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建筑结构含钢量差异分析入手,表明施工图设计有较大成本变动空间,设计阶段不应把设计费作为控制要素,施工图设计虽然成本可变幅度小,但是价值不小,建筑低含钢量是施工图设计中减除无效成本的结果,提出一种以经济利益为手段引导设计单位降低工程造价的思路。
关键词:含钢量;施工图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一、背景
第一个例子是奥运鸟巢的结构减肥效果,在不影响外观和功能的条件下,奥运主场馆的结构自重将从13.6万吨降至5.3万吨,结构优化前后的对比显示,瘦身后的场馆各项质量性能指标均得到提高。第二个例子则来自南方某市价格站发布的2009年7月-2010年4月共8个深圳地区住宅建筑单体成本经济技术指标案例,从含钢量(公斤)来看,也是参差不齐,2010年2-3月份案例非住宅工程未统计,见下表:
具体对近两年“安居工程”同一开发商的几个高层住宅考察结构含钢量(指标准层的所有结构用钢量除以标准层的建筑面积,其中不包括地下室),先后开发的A住宅、B住宅和C住宅含钢量分别是90公斤、77公斤和约40公斤,如果以当前的钢材5元/公斤的综合单价计算,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钢材成本分别是¥450/m2、¥385/m2和¥200/m2,虽然三个项目各有特点和不同,不能作完全的比较,但这么大的含钢量差别也能说明,施工图设计阶段也有较大潜力可挖。
有资料显示设计因素可影响的总造价差别在5-20%之间,具体水平需要足够的技术积累分析,实际上前面的几个例子已说明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有很大的变动空间。
二、设计阶段不应把设计费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
产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收入和成本的关系,好的设计是“功能成本比”高的设计,设计阶段的主要控制目标是合理配置成本,使项目价值最大化。
在施工阶段(此处包括施工图预算、工程招标、工程实施和最终结算)进行成本控制时,产品功能已经完全确定,提高产品价值的方式是降低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的价格,产品价值提高的来源是“开发商——施工单位——建材供应商”之间的价值转移。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本质上是由建筑市场决定,主动权并不掌握在开发商手里;成本控制的关注对象是工程单价,与施工单位之间达成的工程价格越低越好。
而设计阶段产品价值的提高,不会损害置业者、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建材供应商的利益,产品价值的提高是对“建材供应商——施工单位——开发商——置业者”这一价值链条整体价值的提高,其中,对设计单位脑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价值提高的来源。因此在设计阶段,产品的价值高低是由开发商和设计单位共同确定的,开发商应最大地发挥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设计单位的脑力资源。重点关注设计单位对产品价值的提高,并以产品价值确定设计费。
所以,在设计单位的选择上,不应把设计费作为设计单位选择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施工图设计得到的成本降低(提高)是直接的产品价值提高(降低)
在方案设计中,产品的功能尚未确定,成本具有较大变动空间,但成本的变动通常是因为产品功能的变动造成的,成本的提高(或降低)并不意味着产品价值的降低(或提高),在方案设计时多数着眼于多方案的功能和成本的比选;就目前而言,规划及方案设计阶段潜在的价值提升高于施工图设计阶段,但是实现难度也高于施工图设计。
方案设计的产品价值比选中,成本数据的依据来源于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水平,施工图成本控制水平是规划及方案设计成本控制的基础,不会因为施工图设计的成本可变幅度小就忽视这个阶段。施工图设计虽然比方案设计的成本变动空间小,但着眼于从设计上节省成本,此时成本的降低直接意味着产品价值的提升。
四、C住宅项目结构设计管理中对成本有影响的管理手段
通过对开发商相关部门的多次访谈,总结在C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管理中采用了如下一些具体工作来控制结构成本:
1、设计师应了解各种设施的价格水平,尤其是钢材价格,砼价格,模板价格等等
2、设计施工图前要就重要的技术参数与设计院沟通,尤其是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在可调整的范围内尽可能向更经济的方向调整;
3、确定结构结算条件后,对设计院的结构阶段结果进行审查,不完全信赖设计院的计算书,而是自己采用TBSA或者PKPM等结构结算软件重新计算对比;
4、复算中要检查荷载条件(每一块板都需要检查),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前期的双方约定的满足安全要求的经济合理的荷载条件,如果有超过此范围的要做相应调整;
5、计算之后,检查结构体系的总体计算控制信息,层间位移要控制在1/1000~1/1200之间,并且应尽量贴近1/1100;
6、如果结构体系的总体计算控制信息不满足经济性要求则需要反复调整竖向构件的尺寸直到达到“安全范围内经济最优”,直到确定结构体系;
7、检查主要水平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对于不满足经济配筋率范围的构件配筋要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截面调整和配筋调整;
8、对于构造配筋要具体条件具体分析,对于一些“对正常使用不会造成影响的部位”应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配筋,而对于剪力墙等关键构件的关键部位则要加强配筋;
9、在结构施工图完成前检查施工图设计成果,检查设计院是否按照前期约定的设计条件出图,控制设计院习惯性的增大配筋的做法,核对构件配筋;
当然,成本控制必须掌握一个度,设计限额不可过于刚性,容易出现建筑通病的部位设计预防措施要加强,结构设计很多时候是一种概念设计,某些比较激进的做法是否会有结构安全隐患不易判断,一旦出现问题危害特别大,安全可靠永远是第一位的。
五、限额设计的效果和C住宅项目结构成本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
C住宅项目采用了限额设计的管理方式,具体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最初开发商提出的结构单体含钢量限额设计指标是70公斤/m2,这个值对比AB住宅项目也后经开发商预算部门推荐降低到60公斤/m2,而实际效果是40公斤/m2,同样的地下室含钢量的限额设计指标是120公斤/m2,而实际完成量是122公斤/m2,所以,在不能单方面提出准确的设计限额指标的情况下,限额设计管理主要起到一个促进成本意识的作用,并不能对设计院做出真正有意义的限制。上述含钢量的差异不是结构设计水平的问题,而是限额指标是否合理的问题。
1、作为并不是以设计为本行的预算部门或造价工程师,目前不可能有足够的设计经验和专业水准给出精确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设计限额,而且预算部门设定限额也不符合“专业分工,各尽所长”的原则,不准确的设计限额不具备指导设计的意义;
2、在限额设计这种只有限制没有激励的管理方式下,如果设计院已经满足了限额要求,如果没有额外的推动力,就不会有积极性去主动降低成本,因此不准确的设计限额下的限额设计不会得到最佳的成本。
C住宅开发商达成这个含钢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有三:一是开发商有比较强的全员成本意识,其中包括领导的支持和技术预算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其二,结构设计管理人员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深入细节的管理方式和敬业精神;其三,设计院方面结构负责人的特别配合。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六、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两种思路
要使新建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水平达到C住宅项目水平,有两种思路。
1、以技术手段约束设计院降低成本。从提高开发商成本意识的角度着手,尤其是主管领导对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重视;在有效范围内共享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经验,尽量提高预算部门提出准确的限额设计指标的能力;聘请经验丰富且具有较高敬业精神的结构师进行设计管理;选择配合意识强,将开发商利益置于较高优先级的设计单位。
2、以经济手段引导设计院降低成本。通过设计合同使设计院利益与开发商利益取得一致,使其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动降低工程造价,其核心是签订“设计费与施工图造价挂钩”的设计合同,该合同的要点应包括:约定设计前双方认可的成本衡量标准;成本降低越多,设计单位获得的收益越高;成本降低越多的部分,设计单位获得的边际收益越大;在可能的条件下约定将部分设计费直接发放给设计单位项目成员而不是设计单位。
与相关结构师访谈中第二种思路得到积极响应。实施办法可在设计合同的商务条款中约定设计费分为固定费C1和浮动费C2两部分,分别与项目规模和设计成果挂钩,固定费C1的数额应较小,C2根据设计成果决定值的大小,这样设计单位就有足够的动力尽可能地降低施工图总造价;约定设计费在设计单位内的分配方式,尤其是对具体项目组的设计费支付,以突出设计师个人成就感。
七、结束语
C住宅项目的结构成本控制经验非常宝贵,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技术细节和产生的效果能选择性移植的部分,可作为新建同类结构施工图设计中的遵循思路。此外对地下室等结构设计也应采用类似的手段,主要思路是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规范下限进行配筋,使项目的含钢量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引用文献:
1、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3
2、 深圳市建设工程价格信息深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2009.07-2010.0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