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16 17:26 热度:

  摘要: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普遍使用水泥混凝土来做为基本材料。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路面的介绍、及其种类并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以及质量控制,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来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公路建设,质量控制
  
  
  路面水泥混凝土是指满足混凝土路面摊铺工作性(和易性),弯拉强度耐久性与经济性要求水泥混凝土材料。根据材料组成,路面水泥混凝土分为:普通路面混凝土(也称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等。目前,采用最广泛的就是就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缺点
  普通混凝土(亦称无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路面是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或角隅)外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一)强度高、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和抗磨耗能力。在实验室配置符合要求的高强度混凝土比较容易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稳定质量水平较为困难,一些在普通情况下不太敏感的因素,在低水灰比情况下会变得很敏感,这就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化并且要根据变化随时调整配合比和各种工艺参数。由于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所以它经久耐用,一般能用20—40年,而且它能通行包括履带式车辆等在内的各种运输工具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存在一些缺点
  一般混凝土路面要做许多接缝,这些接缝不但增加了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接缝又是路面的薄弱点,如处理不当,将导致路面渗水,导致路面板边和板角处破坏。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后,开放限制困难,修补的工程量大,且影响交通,这对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很大困难。
  二、对混凝±面层用材料的要求
  修筑水泥混凝土面层所用的混合料,比其他结构物所使用的混合料要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它受到动荷载的冲击,摩擦和反复弯曲作用,同时还受到温度和温度反复变化的影响,面层混合料必须具有较高的抗弯拉强度和耐磨性,良好的耐冻性以及尽可能低的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水泥是混凝土路面的重要组成材料,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特重,重交通等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优先采用旋窖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使用旋窖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
  水泥,中、轻交通的路面,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冬季施工有快凝要求的路段可采用R型早强水泥,一般情况采用普通型水泥。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选择混凝土拌和场地
  根据施工路线的长短和采用的运输工具。混凝土可集中在一个场地搅拌制,也可以在沿线选择几个场地,随工程进展情况迁移,拌和场地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使混合料的运输最短,同时拌和场还要接近水源和电源,此处,拌和场应有足够的面积,以供堆放砂石材料搭建水泥库房。
  (二)基层的检查与整修、补强钢筋网加工安装
  面层摊铺前提供不少于足够滑模施工1O天的合格基层并使用合格的基层料重铺,重做封油层,对基层上产生的非扩展性温缩,干缩缝和二级公路的纵向施工缝引起的沥青封层反射缝,面积较大的基层破损,用小碎石沥青表处找平压实。对局部封油脱落采取局部补封油,使表面平整,对基层断续的纵向缝,先灌沥青密封,再粘贴油毡,并在纵向缝的整个混凝土面板内,距板底、增补强钢筋网,补强钢筋网到端部的距离不短于5m。
  四、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多按一个车道宽度进行施工,这样有利于控制面板横向坡度和平整度,施工方便,有时也利用一侧基层或已建成的混凝土车道作为运输混合料的通道。
  (一)边模的安装、传力杆设置及接缝
  在摊铺混凝土前应先安装两侧的模板,并根据设计图纸样定出路面中心线和路面边缘线,并检查基层顶面标高和路拱横坡度。标高和横坡的偏差超出允许值时,应整修基层,模板宜采用钢制的,长度为3m,接头处应有牢固拼装配件,装拆应简易。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面板厚度相同,模板两侧用铁钎打入基层固定,模板的顶面应与混凝土面板顶面设计高度一致,模板底面应与基层顶面紧贴,局部低洼处要事先用水泥砂浆铺平充分捣实,无钢模时,也可采用木模板,但厚度宜在5cm以上,当采用机械摊铺混凝土时,安装前先对轨道及模板的有关质量指标进行检查和校正,施工时必须经常校验,严格控制,模板内侧应涂刷肥皂液废机油或其它润滑剂,以方便拆模。当两侧模板安装好后,即在需要位置设置传力杆的位置上设置传力杆,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胀缝传力杆的做法,一般是在嵌缝板上预留圆孔以便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铁制压缝板条,其旁再放一块胀缝模板,接传力杆位置和间距,在胀缝模板下部挖成倒U型槽,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钢筋支架上,支架脚掐入基层内。接缝是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接缝施工质量不高。因此,应特别认真的做好接缝的施工,纵缝采用三种方式设置,一是在模板上设孔,立模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拉杆穿在孔内,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拆模较费事;二是把拉杆弯成直角形,立模后用铁丝将其一半绑在模板上,另一半绕在混凝土内,拆模后将外露在已浇筑混凝土侧面上的拉杆弯直;三是采用带螺丝的拉杆,一半拉杆用支架固定在基层上,拆模后另一半带螺丝接头的拉杆同埋在已浇筑混凝土内的半根拉杆相接。横向缩缝可采用混凝土硬结后用切割机切割或在新鲜混凝土上以压入的方式修筑。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构造物的衔接
  相邻部位与一般路段有所不同,这些部位混凝土路面往往发生跳车现象,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以及路面的寿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则是由于这些部位的差异沉降所致,防治原则,一是减少这些部位的基础端施工后的沉降量,二是加强和提高路面整体的耐久性。
  1.混凝土路面与沥清路面相接。在混凝土路面和沥清路面相接处,由于沥清路面难以顶住混凝土面板末端的水平推力,因而首先沥清路面的一端,然后在混凝土路面的一端发生损坏,此处由于沥清路面与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沉降不同,使得接头处变得不平整,引起跳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浅谈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892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