,系统整合,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人们回过头来,发现很多地方整体环境质量并不如意,主要表现在城市要素之间不够协调,城市文化与自然特质没有充分表现,城市特色渐渐消失。我国的城市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交通、生态等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对优化城市环境却显得力不从心。规划与工程设计(建筑、景观和市政交通)之间存在着一段很大的真空。当城市建设从追求数量到进入追求质量(或质量、数量并重)的阶段,人们越来越多开始关注整体形态的完善,环境品质的优化、城市活力的提升和特色的塑造,城市设计也逐步得到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将规划与设计视为一体,规划过程中虽然也在不同程度上考虑形态设计,所谓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始终,城市设计没有独立的操作体制,然而对于
一些重要的城市或城市地区,规划、建筑界逐渐意识到切合我国建设需要的城市设计操作是有益的、必要的,从学术界、政府主管部门和开发机构也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如上海浦东陆家嘴cBD、深圳福田中心区,还有其他很多大学城、滨河区域等都进行了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或咨询,同时我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也作了大量的城市设计实践。
一、城市设计是时展的需要
工业革命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使城市发展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弗兰普顿把处于这种发展阶段的城市称为“有限城市”①。在“有限城市”阶段,城市功能不复杂,环境建设的相关工程简单, 专业工种没有细分,建筑师往往承担城市建设中的各项设计工作,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既是建筑师,又是雕塑家,还能设计广场和道路。设计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城市整体视觉形象的控制上,使当时的城市环境形态得以保持良好的秩序,体现出一种和谐性和整体性。
l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和社会的经济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市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变,工业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人口不断增长、规模急剧扩张。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出现了地面、地下和高架的汽车、轨道交通;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摩天大楼层出不穷;市政方面,供水、排水、电力、电讯、供热和供气等设施相继出现与完善。城市建设的各个系统在技术与理论上不断发展,形成相应的专业与学科,包括建筑学、景观学、道路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等。专业的分工和发展还促使管理系统的分离,城市各系统越来越独立,甚至形成各自为政的权力范围。建筑设计专业局限在基地红线范围内设计建筑,景观专业仅对城市开放空间从事景观与园林设计, 至于道路、桥梁、市政和地下工程等专业设计更是以其工程技术目标为单一的价值取向。这些专业设计所建成的城市构成要素往往无视整体环境,各自为政的专业设计组合只能使城市环境形态成为无序、混乱的拼凑,当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相距甚远。
现代主义以“雅典宪章”为代表的规划思想是工业时代追求理性、强调学科专业分工主流思想的产物,追求严格的功能分区、树状分级结构等。虽然这种思想和方法对于当时解决城市发展诸多问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后工业时代,人们追求学科的综合、交叉和渗透的思想逐渐为科学界所接受,对于过细的学科专业化的分离提出质疑。
实际上,真实世界生活中的所有课题,都是处于相互重叠的复合状态,城市也一样,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复合体,既有确定的有序的一面,也有随机和无序的另一面,既有可度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无法度量的因素,系统中的各要素是互相渗透、混合重叠的。由不同专业设计的城市要素,无法实现城市这个复杂系统的有序运转,也不能满足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环境和谐统一性的追求。城市规划是二维的,无法全面地将三维的不同专业的工程设计进行整合,为此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势在必行,可以从观念层次形成各专业共享的环境价值观,从操作层次成为二维的城市规划向三维的专业工程设计过渡的桥梁。现代城市设计是后工业时代建立有机的、立体的、网络城市大系统发展的需要,是城市适应以人为本,促进功能交混、形成丰富多彩生活特征的需要,也是为了创造宜人和谐环境的需要。
二、城市设计的机制一一城市要素三维形态整合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作的各种处理和艺术安排”。③城市设计研究城市形态(实体和空间)己为大家所共识,但对城市设计的内容和如何操作等许多问题,还存着不同的理解,很多人将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等同起来,仅以美学为依据进行形态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界线不清, 以为将规划中的建筑请建筑师做深入一些就是城市设计。以上各种看法的差异是由于每个人所处的背景不同,政府主管、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从各自的目标和工作经验出发,得出不同的理解是必然的。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观念、思想、原则应该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城市设计作为一个操作层次,与规划阶段有一定联系,但具有独立性的认识已逐渐受到重视。城市设计的操作如何与详规、建筑群设计、景观设计区分开来,是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这就得研究城市设计的实质,也就是城市设计的机制。
机制的概念,原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的原理,后来生物学、医学通过类比借用了这个词。现在关于机制的概念已扩大到各个领域,他是指事物内在工作方式,包括事物结构组成的互相关系。阐明事物的机制,意味着对其认识从现象的描述进入本质的说明。研究城市设计的机制应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研究国内外实践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国内的设计实践。目前实践中的城市设计工作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1.背景研究,理解作为设计重要依据的城市规划,对设计范围及其周边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特别要寻找基地的环境资源;2.确定城市设计目标,根据设计目标,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行为、自然生态、技术条件和视觉艺术理论等建立城市形态,这是个创作过程;3.依据经过论证确定的城市形态发展模式,制定设计准则(或称导则),以指导下一层次的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市政、交通设计。在这三阶段中,最核心的是第二阶段,是城市设计特殊性的所在,这阶段创作过程的关键是城市要素的三维形态整合。美国伊利诺大学张庭伟教授在“城市高速发展中的城市设计问题:关于城市设计原则的讨论”一文中提出:“从某种程度而言,城市设计的精髓就是处理互相的关系。”④
城市这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各种城市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有其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存在的意义,不会象雕塑作品可由艺术家畅想创作,城市设计的创作主要建立在要素的关系组合上,城市的多样性、有序性、和谐性来源于要素的组合。因此研究城市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创作机制。早在1953年,英国F·吉伯德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中指出:“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是将不同物体联合,使之成为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指的物体即城市要素。美国城市设计学者 Gerald crane在《城市设计的实践》中也指出:“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组织中各主要要素互相关系的那一级设计”。⑤
城市设计强调三维整合,这是因为城市要素的存在是三维的,城市设计涉及和指导的工程设计也是三维的。当城市尺度很大时,二维性就被突显,例如总体城市设计、很大范围的局部城市设计,可能二维形态的研究占主要地位,但是对其节点和重点区域进行三维设计仍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二维是三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三维形态整合的一部分。
三、整合机制的层次
整合是个宽泛的概念,城市要素在复杂的大系统中形成不同层次的整合关系,一般可分为:实体要素整合,空间要素整合和城市区域整合。
1、实体要素整合
城市实体要素包含:建筑、市政工程物(如桥梁、道路、天桥、堤坝和风井等)、城市雕塑、绿化林木、自然山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对城市的景观有着极大的影响。城市要素是城市功能的需要,不能回避,应认真处理,使其整合。要素本身对于景观来说,不存在优劣好坏,正像色彩一样,没有一种色彩是难看的,关键在于要素存在的形态和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各城市为了优化交通建造了很多高架、天桥,的确绝大部分与周围建筑和环境不相协调,但不能认为天桥、高架必然破坏景观,这是因为我国的天桥等都是由市政部门设计的,没有经过城市设计预先进行整合设计,世界上高架、天桥与建筑、环境协调统一的例子很多,例如日本新宿的高架路成为立体化城市的有机组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日本北九洲火车站前广场的二层步行系统和三层轻轨高架良好地整合,也形成优美的城市环境。这些都是城市实体要素三维形态整合的结果。
2、空间要素整合
城市空间要素是人们赖以生存、进行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环境。空间要素包含:街道、广场,绿地、水域……,要素的整合涉及:地,上与地下空间、 自然与人造空间、历史传统与新建环境、建筑与公共空间、建筑与交通空间等。空间要素整合以城市公共行为为主要取向,当然也受经济、生态和美学等因素的影响。公共行为是城市活动的总称,是城市空间整合的主要内因与依据,正像美国城市设计理论家林奇所说:“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
巴黎市中心的中央商场地区改造城市设计是一个地下与地上空间整合的佳例。上世纪六十年代, 由于该地区的市场衰败,环境差乱,政府决定进行综合改造。基地东北侧有中世纪的教堂,地下有二条地铁交汇的枢纽。城市设计将地面留作绿色广场,避免对古教堂的干扰,地下开发四层商场,与地铁枢纽站连接;在东侧中间设计了一个3000深l3.5m的下沉广场,作为地面与地下联系的公共空间,既是地下商场的主入口,又解决了商场的自然采光要求。建成后这里成为集交通、商业、文化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很好地整合了地上和地下空间,十分关键的手段是运用了作为地下公共空间的下沉广场。在这个改造设计中还进行了新环境与老建筑环境的整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整合。
3、区域整合
这里主要针对城市内的区域,它是指在功能或形态方面具有某种特质,由若干物质与空间要素构成的复合体,是扩大了的城市空间。区域整合包括: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整合,区域与城市整体的整合。
当前由于对生态的重视,很多城市十分关心水域环境的保护与开发,人们逐渐意识到,以景观为目的规划朝综合取向的城市设计转变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在滨水环境的城市设计中,注重堤坝与市民活动空间的整合,促使防洪与亲水休闲功能的兼顾;强调绿化与人工设施的整合,力求在保证江滨公共使用的基础上增加支持活动,提高活力;重视桥梁与周边建筑和环境的整合,避免自成体系的通病。以上这些都是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的整合,实践中的很多设计往往遗漏了区域的整合,把河流、水体看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考虑水环境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与周边区域建立联系、进行整合,以使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促进周边地区的繁荣。
世纪初刚刚建成的柏林联邦政府区域市设计是区域整合的典范,德国政府为了迁都,决定在原来古典主义的国会大厦周围建设新政府区,1993年国际竞赛从800多个方案中选出舒尔特斯(Axel Schultex)和弗兰克(Charlotte franL)合作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基地位于施普雷河湾、东西柏林的交界处,设计将总理府、议会办公和大会堂等功能组合成宽100m,长1500m的建筑群,跨越河流,称为“联邦纽带”,象征联系东、西柏林的桥,整合曾被历史分离的东、西柏林,整合被河道分割了的城市区域。
整合的层次是相对的,在具体的设计中都是各种层次整合的综合,当然会有主有次。柏林联邦政府区的城市设计,重点是区域整合,同时进行了新老建筑的整合,将新建筑群围绕国会大厦建造,国会大厦输入玻璃圆顶等现代元素,促使互相协调,另外,设计中还将建筑群自由地融人城市中心绿地,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地整合。
四、整合机制的运作
城市设计整合机制有其自己的运作方式,包含四方面的内容:深入研究要素;让要素开放、促使要素互相渗透、结合:寻求要素的整合方式和结合点设计等。
1、深入研究要素
分析要素在城市中的定位、功能和形态的可能性,是要素整合的基础。乔纳森·巴奈特关于“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不设计建筑”的名言⑤,指的不设计建筑不等于不研究建筑。为了整合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对相关要素,包括建筑在内进行分析,预测其功能的可能性和形态的可能性。在步行商业街的城市设计中,应对街道、界面建筑、服务后街、出人口和绿化广场等每个要素进行研究,以建筑为例,首先要研究商店的业态特征与分布,以及适应业态变化的建筑布局;同时还要探讨适应房产市场需要的上部建筑功能,附合街道空间良好比例与尺度的建筑高度,商店进货与顾客分离,以保护传统建筑为目的的新老建筑结合,入口处建筑形式, 以及丰富街道空间并拓展商业经营面的界面处理等等。只有在对建筑要素的上述分析后,才能研究与其他要素的整合方式。
2、让要素开放,促使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结合
城市的要素,无论是建筑、公共空间或道路等,本来就是开放的、互相联系的,自从城市建设的专业细化,设计要素的专业都将自己设计内容的周边条件封闭起来。城市绿地、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之间均以红线为界,井水不犯河水,只求自身的完整性;滨水绿带为了避免公共性被侵不准建设功能性的建筑;天桥只能作为步行交通使用,不允许建筑功能介入等等。然而信息社会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冲击这种封闭,越来越趋向开放的网络系统演变,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开放反映在空间形态—上要素与要素之间互相渗透、要素与城市空间互相渗透,这已成为现代城市形态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城市广场建到建筑屋顶上,建筑中庭成为城市广场,火车站厅与城市广场融于一体,城市过街天桥的楼梯与建筑中庭大踏步共用,建筑架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至于建筑敞廊作为滨水灰色公共空间更是常见。以上现象在当今的很多城市中已屡见不鲜,这些城市空间的互渗也是城市设计师、规划师和建筑师进行城市要素整合的结果。
城市设计面对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首先要促使要素开放自己的界限,为空间渗透创造条件,当然这过程会冲击原来各要素及其专业的传统研究和设计内容,甚至会涉及到相关的规范,例如土地的“空权”问题。同时城市设计应在要素开放的基础上推进它们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以达到城市机能的高效性和景观的宜人性。要素的开放和渗透还反映在要素所处的用地上,在可能的条件下,在城市设计范围力求空间重叠,如上海静安寺广场与静安公园分属二个业主,经城市设计与双方协商,将广场上半地下商场的屋顶让公园绿地延伸到其上,堆土成丘,使公园绿化增加0.44公顷,无论对公园还是广场的景观都有增无减,达到了双赢;要素开放、渗透还表现在用地的各种指标,包括容积率、绿化率和覆盖率等,在城市设计范围内统一平衡,不强调每块用地平衡。无论静安公园与静安寺广场红线界限模糊,还是用地范围指标统一平衡,都是为了城市环境的大手笔创造。
3、寻求要素的整合方式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很多子系统组成,子系统的不同形式组合能产生无限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城市作为有机的大系统,要获得1+1大于2的效果,必须研究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要素的整合依据来源于城市的公共行为,他包括认知行为和活动行为,认知行为在景观整合中研究较多,涉及到环境的和谐统一性;活动行为是指市民各种活动方式,例如通勤、购物、旅游、休闲、广场文化活动、节日庆典、交通流动、服务供应等,涉及到环境的效率。整合是创作过程,也是多种方案比较过程, 既有逻辑思维,又有形象思维。
浙江临海崇和门广场⑥,位于市中心,处于老城与新区的交界处,占地8.5公顷。为了提高广场的活力,决定在广场上将休闲与商业、文化娱乐功能结合,西半部建休闲旷地广场,东半部建造具有购物、娱乐功能的建筑广场,二者如何组合直接影响广场的整体形态。通过分析各种组合的可能性,包括两广场的高差研究、相临边界的关系、建筑形态和过渡体的组织等,寻求整合方式。最后采用高差4.8m的高低广场做法、曲线踏步与圆形建筑呼应,并设置方塔将上下广场和北侧东湖统一于一体。
4、结合点设计
城市设计在整合过程中,要素之间的结合点设计极为重要,他是城市要素统一、渗透、结合的节点处理,也是城市设计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结合点设计必须对节点的相关要素或系统进行可能性的分析研究,必须深入到要素的内部,例如在城市密集的 CBD区域,要建立二层步行系统,城市设计就得研究步行系统所涉及的建筑,研究建筑第二层的功能特征,促使它公共化、开放化,根据跨路天桥的布置位置确定联接点的位置和标高,以及垂直交通可能布置的方式,如果已明确业主,可以与建筑师详细研究,如果没有业主对象,就得凭城市设计师的职业实践经验,对城市发展的综合分析预测。结合点设计必须是三维的,在保证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应有弹性,最后还得变成建筑设计和市政设计共同遵守的准则。结合点的选定应根据城市设计的范围而区别,局部地区城市设计可能是上述二层步行系统与建筑的结合点,也可能是地铁站枢纽综合体、滨水区堤坝与公共活动广场的结合点、新老建筑环境结合的过渡区、作为地下与地上空间联系的下沉广场等;总体城市设.计的结合点是以城市系统的结合点方式出现,往往是城市的节点,例如区域中心,与周边地区密切联系的商业街,重要的城市广场,交通枢纽等,这—层次的结合点往往是局部地区城市设计的对象。
五、整合机制下的城市设计内容
城市设计内容通常也称城市设计要素,它区别于城市要素。国内外的城市设计论著有不同的说法,目前我国的实践中一般都根据美国城市设计师哈米德·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The Urban Desi8n Process)一书中提出的城市设计八要素,进行操作:
1.土地使用(Land use)
2.建筑形式与体量(Buiding form and massing)
3.流动与停车(circulation and Parking)
4.人行步道(Pedestrian ways)
5.开放空间(Open space)
6.标志(Signage)
7.保存维护(PresetvatiOn)
8.活动支持(activity support)
这八要素作为城市设计内容能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区分开来,但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碰到很多问题,在这里提出来商榷。
1.土地使用是二维规划的概念,城市设计在研究二维土地使用的基础上,更强调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功能复合和空间布局的立体化,如果延用“土地使用”概念很难推进以上空间特征的实现。
2.开放空间,传统的开放空间包含开敞和公共二层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空间的这二个概念已逐渐分离,现代化城市很多空间具有公共性,但不一定开敞,例如地下步行街,中庭式的城市广场等,我以为开放空间应强调公共性为宜,故建议采用公共空间。
3.标志,对于城市的景观和功能都很重要,但对城市形态整合、确定城市整体形态不是直接发挥重要作用,很多城市设计做了也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它与城市灯光夜景的性质差不多,可以不在城市设计阶段设计。
4.保存维护,主要是针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他对于城市文化的认同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人类对生态观念的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也受到广泛关注,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山水都是城市的资源,它们都对城市形态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我们以为如果将保存维护的概念扩大到自然与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活动支持,对于城市空间的形成十分重要,但他不是城市形态设计的本体,是影响城市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活动支持属于城市行为范畴,与城市美学原则、生态原则、社会因素等均属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是城市设计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不是城市设计内容的本身。
6.八类要素中涉及景观方面的有建筑形式与体量、标志和开放空间等,但天际线、视觉通廊、城市人口标志等均未列入。城市景观的这些内容都是由城市多个要素组合而成,例如天际线,是城市竖向构成物,包括建筑、构筑物、山体、林木等要素共同构成, 单以建筑所形成的天际线是不完善的。我国近年来的城市发展对景观十分重视,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景观对城市整体形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国情,将景观以独立系统作为城市设计内容,对城市形态的完善会提供有利的前景。
根据以上分析,胥瓦尼的城市设计要素并不完善,全面。
根据前文对整合机制三个层次的概括,可以认为:空间要素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实体要素在空间要素内组合,空间要素是实体要素的载体, 同时空间要素的组合又形成区域,为此以空间要素层次组织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能较全面地,更确切地实现城市设计的整合机制。在这个概念下,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建议将城市设计内容(要素)归纳为五个方面:
1.空间使用体系
包括:三维的功能布局和使用的强度。
2.交通空间体系
包括:车行交通、轨道交通、步行交通、停车、换乘等。
3.公共空间体系
包括:广场,公共绿地、滨水空间、步行街、二层步行系统、地下公共空间、室内公共空间等。
4.空间景观体系
包括:空间结构、城市轮廓线、高度控制、地形塑造、建筑形式、地标、对景、城市(或区域)人口处理等。
5.自然、历史资源空间体系
自然资源包括:自然山体、自然水体和自然林木等。
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建筑、历史场所和历史街区等。
以上概括的城市设计内容,对于具体的设计项目而言,不一定所有内容都要进行设计,应根据项目的特征和城市设计的目标、取向,对设计内容进行取舍。
当前,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大好,我们应该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坚持理论研究,为建立适应国情的城市设计体系添砖加厕
参考文献:
①王建国著《城市设计》。
②喻肇青《环境的生长一一从城市到社区的都市设计实践经验》。
⑤卢济威、王一“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的必然性和背景”《安徽建筑》2002.6。
④刘 捷博士论文《城市形态整合研究》。
⑤郑 正“论城市设计的阶段内容与编制”《城市规划汇刊》1 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