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发布后的白色污染状况及防治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30 17:31 热度:

  摘要: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危害早已众所周知,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国家实施了“限塑令”。本文就法令实施一年之际的现状,提出些许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白色污染;现状;防治
  
  
  1白色污染概述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小小塑料袋不起眼,但由于使用量巨大,其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程度却是十分惊人,全国仅每天卖菜就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它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外,还存在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这就意味着很多塑料垃圾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2限塑令发布情况
  为此,国务院2007年底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及零售场所一律不得提供免费塑料袋。商场等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外收取塑料袋价款。同时,提高提高塑料的利用水平,大力营造限产、现用、限售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
  3当前塑料袋使用情况
  限塑令实施一年之际,塑料袋使用情况喜忧参半,喜的是一些大型超市塑料袋的使用出现大幅度减缩,忧的集贸市场和广大农村,超薄塑料袋依旧大行其道。
  3.1限塑成卖塑
  塑料袋在大型超市的有偿使用,确实令使用量急降。据在石家庄各统计,收费以来,各超市塑料袋使用量降低70%以上。如北国商城先天下店,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5月31的限塑一年间,共使用了72万个塑料袋,成本支出为8万元,收入按每个0.3元的平均价计算,共为超市带来21.6万元左右的收入。另一个始料未急的的现象是限塑令实施一年,塑料袋却明显回潮,市民使用环保袋的热情正在冷却。花小钱买方便的想法正在抬头。
  3.1农贸市场仍免费供袋
  虽然工商部门下了很大力气控制超薄塑料袋,但集贸市场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还是常态。摊主表示,不赠送塑料袋影响生意。顾客表示,一些蔬菜和肉携带不方便,装菜和肉的袋子比较容易弄脏,很难重复使用。很多人对农贸市场限塑不敢乐观。
  3.3超薄塑料袋生产死灰复燃
  今年一季度,“中国塑料包装生产基地”雄县的纸塑加工业的总产值仍然稳定在15.3亿元,营业收入14.996亿元,于去年持平。而去年业内人士预言,限塑令实施后雄县至少50%的小型塑料袋将面临停产。生产企业表示,生产超薄塑料袋每吨利润仅200元左右,与标塑利润相差300元,而且被查风险很大。他们更愿生产标袋。可是超薄袋订单比标单多得多。塑料袋生产成本低,几万元就能开工,大型企业退出市场后留下较大市场空白,一些小作坊迅速开工生产,生意红火。小作坊流动生产,经常搬迁或夜间开工。由于短期利益作崇,大量需求目前,禁绝非标准塑料袋生产难度很大。
  3.4仅靠收费解决不了白色污染
  限塑令实施一年,并没有挡住塑料袋的脚步,有偿使用,竟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限塑令出台的初衷是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公众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而结果限塑成了卖塑。这暴漏了一些相关配套措施的缺失。限塑令只规定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却没有规定如何方便和引导消费者,如果消费者忘记自带环保袋,或根本没有使用环保袋的意识和习惯,那只有选择购买。况且,光卖塑料袋就有不少收益,商家怎会情愿提供其它替代品。在利益的驱使下,商家希望购买者越多越好,环保初衷大打折扣。所以,限塑令还要对商家的行为进一步加以约束,改变他人环保我挣钱现状。
  4对策思路
  4.1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开发出价格适中、污染环境少的替代产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
  4.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4.3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
  4.4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4.5把布袋子和菜篮子请回来
  为防止塑料袋带来的浪费和污染,应鼓励发展回收布袋子和菜篮子。邢台市曾有一家洗衣企业尝试制作环保耐用的布袋投入市场,由商家和超市免费提供给消费者,脏污后由洗衣企业及时回收、消毒、整型,由商家付洗涤费的做法。这一做法在商家卖袋子盈利的现实面前,显然是没有生路的。但确实为我们限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4.6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源头控制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手段,以发展替代产品为措施”的原则。防治“白色污染”。需要公众、商家、政府的共同努力。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限塑令”发布后的白色污染状况及防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303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