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造价失控的成因及措施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31 11:14 热度:

  摘要:现今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没有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它严重影响了国家投资效益。为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从投资决策、设计、施工至竣工中找出失控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对策
  建筑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筑工程的总价格。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方面的资金,约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60%以上。国家每年都要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用于建筑工程,如何用好管好国家投资,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更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力求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这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为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研究影响工程造价原因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造价失控的主要原因
  1.1决策阶段。据有关资料分析,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为75%~95%:设计阶段为25%~40%;施工阶段为35%~75%:竣工阶段为5~10%。可见,项目决策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所在。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应控制在±10%以内。但是,目前我国的投资估算对工程造价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有的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考虑问题不全面;有的领导主观上希望少花钱多办事,投资估算一再被削减,反映出来的工程造价很少,按这样的估算控制的项目可能难于发挥应有的效益,只有在开工后不断增加项目、更改设计、加大投入。
  1.2勘察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造(资)价控制的重点阶段,又是目前造价控制的薄弱环节。岩土勘察不够细,地基开挖后才发现原设计的基础形式不合适,需要变更基础形式,而变更后的基础形式比原设计的造价要高出很多;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淡薄,个别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不高,设计费计费标准不合理,设计过于保守和设计缺项漏项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国家规定的设计费计算方法为工程造价的1~3%,或按建筑面积计取。设计越保守、设计规模越扩大,设计费越高。设计过程中没有弄懂的问题,也没有动力让他们去弄懂,不如加大安全系数来得快,还实惠。设计过程中大小方案选择时认真细致的技术经济比较更是马虎了事。不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也是目前造价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1.3招标阶段。招标投标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建筑工程招标既要选出好的施工队伍,又要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低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承发包制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拉关系走后门通过直接发包承揽业务,到试行招标投标制度,最后要求各地建立有形建筑市场,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体现。但是,评标办法和计价依据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招标单位泄露标底、几家投标单位串通哄抬标价、压低标价中标后又无力以低价建成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工程造价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给建设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
  1.4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造价失控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施工承包合同有缺陷和施工索赔太多;上部结构的改变、装修档次的提高等设计变更都会增加工程造价,而这些变更如果不及时,又可能造成变更前的部分已建工程需要拆除或者施工单位停工待图,增加窝工索赔费用。其次,监理工程师监管不严,工程计量不准,建材价格超出市场行情,工程变更程序混乱等都有可能额外增加造价。第三,缺乏对设计单位的监督机制。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决定了要做到设计图纸没有任何错误是很难的,这就使得有的设计者认为图纸中再多的错误也是理所应当的。因而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施工承包商发现的图纸错误,很少积极配合、及时更改。造成的窝工、返工损失而不承担经济责任。
  2造价控制的基本对策
  2.1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决策机制。定额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编制投资估算定额。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应由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科学编制,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法则。依照定额和市场行情编制投资估算的过程中,领导不应提出在项目的规模和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压低估算的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用法规的形式强制确定投资估算的权威性。投资估算一旦获得批准,就要保证其严肃性,发挥它对设计概算的控制作用。确保概算的误差不超出估算的±10%。
  2.2强制推行设计监理制度。我国自1988年开始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主要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理。就造价控制而言,设计阶段的监理远比施工阶段的监理重要。设计监理工程师应当是有丰富设计、施工和管理经验的专家,能明确划分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的权利和义务。能够依照有关规定,要求设计者在工程的质量、规模和工期不变的情况下,优选出最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国家明确规定设计费中包含了施工配合费,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和设计错误及时书面回答或作出书面变更,是设计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方案不合理、设计错误、拖延交图(含设计变更图纸)、施工配合不力、不及时所造成的损失,有权要求设计院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3推广和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国家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2月17日联合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于2003年7月1日起施行。招标时,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是公开的,可以不编制标底,不存在标底泄露问题,既保证了招投标的公平,又能铲除腐败现象的孳生。而且符合国际惯例,长期施行能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投标技巧,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实践中应当注意三点:第一,设置合理的最高限价,才能有效防止几家投标单位串通一气哄抬报价;第二,对施工中发生的工程量量差的计价办法应当有明确合理的规定;第三,工程量清单由招标单位提供,图纸内工程量的计算错误应当由招标单位承担责任。为了完善清单计价模式,建立良好的建设竞争环境,在总结了03规范实施以来的成果经验基础上,针对其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主管部门对规范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形成了《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简称“08规范”)。
  2.4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监理工程师的“四控”(质量、造价、进度和安全控制)内容之一。主要做好如下工作:仔细审查设计图纸减少返工损失、加强事前控制减少索赔、合理确定定额缺项工程的价格、认真签订并管理好施工承包合同等。
  2.4.1仔细审查设计图纸。由于设计图纸错误、设计图纸未能充分反映建设单位的意图、或者建设单位在施工中途要求更改设计图纸等,都可能导致需要拆除部分已建工程,从而增加错误工程的建筑和拆除费用。所以,开工前应当认真审查图纸,确认设计错误已经彻底查清,设计图纸已经充分反映了建设单位的建设意图,尽量减少工程开工后的设计变更,杜绝返工工程。
  2.4.2严格控制施工索赔。引起施工索赔的原因非常复杂,例如: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为障碍、工程变更、工期延长和延误、加速施工、建设单位不正当终止工程、物价上涨、法规、货币及汇率变化、拖延支付工程款、建设单位风险和特殊风险等,都会引起施工单位提出费用索赔。为了有效控制造价,就要尽量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严格控制人为的诱发索赔的因素。岩土勘察阶段应详细探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开工前详细审查图纸,开工后强化事前控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
  2.4.3合理确定定额缺项工程的价格。如今,我国仍采用量价合一的定额计价体系。对于定额上没有的分项工程,需要进行定额换算,或者参照定额精准确定其价格。由于习惯于采用套定额的办法确定工程造价,加上价格咨询市场不发达,为这样的分项工程确定价格时往往引起争议。造价工程师应当密切关注建筑市场的价格波动、随时掌握各种建筑资源的市场价格,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积累资料。
  2.4.4认真签好施工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是规定承、发包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书,其文字表达必须清楚明白、准确无误。防止日后产生歧义、错义。
  3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我国的造价控制管理还是静态滞后的,不利于动态的控制投资,这就要求造价管理人员规范、系统地做好造价资料的积累,以适应造价工作新的要求,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控制工程造价不仅是领导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而且是每一位工程建设参与者份内之事。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提高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能力,提高设计产品的经济性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2]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2001
  [3]沙立军.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3)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探讨建筑工程中造价失控的成因及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318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