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监督管理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1-03-17 17:13 热度:

  摘要:随着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投资项目的实施,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和人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与之相关的工程质量的好与差、优与劣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为此,只有把好工程质量,才能确保建设方和居住方双方的利益。本文是结合作者经验写出此文,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监督;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随着建筑市场的变化,建筑施工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建筑市场也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因此,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质量问题,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命运、职工未来,质量管理的水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命运。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施工项目优质、高效地达标移交。
  1.1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对项目施工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1.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1.2以项目团队成员为管理核心
  建筑施工企业在组织工程项目施工时,几乎所有的资源都会固化
  在最终的工程产品上,移交给业主。但是,人力资源却是例外的。相反,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的锻炼和积累,项目团队成员会变得更加成熟,这也正是企业获得项目经济效益之外的收获。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包括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提高等等,这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1.1.3以预防、预控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1.1.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1.1.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1.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因素
  在工程项目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格予以控制,是保证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1.2.1人的管理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直接或间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都将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人,作为控制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的使用,应该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诸多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1.2.2机械设备的管理
  机械管理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管理。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1.2.3材料的管理
  材料管理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对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最好是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效果。
  1.2.4方法的管理
  方法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
  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的控制。其中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三大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成本。为此,在制定施工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1.2.5环境的管理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管理,比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技术环境,施工现场作业面大小、劳动设施、光线和通一讯条件等作业环境,以及邻近工程的地下管线、建筑物周边环境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对材料和构配件、设备辅以良好的保护措施,有利于保证工程的文明施工以及保护产品。恶劣的气候条件,将使保证工程质量增加许多困难。例如,地下水位高的地区,若在雨季进行基坑开挖,遇到连续暴雨或排水困难,会引起基坑塌方或地基受水浸泡影响承载力等,在未经干燥的条件下进行沥青防水层施工,容易产生大面积空鼓冬季寒冷地区工程措施不当,工程会受融冻而影响质量。因此,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的保证。
  1.3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明确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
  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1.3.1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各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1.3.2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设计变更有手续,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1.3.3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检验等。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从工程建设实践和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管理经验中证明,工程质量贯穿在建(构)筑物的整体寿命中。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又是工程质量监控的重点。
  2.1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及特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突出表现
  2.1.1政府监管越位、缺位、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法制观念淡薄、执法不严、管理意识和法规意识偏低。有些建筑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层层转包,建设单位的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盲目追求施工进度和节约成本,给建筑工程留下很多质量和安全隐患。
  2.1.2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工程施工队伍专业水平不高、施工经验不足,大包大揽一些力所不能及的项目及盲目转包。
  2.1.3竣工验收把关不严,不按行业规范验收。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工程开发企业、工程施工企业回避有资制的竣工验收机构的验收,以自检代替竣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施工单位和开发商处于验收的主导地位,没有监督机制的制衡,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1.4部分施工单位企业内部管理薄弱,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专门从事质量监督验收的专业人员,或者有专业人员但没有强有力的控制权和质量否决权,规章制度、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等形同虚设。
  2.1.5施工企业人员素质偏低、责任心差、施工人员流动性过大、责任界线不清等因素都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1.6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从源头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大问题。一些施工企业有意识的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偷梁换柱,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降低成本。
  2.1.7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法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和管理。市场行为不规范造成了建筑市场混乱,突出表现在:无证或越级设计与承建;施工企业将承建的工程层层转包或以包代管;建设单位在招标中肆意压价,或将工程肢解后分包给多个企业施工,管理混乱、各自为政,严重的影响工程质量;施工企业以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
  2.1.8以速度压质量。一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应该是力求均衡,不能盲目追求速度,把何时报喜作为进度改变质量的理由。但是,我国目前的建筑业的通病就是存在着一味追求速度,而不顾工程质量,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倒记时施工或某日有哪位领导检查,迫使施工单位打破常规“人海战术”不论什么样技术水平、不论什么工种一起上、颠倒施工程序、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检验严重被忽视,一切以进度为第一,质量问题突出,并累计质量隐患,给进度开绿灯,质量就成了休止符。
  2.2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对策
  2.2.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监督管理的告知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监督执法的社会及行业内的高透明度,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项目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和鞭策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和施工等受监督单位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规则约束性,使其自觉规范质量行为,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2.2.2建立全方位的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加强监督执法的科学性。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全方位的集体监督机制,监督人员应持证上岗。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2.2.3建立预先预警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和谐服务严格执法。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预警,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尽最大可能控制在最小范围。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2.2.4建立行为监督与事实监督并重的质量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事实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并特别注意工程建设各方的衔接部分的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以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划清各方衔接的质量界限,分清责任,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对于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除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提高全体建设单位的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工程质量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充实必须的测试手段。提高工程质量,不能满足于部标、国标的要求,要按照国际标准来衡量,这样在国际市场中才会有竞争力。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是通过人来掌握的,如忽视了对建筑工程质量和信誉切切相关的以人为本的技术质量创新-即企业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必然造成企业缺乏发展动力。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的技术质量创新,提高人的工作质量,通过管理创新,使建设工程企业具有动力、凝聚力。形成强大潜力的内在机制,为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丝毫不能放松。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才能有力迫使提高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意识,才能对使用者用得更放心!
  

文章标题: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监督管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772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