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原则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31 10:18 热度: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质量管理原则的分析、探讨进而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质量管理的项原则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学建议。
  关键词:建筑企业;质量管理;原则
  自IS09000族标准问世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采用,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和企业界的欢迎,该标准以质量为主线,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现阶段实施2000版IS09000族标准,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作为2000版IS09000族标准的基础,为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筑企业如何实施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它应体现在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之中。
  一、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首,企业的全体员工应意识到顾客满意是最基本的要求。众所周知,没有顾客就没有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企业就没有生存的条件。建设单位的需求和期望主要表现在工程质量方面,这就为建筑企业的活动提供了目标。
  1、建筑企业通过与建设单位直接接触,相互沟通而得到有关的信息并进行科学的量化和评审,确定建设单位的需求和期望,确保本企业的质量目标能够满足并争取超越建设单位的需求和期望。
  2、建筑企业应通过召开会议,下达文件等方式让全体员工了解建设单位的需求和期望,使全体员工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负责,创造良好的信誉,争取二次经营合作的机会。
  3、建筑企业还应注意到,建设单位的需求和期望是在不断变化的,它的满意是相对的,企业的质量目标也应进行动态管理,与建设单位的需求和期望保持一致。
  二、领导作用的原则
  企业的领导者以身作则,必须把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这样才能带动企业的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和有效运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工程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1、最高管理者是企业的龙头,质量方针和目标应由他亲自制定,质量方针应具有长远的观点,勾画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从工程质量要求、顾客满意及持续改进方面做出承诺,质量目标应能测量,要富有挑战性、风险性、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起到激励的作用。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要使每个员工都能理解,并为之作出贡献。
  2、最高管理者还应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在企业内营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氛围,重视人才,尊重每名员工,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资源支持,承认他们为企业所做的贡献,并鼓励继续努力,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及持续改进。
  3、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作为改进的一种输入。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建筑企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不仅指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必须将财务、党委、团委、工会、后勤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财务,它是企业的生命,是测量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同时其他部门的工作可为一线员工解除后顾之忧。
  1、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要树立工作的责任心,清楚自己的职责、权限,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当今的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应鼓励和支持员工提高自身素质,通过送出去培训或企业内部办培训班的方式来使员工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企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让员工的创新精神得到尽情发挥,在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在工程施工及各项质量活动中,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参与适当的决策和过程改进。
  四、过程方法的原则
  建筑企业采用过程方法时,首先要研究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质量目标。确定过程输入时,应注意建设单位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确定过程输出及质量目标时,应确保建设单位和其他相关方满意。
  建筑企业的产品实现需要由一系列相关的过程来完成,企业需要确定其中的关键过程及所有过程的顺序、最佳的施工方法、所需的资源,并按要求配置。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及过程结束时对过程的质量进行测量和监控,以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并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五、管理系统方法的原则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系统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建筑企业为了协调好企业的所有过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该体系的运行,企业将会以最有效的方法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应掌握所有过程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对关键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实现预定的目标。建筑企业还应对系统的过程,建设单位的满意程度进行测量和监控,对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同时进行自我评价,达到持续改进体系的目的。
  六、持续改进的原则
  建设单位的需求和期望在不断提高,导致持续改进成为建筑企业一个永恒的目标。持续改进应始终注重过程改进,从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最终提高工程质量。建筑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在强调持续改进时,应建立机制、营造环境、提供资源。同时,在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时就应考虑持续改进的机会和需求,并定期评审以达到持续改进。
  建筑企业通过对流失顾客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更多顾客满意度方面的信息,进而确定改进的项目,然后对改进项目的过程现状进行分析,设立可能达到的目标,确定方案,评价、实施且对结果进行测量、验证、分析,这些应让建设单位感受到企业在不断地积极寻求提高工程质量的机会。持续改进只起点,没有终点,原来的改进完成后,要继续确定新的项目,进行新一轮的改进,形成PDCA循环。企业经常地采用纠正和预防措施,就是在不断进行持续改进的体现。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的原则
  正确的决策依赖于真实、充分的事实,而事实由一组组的数据和信息构成,企业的管理者要做出各种决定,因此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建筑企业的数据和信息主要从以下各方面获得: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的投诉、与建设单位直接交流、发调查函),其他相关方、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过程、工程实物。
  建筑企业采用适宜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客观地分析,得出定性和定量的结果,找到企业的差距,且将作为改进依据的分析结果输入到决策这个过程。建筑企业应建立信息传递网络,将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及时传递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决策者,相互沟通。
  八、互利的供方关系的原则
  2000版IS09000族标准中的供应链为供方——组织——顾客,由此说明建筑企业与供方、建设单位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供方已成为建筑企业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他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建筑企业提供给建设单位的工程实物质量。建筑企业与供方的合作与交流必须是坦城和明确的,双方均应以“你的满意,我的诚意”为宗旨,共同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提高效益。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互利,特别是对优秀的关键供方,更要建立长期的互利关系,建筑企业应与供方建立清晰、公开的沟通渠道,相互交流,使供方掌握建设单位的需求和期望,采取联合改进的措施,共同取得顾客的满意。建筑企业运用“互利的供方关系”原则,可以敏锐地捕捉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对策,使双方的成本与资源得到优化。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可以使工程质量、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及其他相关方的满意程度稳步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和凤险,从而在目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继续稳定地向更高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兴民,董平。建筑企业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张黎冰。谈提高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J].山西建筑,2002,(11)。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原则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314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