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城市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住宅小区规划中空间环境质量、老龄化以及网络科技对小区规划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建设绿色生态小区的任务、要求和措施。
关键词:住宅小区环境;可持续发展;老年住宅
一、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巷道改造引发的噪声污染
城市再开发时打通巷道,或将不通车的人行小道拓宽,变成随时可通机动车的小区道路,使城市交通大量引入住宅小区内部。这种做法虽然从一定程度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现有主次道路的交通拥堵状况,方便了少数有车一族,但却影响了许多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噪声和汽车尾气等影响了他们的睡眠质量和空气质量,夏季开窗多时更为突出。
2.部分原公建设施被拆除后没有再建
例如原有的小学校、幼儿园、公共澡堂被拆除,再开发后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再修建相应的配套设施了,打乱了原来居民的生活秩序。
3.对老年人住宅及配套设施考虑很少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但现在开发商却大量推出高标准,大面积的住房,对老人专用小户型住宅,老人和子女邻近居住或共同居住的户型及配套设施问题考虑较少。
4.对商业环境的影响缺乏控制
小区内商业用房过多过滥,饭馆、家庭旅馆、家庭美容院、家庭英语辅导班、婚姻介绍所等等各种各样商业气息充斥小区,虽环保、城建、工商、社区多头管理,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带来了较大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5.小区生态环境单调
由于小区园林绿化大多是草坪加灌木及少量的树木的模式,原有地被植物在重新绿化时一般全部被铲除,使得植物物种和群落的多样性被破坏,植物种类的单调易引发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和植物病虫害的爆发。
6.住宅建筑的不合理
包括户型比不合理、设计不合理等。大量150平方米以上的大面积住宅;高达5.6米起居室的跃层式住宅;住宅装修改造之风盛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污染和不可持续发展。
7.住宅小区建设突破了环境承载力且科技含量较低
小区内固体、液体及气体垃圾的处理消极被动;雨水收集利用、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率很低;太阳能技术利用不多,智能化小区就更少。
8.小区空间环境品质不高
有些地段好的小区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部分中心绿地面积虽够,但儿童活动设施缺乏,功能性、亲和性差,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缺乏人文性和地域性特征。
二、宜居城市对住宅小区的要求
作为宜居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住宅,适宜人居住的环境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好的物质环境;二是好的人际环境;三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一个宜居城市要以人为本、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既要满足人们居住、出行、上下班、购物、安全、舒适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审美和陶冶性情的需要。
1.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既要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更要满足未来环境、生态和节能发展的需要。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起为所有居民提供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交流文化及满足其精神需要的居住环境。
3.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即具有先进技术经济指标及信息化的经济结构和保值、增值的经济能力。
三、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建设措施
1.重视住宅小区空间环境质量
改变传统住宅小区的规划原则,避免把空间环境布置作为设计的副产品或点缀的旧模式,而应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规划阶段,作为小区规划的核心。包括:
1)尽量减少巷道改造对居民的影响。2)处理好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及和谐的问题。3)住宅小区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概念,还是文化概念。其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应将小区的历史信息加以鉴别和吸收,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小区文化。
2.配套完善公建设施
拆除原小区的公建前,有关部门应充分与居民沟通,让居民对规划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哪些项目可以附建、再建或不再建,并协调各方力量,尽量保证满足或超过原有小区公建的使用功能,不要让居民生活因居住不便而遗憾。
3.当地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严格限制住宅小区内商业项目的安置,居民不得随意改变住宅的用途等。
净化住宅小区的居住功能,以免多头执法管理的尴尬,影响大部分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4.创建绿色生态小区
1)绿色住宅系统
绿色建筑即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为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在建筑安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
2)绿化系统
改变以草坪为主的简单的图案化绿化模式,尤其在北方缺水大城市,应多植树木,减少绿化用水量,并且多树种搭配,养护更容易,遮阳挡风沙效果比草坪好。再辅以灌木、花卉等绿化植被,形成有良好使用效果的绿化景观系统。
3)能源系统和水环境系统
合理利用太阳能、小型风力发电、地源热泵等。合理规划组织小区的日照、通风、绿化遮阳,改善小区环境的微循环。加大中水回收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的推广。
5.网络科技对住宅小区的影响
由于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影响,家庭办公一族的增加,长时间居家工作对住宅小区的环境品质也要求更高。
6.增建中小户型住房和老年人住宅
日前,国家也已出台政策,要求增加90m2以下的住宅供应量,限制豪华大面积的住宅,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借鉴国内外经验,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小区内应规划建设一定比例的、适合当地情况的自助性型老人住宅、介助型老人住宅等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城市,在创建宜居城市时标准会有所不同,但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不变的。创建科技环保、健康舒适、信息通畅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也是建设和谐友好社会的重要内容。
7、结语
城市的城市再开发在许多地方正紧急的开展着,改造后的城市在迅速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对小区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对宜居城市的住宅小区规划建设提出相应的措施。探讨如何提高小区的空间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以及有利于自然能源的开发和节能,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从重视内部环境到重视整个空间环境上。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城市新理念.品味“宜居北京”http://www.sina.net.2005-03-03.
[2]汪维,韩继红,安宇.绿色住宅技术集成与示范[J].住宅科技,2006(3):16.
[3]李湘洲,才东明.住宅与小区建设.21世纪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